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2 / 2)

陈国华笑了笑,现在大家都急着要使用计算机。

可即便是那些军工企业,现在都只能暂停了。

得等陈国华把数学建模这事儿给翻篇了,他们才能够拿到计算机,至于北大等大学嘛,明年年初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了。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振华研究所这边的研究员肯定已经完成了技术培训,107军工企业的技术工人,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时间缓缓流逝,在陈国华即将完成编程的时候,晶体管实验室这边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五微米晶体管已经被研制出来了。

闻讯赶来的陈国华,刚走进实验室,就被林志武、赵志贤和李传璋他们给包围了。

“主任您看,这就是我们刚研制出来的晶体管,从目前来看,成品率仅在百分之六十八,这个是可以再提升的”

“而晶体管我们也已经完全检测过了,技术层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比较麻烦的是内置在芯片层面,只怕有点困难.”

几微米的晶体管,可不是说内置在芯片上面就内置在芯片上面的。

它并不是利用离子注入设备、光刻机设备来集成在芯片上面的,所以这样的技术难度,让林志武他们都犯了难。

陈国华听了之后,却笑道:

“那就更好,你们立了大功啊,哈哈!”

“行了,抓紧时间提升良品率的问题,过段时间我再安排兄弟单位过来学习这门技术,嘿嘿,咱们赚钱的机会到了”

想到这里,陈国华不由想到了之前伍领导让他给华润公司那边提建议的事儿。

还好他还没提建议呢,现在没关系了,降价就降价,而且来一个阶梯式的降价,哈哈。

很快,安排好食堂这边给林志武他们加餐之后,陈国华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办公室,一个电话打了过去。

确认邱宗岳他在办公室之后,马上就出门了。

地安门大街,衙门办公室这边。

陈国华见到邱宗岳之后,还没来得及开口,后者就已经急切地问道:

“国华,不会是出什么事儿了吧?这么急匆匆地跑过来找我,也不说什么事儿.”

见他满脸担忧的样子,陈国华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

“领导,是这样的,刚才我们晶体管实验室那边,已经成功研制出来了五微米晶体管.”

“之前伍领导不是让我针对五十微米晶体管降价与否的事儿,提一个建议嘛?”

“我现在想到了办法,所以就给您汇报一下工作了。”

邱宗岳闻言,顿时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还好是好消息,否则的话,他又得忙到飞起了。

“那走吧,我们去见领导,现在这个时间点,领导应该是有时间的.”

过了一会儿,陈国华见到了伍领导。

于是他就开始了工作汇报。

关于五十微米降价这件事,陈国华的意见是这样的。

那就是采购得订单越多,价格越优惠。

比如一次性采购五十万枚五十微米晶体管,那么价格是一百美金一枚。

如果只是采购十万枚的话,那么价格就是两百五十美元一枚。

“为什么要这样定价?而且这样定价的话,你觉得对方会选择什么方案?”

伍领导闻言,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毕竟按照陈国华的新方案,五十万枚的大单子,单价一百美元,看似比之前的五百美元降低了很多,但要求也提高了。

目前来说,最少需要采购十万枚,单价还是两百五十美元一枚。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次性买卖了。

而且有可能逼着对方不乐意采购了。

或者是逼着他们那么多家公司联合起来采购,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亏本。

为什么?

因为十万枚的单子,别人就需要支付两千五百万美金来采购。

尽管,跟之前五百美元的单价,便宜了一半。

但还是十分肉疼啊。

五十万枚的单子,一百美元一枚,总价可是五千万美金啊。

全球能有几家半导体公司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而且,估计除了ibm公司,其他公司可能都不需要那么多晶体管吧?

陈国华闻言,却是呵呵笑着解释道:

“领导,是这样的,我注意到了之前华润公司提交上来的华尔街那边的很多报纸,其中有家报纸就报道了一则新闻.”

“新闻上面说了,在今年夏天结束之后,全美在很短时间内就有超过一百家计算机公司成功注册了”

“这个消息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北美那边的半导体市场,或者说计算机市场已经涌入了很多热钱”

“华尔街已经把半导体和计算机这两大行业确定为新的赚钱风口”

“基于此,我可以很确信,他们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资本家的思维,那就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并且,我们不能够让别人知道我们已经研发出来了五微米晶体管,所以定价如此之高,也是基于这一点考虑”

听到这里,邱宗岳忍不住说道:

“那为什么之前一百微米晶体管降价这么狠?”

