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蓬间雀(求月票)(2 / 2)

如果是统购统销政策之前,那么以家里现在的工资,保证营养均衡这一点,绰绰有余。

唉!

适量运动的话,也可以做到,毕竟老陈家能够保证大家都吃饱,运量运动也不会伤害到身体。

最后一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这个的话,就有点困难了。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所以,想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办到的。

不过老陈思考过后,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等他们父子俩从书房出来之后,客厅里的气氛已经变得十分愉快了。

家里发生的事儿,对于陈国华来说,只是生活的点滴。

他更多还是关注自己的工作。

距离清明还有段时间,陈国华并没有注意太多这些,隔天回到振华研究所之后,他就去了一趟航空发动机实验室。

整个研究所内,人数最少的实验室,应该就是航空发动机实验室了。

“陈主任您来了,快请坐,正好我们有问题问您。”

看到陈国华走了进来,石佳怡、范志伦他们都十分吃惊,旋即热情地招呼了起来。

从去年十二月进来振华研究所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陈国华来这里的次数,一个巴掌都能够算得清。

只因为陈国华当时只是让他们学习那些技术资料,而且是需要学习半年。

在实验室这边坐了一会儿,陈国华在解答他们的问题过程中,也很快了解到了他们目前的学习进度。

唉!

难!

今年最新入职的一百四十名大学生,也不会有人加入到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的。

因为其他实验室同样缺人。

在陈国华的规划中,优先等级还是蘑菇蛋,其次是监控摄像头,然后才是其他项目。

即便昨天他从老陈那边得知了关于别人那种高端战斗机,他也无动于衷。

没有视频监控器,陈国华做任何事,都没有安全感。

尽管有了视频监控器之后,也未必能够完全杜绝老鼠的存在。

但只要老鼠敢行动,那么陈国华就能够很快抓住对方。

毕竟有了视频监控器之后,陈国华就可以尽可能地掌握这些老鼠的行踪。

正所谓雁过留痕。

只要老鼠们有所行动,陈国华必定会拿出这些视频,全都给扫一遍。

到时候陈国华就不信了,发现不了他们的踪迹。

因此,航空发动机还是后面一点再启动吧,现在只能够先这样了。

港岛,华润公司。

柳冠中乐呵呵地把剩余的货款给收了,然后把一千枚芯片交付给了帕特里克。

后者简单检测过了,知道这些芯片十分精良,心中狂喜不已。

前后也才一两个月的时间,华润公司就拿出来内置两百枚晶体管的芯片,实力果然强大。

帕特里克美滋滋地带着芯片回了北美,尤门三郎也同样如此。

克雷公司的动作也不慢,几乎是先后脚的关系。

小沃森很快就见到了芯片,马上通知技术部门的温克尔曼,让后者抓紧时间检测和研发。

温克尔曼看到了芯片之后,惊叹连连,表示这绝对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工艺品了。

明明是振华研究所粗制滥造的芯片,结果却吊打了他们北美这边的芯片产品。

这种跨时代的降维打击,就是这么恐怖。

如果让温克尔曼看到了光刻机生产出来的芯片,只怕会更加震惊了。

经过检测之后,从华润公司发出的一千枚芯片,全都是合格产品,性能比他们自己生产的芯片更好。

比如导热性好、功耗更低等特点,这些发现让温克尔曼直呼不可思议。

这八千万美金,花得太值了!

听到温克尔曼的惊呼声,小沃森的嘴角疯狂抽搐。

好家伙,这混蛋有‘吃里扒外’的嫌疑啊。

人家内地那么困苦落后的地方,都能够制造出这样优良的芯片。

反观他们作为全球计算机行业的巨无霸,却是不如人家华润公司?

而且还说八千万美刀花得值?

法克!

此话听着就是十分刺耳。

可惜小沃森还要倚仗温克尔曼,所以没有发火。

换其他人高管,此时都被小沃森给喷得怀疑人生了。

要知道,那可是八千万美刀啊。

去年全年下来,ibm公司营收超过二十二亿美金,纯利润达到了两点八亿美金。

看似十分傲人的成绩单。

却是要面对更多的饿狼,比如克雷公司,现在就展现出后起之秀的霸道了。

还有后来居上的德州仪器公司,这家企业也是ibm公司的有力竞争者。

至于说已经有些掉队的埃克特莫契利计算机公司等其他企业,小沃森并没有关注这些公司。

“既然是合格产品,那就抓紧时间制造我们客户需要的计算机,我们今年能否赚大钱,就靠它们了.”

“没问题,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温克尔曼信心百倍地说道,小沃森点点头。

就在ibm公司磨刀霍霍,准备新一轮收割他们的客户,提供更好更加优良的计算机产品,德州仪器公司这边,却直骂娘。

“你们都是吃屎长大的吗?不知道把那些芯片给抢过来吗?”

