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十八个实验室(求月票)(2 / 2)

“还而已?”

“领导您也是当家的,我还没给您算我们振华研究所接下来的花钱大头,光学仪器实验室这边,就需要花费最少三十万采购各自原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等.”

“碳纤维材料实验室这边需要购置混料机、粉碎机、干燥机等众多设备,以及原材料等等,这里最少需要花费六万.”

“数控机床实验室需要购置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等等,还需要研制小型显示器,用于研制可编程控制器.还有相关研制设备都需要重新制造或者购进,这些最起码需要花费五十万左右”

邱宗岳顿时咽了咽口水。

目光已经有些呆滞了。

“你直接说,总共有几个项目,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陈国华顿时就给对方数了起来:

“除了刚才说的这三个实验室之外,还有存储器实验室、发电机组和输电设备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实验室、软件编程实验室、晶体管实验室、光刻机实验室、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实验室总共有十八个实验室。”

好家伙,邱宗岳一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旋即他突然问道:

“不对啊,这个航空发动机实验室是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九所的戴教授一直来找我,非要我帮他的忙,所以这才成立了这么一个实验室”

邱宗岳顿时表示,能不能够撤掉这个实验室?

结果,陈国华说了,这个实验室,也就八个人,平均月薪是八十五块钱,每月就是七八百左右的支出,养得起。

此话一出,邱宗岳直接吹胡子瞪眼了起来。

前面还听陈国华哭穷,现在跟他说每月七八百左右的支出,能够养得起?

人言否?

柴米油盐多贵啊?

七八百块钱,就不是钱了吗?

真是过分了!

然而陈国华只是乐呵呵地笑着,并没有跟邱宗岳过多掰扯这件事。

反正目前来看,众多实验室都不简单。

只因为涵盖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所以实验室听着就很多。

甚至,类似光刻机这样的实验室,里面还有很多分组。

沉默半晌之后,邱宗岳这才说道:

“你刚才不是说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吗?你说说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领导,是这样的,如果上面不方便拨款的话,那我们能不能够自己成立一家照相机制造厂?”

陈国华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够走迂回之路了。

计算机这样的产品,他根本不敢卖,就连芯片,他也一样不敢卖。

因为这样的高新科技产品,一旦出现在西方世界,绝对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北美那边不是傻瓜,会不清楚这样的芯片技术,到底有怎样的威胁。

意味着内地在计算机的研发和制造水平,都是全球领先,而且是领先很多的层级。

打个比方。

ibm公司供应给到泛美航空公司的超级大型计算机,最大只能够供应到五千万次每秒运算速度。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众多印制电路板的基础之上,他们拿出来的芯片,最多只能够内置八十枚晶体管。

换句话说,作为北美最牛逼的计算机公司,以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ibm公司的技术水平,也仅仅只是那样罢了。

可是内地这边呢?

居然能够拿出来一亿次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而每一枚芯片里面竟然可以内置两千枚晶体管。

那么,参考ibm公司的技术,内地这边,完全可以利用叠加印制电路板的方式,绝对能够制造出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超过五亿,甚至是十亿次的计算机。

这就是技术差!

肯尼迪一旦知道了这些,呵呵,绝对会疯狂派人来刺杀陈国华,或者又对华润公司搞经济手段。

要知道,后世那个时代,北美就是玩这种下三滥手段的高手。

陈国华既然知道对方是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主动暴露自己呢?

五十微米晶体管也好,五微米晶体管也罢,都仅仅只是研制水平罢了,并不代表整个产业链的制造业水平。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在于其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

二战期间,北美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如此恐怖的实力?

还不就是他们的制造业水平牛逼嘛。

窥一斑而知全貌!

肯尼迪那边绝对是不允许华润公司这边,有十分强大的半导体产业、计算机产业制造能力。

一旦拥有了,意味着其他工业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那么,就必须要重新审视东方大国的实力了。

这就是陈国华为什么只敢卖晶体管,却不敢卖芯片或者计算机的原因了。

不仅不敢卖,还要死死封锁相关消息的泄露。

反正童敬之领导的有关部门,正在严抓这方面的问题呢。

但,陈国华却是敢卖照相机的。

或者更准确来说,他是敢卖单反照相机和相关镜头的。

为什么?

因为这只是照相机啊,北美那边又不是不知道,内地的这边有很多照相机厂。

“你要申请一个照相机制造厂?你不是说你不搞制造业,只专注于研发吗?”