陈国华淡淡一笑,道:

“那是因为一百微米晶体管的技术相对简单很多,反倒是五十微米晶体管技术,难度系数就很高了”

“现在不管是北美还是欧洲,亦或者是莫斯科那边,他们都没能够拿出来五十微米晶体管,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即便他们真的突破了技术,等他们从实验室拿出来工厂量产,也是需要最少半年的时间,并且这里面还没考虑成本的问题.”

北美那边的人工成本,绝对是内地这边的人工成本的二十倍左右。

振华研究所的研究员,平均工资是八十元人民币,算上其他奖励,大概是八十五到九十元人民币左右。

而仙童半导体、ibm公司、德州仪器等企业,他们实验室的研究员,最少是七八百美元的月薪。

甚至是更高。

就算是八百美元的平均薪资,换算成人民币,那也是一千九百六十八元。

所以内地和北美那边的人力资源成本的差距就是二十二倍之多。

虽说北美那边的很多普通工人、服务员等,他们的薪资其实就是两三百美金,或者说三四百美金左右。

但实验室研究员的工资,比普通人的薪资高一两倍,绝对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这一点,郭永怀他们就已经给陈国华解释过了。

因此,有成本问题,还有时间成本等等诸多因素,仙童半导体也好,ibm公司也罢,他们要么联合起来,要么只能够忍痛割肉了。

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其他选择。

至于说计算机市场饱和?

别开玩笑了,现在集成式计算机已经出来了,而且也应用到了国防、商业等领域了。

那么很多公司对芯片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

不提其他了,如果ibm公司拿到晶体管之后,他们的想法绝对是突破芯片技术。

就是如何想办法,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面,内置更多的晶体管等元器件。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计算机的性能,让客户满意。

比如之前提及的北美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就之前ibm公司拿出来的两台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也仅仅只是五百万次每秒。

从性能上面来说,其实已经勉强够用了,但肯定是还差了一些啊。

比如,所谓的实时服务,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这样的节假日,航空公司的票务系统,就有些不够用了。

毕竟北美那边,每到圣诞节、新年这样的假期,出门旅游的人不要太多。

他们要么是前往迈阿密,要么是前往加勒比海附近,要么就是前往欧洲探亲度假了。

六十年代的北美,很多航司已经是遍布南北美洲、欧洲、中东等地方了。

比如泛美航空公司,他们航司的定期航班服务遍及六大洲,大部分航线都是由纽约来往欧洲、南美洲,以及迈阿密来往加勒比海地区。

光是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就有dc-8、波音707等大飞机,还有波音720、维克斯子爵号等中小型飞机,有上百架之多。

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架搭载了111名乘客的b707飞机开通了纽约至伦敦的航线,这一次飞行刷新了当时搭乘定期航班的旅客人数记录。

除了这些之外,泛美航空公司还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仅仅只是一家泛美航空公司,业务就已经十分庞大了。

更别说泛美航司的竞争者还有环球航空、布兰尼夫国际航空、西北航空等众多航空公司了。

他们这些航空公司对大型计算机的需求,也是十分庞大的。

因此,有众多潜在客户的巨大市场潜力,又有研究成本巨大压力,并且还担心在他们研究出五十微米之后,华润公司这边来一波大降价的话,他们就更惨了。

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ibm公司他们会不会低头?

陈国华对此很有把握,所以才会这么建议。

“对了,即便他们不低头,对我们来说有损失么?”

此时的伍领导和邱宗岳两人,满脸笑意,感慨万千。

不管是搞科研也好,还是这些市场经营,陈国华的目光都十分敏锐。

几乎是拿捏住了那些西方半导体竞争者的命脉,让他们不得不低头。

“既然我们没有任何损失,这件事为什么不能大胆一些呢?”

陈国华继续侃侃而谈,道:

“何况,我们还有五微米晶体管这个大招,一旦放出来之后,我敢保证,绝对能够误导他们偏向其他研究方向了.”

“当然了,这里也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我们振华研究所研发出来的集成式计算机,必须给看好了,不能够让任何人有可乘之机.”