此时的总裁佛雷泽里克森,冲着麦克德莫特,破口大骂,唾沫横飞。

只因为后者在得知ibm该公司、克雷公司和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三家企业分别拿到了一千枚芯片,却没有任何行动。

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把芯片给买走了。

傻逼啊!

商业竞争还讲那么多礼仪?

拿钱请那些黑道烂仔冲击帕特里克他们团队,这不是办法吗?

何况,那可是价值两点四亿美金的芯片,把芯片抢到手,就算花了好几千万的悬赏金,也赚回来了。

更别说港岛那个地方,都不用千万美金,只需要一百万美金,就有大把的黑道团伙乐意动手了。

佛雷泽气得想打人,可这里是北美,不是其他地方。

平静下来之后,佛雷泽没有让麦克再去负责港岛那边的事务了,而是派遣了另外一位得力干将莱戈拉斯前往港岛。

这一次,德州仪器公司只能够认怂了。

必须要从华润公司这边采购芯片才行,否则的话,市场都被ibm公司和克雷公司给抢走了。

就在佛雷泽开始行动的时候,欧洲这边,西门子公司也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技术部门主管艾兴多夫认为,他们已经突破了内置一百枚晶体管的芯片技术。

尽管目前的成品率只有百分之十三,但也是很大的进步了。

可是他们的总裁菲利克斯则是认为,还不如直接花钱购买华润公司的产品呢。

八千万美金看似很贵,但也比技术部门现在的技术要强啊。

百分之十三的成品率,意味着无法量产。

这样的成本会非常高,生产十三枚芯片就需要耗费一百枚芯片的成本。

并且性能也不及华润公司的,便是内置晶体管数量也差了一大截。

所以,菲利克斯的观点几乎代表了大部分股东观点。

当然,买归买,技术研发还是不能够停止的。

“那要不要对外放出我们已经完成了五十微米晶体管研发项目的消息?”

“还是不要放出去了,反正现在没人关心晶体管的事儿了.”

从今年开始,已经没人采购五十微米晶体管了。

华润公司也因此没有了这方面的收入。

莫斯科,赫鲁吹着口哨去视察莫斯科这边的半导体行业。

“怎么样,有没有研发出五十微米晶体管?”

电子管才是莫斯科最强大的地方,但现在已经出现劣势了。

毕竟晶体管已经越来越小了,并且性能也越来越好,反倒是电子管,还是那么大,根本无法缩小尺寸。

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晶体管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可还是有不少守旧派认为不应该放弃电子管,毕竟电子管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且它应该是可以突破技术限制的。

就是说,要两手都抓,齐头并进。

财大气粗的赫鲁,当然赞同这一点。

但看到别人家的计算机,都已经出现五千万次每秒的运算速度了,赫鲁也急了。

这不,赶紧来看一看。

前段时间,他刚跟肯尼迪和麦克米伦三人签署了关于禁止混世魔王试验的条约。

为此,赫鲁十分高兴。

毕竟他已经看到了东方那些人气急败坏的样子了。

“书记同志,不好意思,我们还在努力”

听到这个消息,赫鲁的脸色顿时有些不高兴了。

可他又能怎么办呢?

唉!

都怪克列奥帕特拉他们不够卖力,还有罗科索夫也是。

想到这里,赫鲁心情也不美了。

“书记同志,我们听说最近华润公司那边在卖芯片,要不我们也试着研究一下?”

开口就是要钱,赫鲁一听,直接就生气了。

“难道你们不知道自己研究么?为什么要买?你们都是傻蛋吗?”

一想到要给华润公司他们送钱,这比杀了赫鲁还要难受。

对于这样的事儿,赫鲁怎么可能答应呢?

可是,如果不答应的话,似乎跟北美等其他地方的技术发展,更加落后了。

唉!

晶体管技术起步本来就晚,还全都是靠仿制才有的技术。

现在可倒好,说是大力支持,但也分流给了电子管,晶体管想要发展,哪里快得起来呀?

更别说,人家北美、西德等其他地方已经领先了,而且华润公司这边领先得更快。

所以,想要追赶,难咯。

港岛,华润公司这边,柳冠中没想到今天又是好消息接踵而至的一天。

德州仪器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又送来了两个大订单。

都是一千枚芯片啊,总共一点六亿美金即将到手。

京城,振华研究所。

此时的陈国华,正开心地跟众人庆祝着。

只因为他们刚才已经攻克了闪存技术。

闪存技术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它具有高速读写、低功耗、抗震动、小体积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原时空的历史上,闪存这东西要在一九八四年才会出现,而现在却已经出现了。

陈国华最想要的存储器,就是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

只有这样,才能够大规模制造,然后存储更多的视频。

众所周知,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ibm公司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

