第189章,最年轻的教授(求月票)(2 / 2)

“看到你们跟大家相处得如此融洽,我就放心了.”

“我们可不高兴啊,这都多少天了,你居然把我们扔在这里不管,太不负责了”

看见佯怒不已的埃尔德什,陈国华耸耸肩,十分没诚意地说了一句,他在家带孩子呢。

飞机抵达京城的那一天,陈国华就给众人介绍过于沫离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他结婚了。

尽管十九岁就已经结婚生子了,有点惊奇,但大家还是惊讶地夸赞了于沫离的颜值。

虽说东西方审美不同,但于沫离确实足够漂亮,五官十分精致。

只要不是盲人,想来也不会认为于沫离不美。

简单客套了几句,埃尔德什便拉着陈国华,在办公桌上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

按照埃尔德什的说辞,那么庞加莱猜想这个大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应该是黎曼假设了。

黎曼假设是一百年前由波恩哈德黎曼提出来的,便是关于黎曼ζ函数ζ(s)的零点分布的猜想。

听完埃尔德什的想法之后,陈国华哭笑不得地说道:

“埃尔德什,我觉得你高估我了,黎曼假设太难了,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解决,即便是我,也很难说.”

“我建议你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跨入这么大的难度”

做人得有自信,但也必须又自知之明才行。

就好像那位帕帕奇拉克普罗斯,明明自身的数学天赋一般,偏偏非要去搞庞加莱猜想。

搞就搞,大家也佩服他的勇气。

可问题是,他还那么独,连研究方向错了都不知道。

所以,在陈国华举办报告会的三天,帕帕都在研究陈国华的论文,也没听懂多少。

至于最后面陈国华完成封顶时写出来的那篇论文,更加超出了帕帕的想象力。

导致帕帕离开白云城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

只因为他根本还没弄懂陈国华的论文。

现在的陈国华也同样如此,他是有自信能够解决黎曼假设,但也不会盲目自信。

毕竟他想要解决这个难题的话,最少需要一两年连续不断的研究,才有可能完成。

但也仅仅只是可能,他没有深入展开来研究过,哪里懂啊?

数学工具可不是说创造就可以创造的。

埃尔德什闻言,不太赞同陈国华的观点,表示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各自研究,相互论证讨论。

后者摇摇头,道:

“我最近的事儿很多,恐怕没时间研究这个,不过关于拓扑学里面的几个问题,我倒是可以抽时间出来研究一下.”

接下来的时间,陈国华就跟埃尔德什他们简单交流了一下。

今天过来北大,他也不是单纯来跟他们交流的,他还需要上课呢。

而且,他之所以希望埃尔德什他们留下来搞研究,肯定也会给他们一点点念想。

比如霍曼德尔,他对线性偏微分方程很感兴趣,只因为之前陈国华提出来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这个数学工具。

现在他在这几天的研究过后,反而是转入了线性偏微分方程上面。

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因为他明显更加熟悉线性偏微分,所以干起这方面的研究,更加得心应手。

陈国华知道之后,便跟对方讨论了一下,然后霍曼德尔埋头就继续验算了。

对于致力于解决这些小问题的人,陈国华都十分满意。

唯独埃尔德什这个老单身狗,什么都没有,就仅仅只有一颗追求数学真理的心。

所以,陈国华见对方如此执着于黎曼假设,便只好如是说道:

“那就先说好,我们可以一起合作研究,只不过,你是主要研究员,我就是打打下手的,主要的活还得靠你.”

“另外,你现在就一个人,我觉得你还是找几个研究生帮帮忙,顺便教教他们一些理论基础”

“还有,我想你应该知道,在给那些本科生上课讲最基础的数学的时候,说不定能够激发你的灵感.”

“因此,我希望你可以在北大这边开课,反正现在也才开学没多久,都还来得及”

埃尔德什有点目瞪口呆,然后沉默了下来。

他就知道陈国华的目的没那么简单。

可谁让他那么想要搞一波大的呢?

毕竟陈国华才十九岁,却已经把庞加莱猜想变成了庞加莱-陈国华定理。

作为一个追求数学真理的信徒,他怎么可以落后别人呢?

所以,现在听到陈国华提出来的这一些,看似不太合理,却又十分合理。

没错,就是这么矛盾。

除非,他不想继续搞黎曼假设的研究。

否则的话,单凭他自己,搞独立研究的话,估计这辈子都不太可能。

再说了,埃尔德什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不再年轻了。

如果不趁着这几年,他还没步入五十岁,抓紧时间去攀一攀黎曼假设这个顶级数学问题,那么等他到了五十岁,估计更加不可能了。

毕竟可不是谁都像伯特兰罗素这位老头一样,即便八十八岁高龄了,还能够到处蹦跶。

沉默过后,埃尔德什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毫无疑问,陈国华提出来的每个建议,都戳中了他。

就好像,对他无比熟悉一样,让他根本没办法拒绝。

反正在哪都差不多,索性就留在这里吧。

搞定了最难搞的埃尔德什之后,陈国华就轻松多了。

就算是看似最难搞的瓦尼奥可,对陈国华来说,那也是很轻松就解决了。

直接就一点,让她先把那几篇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给彻底弄清楚之后再说其他。

对于女博士来说,这个任务还是很重要的。

瓦尼奥可听完之后,顿时眼睛雪亮,“那我可不可以经常去找你啊?”