集成式计算机的主机,最重要的元器件,就是那块印制电路板。

或者说,最为重要的是印制电路板里面的芯片。

只要保证芯片不被盗,那么其他问题都不大。

毕竟,芯片里面可是内置了两千枚晶体管,这样的技术,一旦被ibm等公司知道了,人家才不会继续研发五微米晶体管了呢。

毕竟傻子都知道,微米级别以下尺寸的晶体管,不太可能是现有的设备可以制造出来的。

那么他们绝对会拿出他们的离子加速器等玩意儿来进行研制了。

北美那边有很多实验室,他们都有什么离子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等。

尽管这些设备,目前还没应用在半导体领域里面,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想到这一点,或者说,还在想着五十微米晶体管这个技术问题。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维,一百微米之后,尺寸继续缩小的话,肯定是五十微米或者一微米这样的层级。

不会有人突然间就想着要去搞纳米级别的技术。

就好像陈国华,他当然知道纳米以下还有皮米、飞米等更小的单位,那么他会直接跳过纳米,直接去研发皮米,甚至直接去研发飞米吗?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技术难度太大,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怎么可能做得到?

实验室里的科研工作者们都不傻子,他们也知道星星月亮啊,那是我们想就可以去摘下来的吗?

但,如果有人能够拿出证据,说明已经有人去过月亮了,那么这些科研工作者,绝对会想办法朝着这个方向进发了。

比如说逃离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二十三点二马赫,换算过来就是七点九公里每秒。

科研工作者们,会一一去研究从地球到月亮距离和这段距离的一切障碍,以及如何研制出来能够飞出二十三点二马赫速度的飞行器等等。

他们都会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进发的。

现如今的ibm公司、仙童半导体等企业,他们的实验室研究员,就是在朝着五十微米、几微米,甚至是纳米级别的晶体管进行研发。

一步步地去突破这些技术。

只不过,终究还是有办法的,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会有离子注入设备或者是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等技术手段。

十分钟之后,陈国华和邱宗岳离开了办公室。

陈国华已经说服了伍领导,那么后续就等华润公司那边的安排了。

中午,回到振华研究所之后,陈国华也跟着大家一起庆祝了一下五微米晶体管技术突破的喜悦。

接下来两天,林志武他们还在提升成品率的技术问题,陈国华却已经完成了编程。

系统程序完成了,一个十分简陋的系统,内置的程序语言也仅仅只有零点三兆字节。

即便如此,也是陈国华压缩再压缩之后的结果了。

再精简的话,估计就无法正常运行了。

运行好之后,陈国华就第一次开始使用这台计算机进行数学建模了。

此时,身后站了几人,他们张大了嘴巴,半晌都说不出话来了。

只因为陈国华拿出来的这个系统,简直太牛逼了。

章济川、万庆萱、姚诗琼他们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好家伙,显示器上面,居然有一个箭头?

这个箭头还能够移动,这就是陈国华所说的鼠标吗?

但没过多久,陈国华又开始了数学建模的编程了。

到了这里,他的速度就非常快了,毕竟他知道秦元勋曾经提出来的蘑菇蛋球形体的问题,他也给出了解决办法。

因此,他设计起来的时候,就十分简单了。

然而,他的操作还是把章济川他们几人给震惊得不轻。

等陈国华完成建模之后,敲击键盘之后,模型很快就出来了。

“老陈,这个就是你说的数学模型吗?”

看着显示器上面的漂亮球形体,姚诗琼再也忍不住了。

章济川他们也同样盯着显示器,目不转睛地看着,眼里写满了崇拜。

“咦,你们还没离开呀?”

陈国华差点被吓了一跳,回头瞪了他们一眼,接着说道:

“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下次别站我身后了,真是的!”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

“还有啊,你们自己的工作都完成了吗?在我身后当领导,检查我的工作是吧?”

他们几人连忙说不是,然后赶紧转移话题。

只不过,陈国华却没有跟他们说这个数学建模的事儿,而是让他们赶紧回去干活。

至于他自己,则是拿起了电话,准备通知邓稼先、郭永怀、秦元勋他们过来一趟。

不多时,第一个赶来的却不是邓稼先他们,反倒是邱宗岳。

领导的到来,让陈国华挺意外的。

“咦,你这个电视机还能够播放这样的画面啊?不对,这怎么那么奇怪啊?”

走进办公室之后,邱宗岳瞅了一眼陈国华面前的计算机显示器,顿时就挪不开眼睛了。

之前,计算机显示器上面显示的都是他最头疼的数学、程序语言等等,他都看不懂。

所以他都不太乐意看显示器的。

就连他家里的电视机,他也没有看过几次,毕竟黑白电视机,真没有什么好看的。

要看,那也是看电影啊。

ps: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