邱宗岳瞪大了眼睛,用十分吃惊的语气说道:

“而且,我们内地现在的照相机厂都已经那么多了,你还加入进来,上面怎么可能会同意?”

现如今的内地照相机制造厂,内卷现象十分严重。

不说其他,仅仅只是原来顾克铮所在的西北光学仪器厂,这个厂在过去一段时间里。

由于工资都发不起了,只能够安排工人,拉着照相机去大学、火车站等地方推销照相机。

原本一台华山135小相机售价是八十元,结果二十元,都没人要。

已经是非常亏本在销售了,但还是没人要。

可想而知,现在那边的情况到底有多么严重了。

内卷,十分严重啊。

目前全国有好几家照相机厂,比如魔都照相机厂、津城照相机厂、山城长江电工厂和山城乐器厂等等。

还有京城这边,北汽制造厂也有一家高级单反照相机生产车间。

没错,就是去年陈国华研制出高级单反之后,由段云平、薛亚军和田敬业他们三巨头点头申请下来的项目。

因此就目前而言,内地的照相机市场,卷得飞起。

这个时候,陈国华说要加入进来,好家伙,那其他厂子还有活路么?

毕竟陈国华的实力太可怕了,上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意的。

陈国华闻言,无奈地说道:

“还不都是被迫的嘛,振华研究所不大,但资金缺口大呀,上面又不肯花那么多钱,我只能够自力更生了.”

此话,不就是指着邱宗岳的脸骂人嘛。

上面是舍不得钱吗?

不是,而是有一个平衡的问题。

邱宗岳也承认,振华研究所赚了很多钱,比如刚到手没多久的两亿美金。

可真不合适给振华研究所太多钱,毕竟一个北汽制造厂也只是给了一千万罢了。

而振华研究所成立至今,除了之前的五百万,现在的一千万,二月份成立之前也同样给人给钱了。

整个振华研究所,仅仅只是研究员已经快接近八百人了,平均工资八十多,快九十元。

北大这样的大学,教授也超过两百人,但平均工资一算,也就跟振华研究所差不多。

毕竟教授的平均月薪也就是两百七八十,差不多三百左右,这部分就是六万块左右。

大部分讲师等其他老师或者研究员,月薪也就是五六十不等。

而振华研究所从今年年初成立,到现在十二月下旬,前后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

可谓是迅速膨胀啊。

这个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不过,领导,我想要成立的这个照相机制造厂,制造出来的照相机、镜头等,都是对外出口赚外汇的,不内销。”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顿时诧异道:

“你觉得你们生产出来的照相机,能够跟那些外国产品竞争吗?”

“为什么不能?”

一句反问,邱宗岳顿时也反应过来了。

是啊,振华研究所拿出来的晶体管,都在国外买爆了,没道理照相机卖不过对方啊。

霎时间,邱宗岳有些迟疑了。

陈国华的诉求很简单,但不管是哪个建议,只怕都没那么容易通过的。

何况,如果陈国华想要成立照相机制造厂,还不如直接合并其他厂子呢。

可是,陈国华的目的怎么可能这么单纯呢?

他就是来哭穷的,主要目的还是要钱。

至于说成立照相机制造厂?

呵呵!

如果他有时间的话,研制出其他高科技产品,然后拿出去卖,不比这个强吗?

再说了,现在他手里还攥着五微米晶体管这张王牌呢。

从邱宗岳办公室离开之后,陈国华美滋滋地哼着不知名的曲调,心情不要太开心。

尽管邱宗岳没有明着答应,但肯定会跟上面申请的。

反正振华研究所赚了那么多钱,尽管有些钱拿着烫手,但有些钱必须要拿到手才行。

他不可能让这些白白地看着它就这么溜走了。

两亿美金就只要了一千万人民币,这怎么可能够呢?

回到振华研究所之后,葛守志来汇报一件事儿,大肥猪的份额给降了下来。

“什么时候的事儿?”

一听是关于肉的事儿,陈国华顿时重视了起来。

这可是整个振华研究所的命根子啊。

如果大家都吃不到肉了,哪里还会有精神干活啊?

十八个实验室,已经有好几个实验室开始了,所以不可能不在乎这件事。

后续,华居佐他们这些人也快要结束军训了。

到时候他们也回来之后,食堂这边的猪肉供应压力就会增长。

所以不管如何,大肥猪这件事,必须得保证供应才行。

“主任,就是今天的事儿,您看,要不跟领导打个电话问一问?”