“找我干嘛?看我带娃吗?”

陈国华呵呵地笑着说道:

“你要是了解关于那些论文的数学工具,完全可以直接询问埃尔德什,他对这些还是非常了解的。”

埃尔德什闻言,连忙摇头罢手道:

“不行不行,我肯定不如你啊,瓦尼奥可,你还是去找他吧,他那么年轻帅气,你们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对他一个糟老头子来说,女色什么的,那就是毒药。

他只对数学真理感兴趣,对其他没有兴趣。

而且,他也不是艾伦图灵,喜欢搞同性恋,他不是腐国人,对这个没兴趣。

最最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会工作八九个小时以上,咋可能有时间去处理家庭琐屑呢?

没错,他就是这么一个工作狂。

听到埃尔德什也这么说,瓦尼奥可顿时委屈巴巴地看着陈国华,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

霍曼德尔等其他人都不是傻子,没谁在这个时候吱声了。

大家都知道瓦尼奥可很崇拜和喜欢陈国华,再说了两人的年龄相当,又是搞数学研究的,当真的门当户对。

所以大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拆瓦尼奥可的台。

陈国华瞪了埃尔德什一眼,道:

“那你就先自己研究吧,下次我来的时候,你在跟我说那些问题,但你记住,如果我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每次大概就是半个小时”

噗嗤!

这个时候,达文波特、克劳斯费里德里希、卡拉比和塞尔伯格等人全都笑了出来。

其中塞尔伯格一脸坏笑地看着陈国华,调侃道:

“陈,你这样是不行的,半个小时哪里够啊,最少得两个小时啊.”

哈哈!

其他人也纷纷反应了过来,便是刚刚进入办公室没多久,站了有一会儿的段学复也都笑了。

很明显,塞尔伯格调侃陈国华的话,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十分清楚。

瓦尼奥可也是微微有点脸红,可还是大胆地看向陈国华:

“陈,你放心,我不会嫌弃你的,不过,半个小时还是太少了,一个小时怎么样?”

此话一出,大家笑得更开心了。

搞数学研究本来就十分无趣,如果不是靠这些生活的调剂,还真是难以坚持。

相比卡拉比他们几人的乐观和幽默,埃尔德什就完美解释了什么叫工作狂了。

后者确实不喜欢参与这些话题。

陈国华瞪了众人一眼,“既然你想讨价还价,那就二十五分钟。”

这下,轮到瓦尼奥可傻眼了。

可她也来不及了,因为陈国华已经扭头跟段学复聊了起来。

老段过来是找他的,所以两人直接离开了办公室,去了数学系主任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老段笑呵呵地寒暄了几句之后,就直接开门见山。

北大这边想聘请陈国华为数学教授,享受三级教授最高待遇。

平时也不需要给那些本科生上课,但希望陈国华可以带几个研究生。

陈国华就知道,北大肯定会出手。

清华那边早就出手了,在前几天的时候,直接让振华研究所的几名清华兼职大学生帮忙牵线搭桥。

只不过,陈国华拒绝了。

他不可能去清华那边担任什么职位,不是他瞧不起清华,也不是其他,而是他根本没时间。

何况,北大数学系才是最屌的,跑去清华干嘛?

这个时期的清华,不管是教授数量质量,还是学生规模等等,都是被吊打的存在。

尽管从名声来看,似乎清华跟北大好像没有多大的差距,其实不然。

北大真的是目前内地独一档的存在。

可能在普通人眼里,不管是北大还是复旦,亦或者是清华、南大等等,其实都一样。

然而在大学这边来说,北大就是最牛的。

不说其他了,哈工大那边也很牛逼了,但教授的数量和质量也差了北大一筹啊。

所以,待在北大就很好。

更别说,西伯利亚冷风过来的时候,去哪都没用。

“研究生的话,现在还来得及吗?”