在六十年代初期,机械硬盘存储器已经开始大行其道了。

要知道,之前陈国华他们还在搞什么磁芯板技术的时候,人家ibm公司就已经拿出了可以存储海量数据的硬盘,高达五百万个字符。

也就是四点四兆的容量。

当然了,如此大量的数据,它们是存储在五十个二十四因此的硬磁盘上。

就在今年,ibm公司还生产出了一千台305计算机,这些计算机被ibm公司出租给众多企业。

每月的租金是三千五百美元,直接让ibm公司赚得飞起。

而陈国华需要的并不是这种机械硬盘,而是固态硬盘。

想要进行技术突破,肯定要先拿出闪存技术再说。

陈国华没想到存储器实验室会这么快有突破,而且是重大突破。

所以,陈国华他们才会如此高兴。

“明天中午加餐,每人都加八块肥猪肉。”

高兴不已的陈国华,直接大手一挥,如是宣布道。

全场都是欢呼了起来,八块肥猪肉啊,还是很诱人的。

消息传递到葛守志这边,他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于是他反应过来之后,赶紧找到陈国华,哭诉道:

“主任,您能不能别加那么多肉啊?现在可是快一千名研究员了,全都加餐的话,我们现在的大肥猪,根本不够霍霍的”

后者闻言,顿时惊讶无比:

“我们的猪肉份额不是还有很多吗?怕什么?”

事实上,前段时间他们才赚了两点四亿美金,上面又奖励了不少。

大概率是邱宗岳也知道陈国华的喜好,所以物质奖励占比稍高。

不少原本运输过来京城火车站的大肥猪,还没进冷库呢,就被送来振华研究所了。

只因为陈国华喜欢吃新鲜猪肉,冷冻猪肉的话,还是算了,没有那么好吃。

进口的白猪肉,也就那么一回事儿,陈国华还是更喜欢本土肥猪。

“不是这个原因,而是您一下子加那么多,我们也供应不上来啊”

葛守志要哭了,连忙解释。

份额是足够的,问题是,人家莫斯科那边也跟振华研究所抢猪肉啊。

为了还债,莫斯科那边可是派人直接在火车站这边蹲守的。

不合格的猪肉,他们才不要呢。

尽管是有些欺负人,可没有办法啊,赫鲁这只蓬间雀吩咐的。

唉!

现如今,振华研究所内的大肥猪,存储量并不大。

九百多名研究员,每人八块肥猪肉,也就是八两左右。

如此计算,那就最少要消耗七百六十斤猪肉。

一头三百斤的大肥猪,按照百分之七十的出肉率,那就是两百一十斤。

也就是需要宰杀三点六头大肥猪才行。

算上后勤人员,那么就按照四头大肥猪来计算了。

这是平时加餐的肥猪数量,如果不加餐的话,每天也需要消耗一头半大肥猪。

就这么消耗下去,振华研究所确实有些消耗不起。

听到这里,陈国华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行了,下次这样的事儿早点说,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传统不能够丢,要是寒了大家伙的心,那才是巨大损失呢”

“这次计划不变,明天还是按照我刚才说的八块肉的标准执行,具体的情况,等下我去找领导协调解决一下.”

这种小事儿,其实根本不需要陈国华出手才对。

只不过葛守志就是有点过于保守了,而且没有提前跟陈国华说。

越是在困难年代,越是要保障大家的营养供给。

而且振华研究所赚了那么多钱,还是跟其他单位一样的待遇,那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毕竟大锅饭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大锅饭,要知道城市居民是吃商品粮的,农村是靠工分来分配粮食的。

何况教授、工程师、工人等不同岗位待遇也不一样啊。

“主任,我知道了,可是这”

葛守志闻言,还是有些难为情。

陈国华直接瞪眼道:

“有话就一次性说完,你吞吞吐吐地干嘛?我有那么吓人吗?”

主要是耽误他的时间呀,明明他的时间就不够用,结果葛守志还非要这样搞,他能不生气吗?

“主任,就是能不能供应七块或者五块猪肉?量少一点的话,我们也能够勉强供应得上.”

听到此话,陈国华顿时不耐烦地说道:

“我说的规矩就是规矩,你就不要随意更改了,也别给我打马虎眼,欺上瞒下,我告诉你,振华研究所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你一个都糊弄不了,明白吗?”

见陈国华这么说话,葛守志顿时不吭声了。

事实上,大肥猪的供应问题,根本就不叫问题。

从五十微米晶体管到现在的芯片,振华研究所已经赚了好几亿美刀的外汇了。

八十多亿人民币换算过来也就是三十五亿美金左右。

换句话说,振华研究所已经还了相当于七分之一的债务。

大肥猪根本就不应该是问题,只是葛守志习惯了节省,所以才会这么说话。

陈国华的话刚说完,邱宗岳便走了进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