陈国华沉默了一下,然后挥手让葛守志出去了。

随后,他自己也跟着去了一趟食堂,询问了一下情况。

确认是比之前少了两头大肥猪之后,他的笑容便淡了不少。

按理说,最近这段时间,振华研究所增加了不少人,大肥猪的供应份额应该是涨的才对。

结果,现在不仅没有涨,反而下降了。

这里面有古怪。

是谁搞得鬼?

振华研究所是什么单位,那些人会不知道吗?

“领导,这边有件事,我想跟您汇报一下.”

回到办公室之后,陈国华便给邱宗岳打电话了。

他没有时间精力去调查,到底是谁搞得鬼。

反正邱宗岳是他的领导,这件事让他来帮忙处理,绝对是最合适的了。

有领导帮忙,陈国华才不会自己傻乎乎地去调查。

邱宗岳知道这件事之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真是不把他这个领导放在眼里啊?

敢在下面搞小动作?

如果陈国华这个小祖宗闹腾起来的话,邱宗岳肯定要头疼死了。

更别说,刚才陈国华还在他办公室坐着呢,提出来的那个问题,他现在还在头疼,应该怎么跟领导反馈呢。

好生气啊!

陈国华挂断电话之后,却没有再管这件事了。

只因为他相信,邱宗岳肯定会帮他解决这个小问题的。

十二月底这一天,107工厂、985工厂等兄弟单位的技术培训已经结束了。

从现在开始,他们就要回去自己单位那边开始进行安装和调式生产线了。

当然了,薛晋权他们还是会跟着过去一趟,协助他们完成这些工作,直到确保他们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止。

培训结束之后,华居佐他们这群人也差不多快要回来了。

而此时的香饵胡同内,陈国华还在给于敏、郭永怀、陈恕行等人上课。

“过两天,我会从其他单位借来两台计算机,再算上我这一台计算机,到时候你们可以三人三人轮流着来操作.”

编程是一件十分辛苦且单调乏味的工作。

反正陈国华上辈子是干了很多年,早就已经厌倦了。

因此,他在给大家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认真的。

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学出来,然后代替他的工作。

郭永怀他们一听,顿时都欣喜了起来。

有更多的机会尝试编程,对他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儿。

平日里,他们本来也很忙。

希望学会这个编程之后,再结合数学建模的技术,能够更好地辅助蘑菇蛋的研究工作。

转过天,陈国华刚回到五道口这边,还没上班呢,赵忠尧教授已经等了他好一会儿了。

“赵教授,早上好啊,这么冷的天气,您怎么来这么早啊?”

陈国华笑呵呵地跟对方打招呼,可赵忠尧却只是简单问候了一句,然后就开门见山了。

后者的来意很简单,那就是电子直线加速器已经研制出来了,只不过,测试的时候,技术不达标。

就是实际研制出来的加速器跟原定设计的数据,相差不少。

听到这里,陈国华顿时皱眉不已。

但他今天的事儿也不算少,所以他不太想过去原子所二部那边。

可是赵忠尧此时又十分急迫,急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真是难搞!

为什么离子加速器就不能够用在加速质子、氘核等层面呢?

如果可以的话,那一切就简单多了。

“赵教授,这样,您先稍微等我半小时,我先安排一下,等下我再过去您那边,可以吧?”

赵忠尧闻言,连连感谢。

只因为陈国华是义务帮助,电子直线加速器这个项目,又不是陈国华的工作。

所以对方能够做到这样,赵忠尧当然十分感激了。

对陈国华来说,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罢了。

毕竟之前赵忠尧他们可是帮了他不少忙的。

很快,陈国华这边做好安排之后,这才前往了原子所二部这边。

到了地方之后,那些研究员一个个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陈国华。

尽管已经有些习惯了这样的目光,但每次被这样看着,陈国华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无奈的。

他可不认为是自己长得太帅的关系。

站在制造加速器的设备面前,陈国华表示先进行测试,他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很快,测试结果出来了,跟之前赵忠尧说的没有什么两样。

对于这样的结果,陈国华也挺诧异的。

当即便让研究员直接把加速器给拆了。

“啊?要拆掉吗?”

研究员顿时有些傻眼,赵忠尧却瞪了一眼,“让你拆你就拆,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真是耽误事儿”

还别说,陈国华现在的时间,是挺紧张的。

毕竟今天还有很多事儿等着他呢,一个是计算机编程的事儿,另外一个则是华居佐他们五十七人回归的事儿。

ps:感谢jerry小祥的5000币打赏,谢谢大佬!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