陈国华闻言,倒是没有拒绝,反正他本来就是北大助理讲师,现在只不过是升级为教授罢了。

尽管十九岁的北大教授,说出去十分吓人。

可陈国华又不是没有资格,甚至说,当这个北大教授,还是北大赚了便宜呢。

国外那边,简直不要有太多的大学想要聘请陈国华为教授,甚至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终身教授的待遇。

跟内地差不多,国外那边的教授也是慢慢从讲师等评级上来的。

不过,总有那么一些人,可以直接一步到位,无需所谓的评级。

“现在的话,确实没有多少个研究生了,不过,如果你愿意接手的话,我都想匀几个学生给你”

听到段学复的话,陈国华连忙摆手道:

“段主任,您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我就是一个半吊子的老师,都没上过几天的课,就不误人子弟了.”

前者在出国留学之前,也是在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校任职过讲师的。

而且人家讲学两年多,然后就考到了公费留学生。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的这个公费留学生到底有多难考了。

所以,人家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更别说回国之后,也是一直致力于数学研究,先后担任过清华数学系主任、筹建数学研究所、在北大任教等等。

总之,履历很强!

论教学能力,段学复确实甩陈国华好几条街。

“这样,段主任,这个学期我就不带研究生了,明年我在看看吧,或者我自己这边,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学生.”

想了想,陈国华如是说道。

之前他对带学生还是有些不太乐意的,事儿太多了。

现在都成北大教授了,拖延一个学期,明年再带的话,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如果让他跟那位柯尔莫哥洛夫一样,指导六十七位学生的话,他还是有点头皮发麻的。

慢慢来吧,有合适的机会,就先带一两个,三个的话,就太多了。

要不然,耽误了人家可不好。

毕竟,如果收了人家当学生,自己却没时间指导对方,不是耽误对方是什么?

很快,此时就这么定了下来。

段学复也很开心,从今天开始,北大数学系也有了一位真正大牛坐镇了。

陈国华也挺开心的,北大教授啊,多领一份工资。

所以,晚上到家的时候,他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他的工资是三级教授当中最顶的那一档,每月两百四十一块五毛钱。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一级教授,估计是不好一下子直接一步到位吧?

毕竟内地多多少少还是一个讲究资历的地方,破格聘请为教授已经十分出格了,要知道陈国华今年也才十九岁啊。

之前最年轻的教授是梁漱溟,此君成为北大教授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四岁了。

现如今,陈国华直接把这个年龄提前到了十九岁。

十九岁的年龄啊,很多人也才刚刚读大学啊。

一家人听到他的话,全都惊呆了。

前几天,陈国华说什么参加报告会,什么证明了什么论文,还有在人民报等报纸也有宣传他有多么多么伟大。

这些都只是外界的声音,家里人就没有几人是清楚这些事儿的。

即便是云婉裳这个人大教授和甘如霜这位北大教授,她们都是中文系的,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可能还不如人家数学系的学生呢。

所以,她们哪里懂什么叫庞加莱猜想啊。

可能是知道庞加莱猜想的定义,但不知道成为了庞加莱-陈国华定理之后,它对整个数学界有什么影响。

现在不同了,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了。

北大数学系教授啊!

这可不是什么中文系教授之类的,更不是之前的那位梁漱溟那样,讲授的是佛学知识也能够成为教授。

民国时代是混乱年代,思想大爆发,很多思想青年拿起笔杆子,要振聋发聩,提倡各种学说、宣扬什么思想等等。

这样的话,成为教授的速度会很快。

可是数学不同,这个没有天赋的话,估计永远也只是讲师,或者只能够熬年龄了。

“大哥,你岂不是真的可以教大嫂了?我记得大嫂她好像需要学什么数学基础?”

陈小月顿时眼睛雪亮,调侃着说道。

她大嫂顿时拍了她一下,被她笑嘻嘻地躲开了。

便是陈小梅和陈小敏她们两姐妹也同样十分开心,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云婉裳、胡萍姑、陈梨花她们也乐得不行。

“我不会再给本科生上课了,以后想要成为我的学生,最少是硕士研究生才行.”

听到陈国华的话,一家人都瞪大了眼睛。

陈梨花忍不住直接惊呼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我们南大数学系主任都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啊,弟弟你居然不用给本科生上课?”

于沫离也是眨了眨眼睛,道:

“对啊,我还去上过段主任的课程呢,他讲的课确实很好.”

“对啊,娘不也还要给学生上课嘛,你怎么就不用啊?”云婉裳也跟着说道:

“本科生都没资格上你的课,还要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这是什么新规定?”

陈国华闻言,无奈地说道:

“一是我很忙,分身乏术,能够答应带几个研究生就不错了,而且最多两个,多了,我也带不过来,那就真的误人子弟了.”

“二来我的论文,他们都搞不懂,跟我学什么?教基础的课程,对我来说有点浪费时间,偏偏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还有啊,这个教授的岗位,我是不想要的.”

于沫离、陈梨花她们听了之后,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咋这么能装呢?

对视一眼,确认过眼神,都是想揍陈国华一顿的人。

陈国华却已经赶在她们动手之前,开口说了一句,顿时让她们瞠目结舌了起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