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有恃无恐(求月票)(2 / 2)

瞧不上是肯定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这些利益。

毕竟,对于资本家来说,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啊。

所以,类似克雷公司等这样的半导体或者计算机企业,便如雨后春笋一样,前仆后继地出现了。

野蛮生长的众多企业,就跟养蛊一样,只要能够成功其中一家,那就是大赚特赚了。

只不过,面对华润公司目前抛出来的两个重磅消息,众多公司还是各有不同的反应。

但,他们在骂骂咧咧过后,还是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港岛。

此时,四月上旬的港岛,春暖花开的季节,原本不太繁忙的港岛启德机场,最近几天,却是格外繁忙。

很多飞机起降之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九龙城寨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了。

可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并不觉得头顶这些飞机有多吵,反而那些小孩,每次看到飞机从头顶经过的时候,还会追着看。

众所周知,启德机场这个地方,如果没有好的飞行技术,想要在这里起降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不少第一次来这边的机长,都是冒着一身冷汗。

不过有惊无险。

不少九龙城寨的小孩,可看到过有几架飞机,连着降落了几次,却是没有降落成功,被他们笑话了好久。

华润公司总部,柳冠中见到了西门子公司的总裁菲利克斯。

后者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在下飞机之后,第一时间赶来这边了。

没办法,就算是身体不舒服,也得过来。

原本在飞机降落的时候,菲利克斯就差点吐了。

结果从启德机场出来之后,还要乘坐摆渡船前往中环码头这边,偏偏他还晕船。

所以上岸之后,他就抱着码头的栏杆,狂吐不止。

好家伙!

差点没把他的大肠小肠都给吐出来了。

一地的苦水,难以诉说啊。

“柳先生你好,我是西门子公司”

菲利克斯语气虚弱地自我介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缓和了过来。

很快,柳冠中就知道了对方的意思。

还是来采购晶体管的,并且也想询问芯片价格能否降价?

对此,柳冠中早有准备,并且对这套流程也十分熟悉了。

只因为最近这几天,他可是接待了不少客人,比如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戈登摩尔和格里尼克。

晶体管方面的话,都好说,毕竟价格已经定死了。

而芯片的话,价格不会降,但是内置的晶体管数量可以增加三百。

嘶!

菲利克斯顿时倒吸了一口气,结果却是咳嗽不止。

看来他是真的病了。

现如今的情况,对西门子公司很是不利啊。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追赶得上华润公司。

“柳先生,我可以咨询一下,你们公司目前的技术已经推进到什么程度了吗?”

“很抱歉,这是公司机密,我也不知道。”

柳冠中耸耸肩,如是说道。

别说他是真的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可能说啊。

菲利克斯闻言,顿时沉默了。

从之前的一百微米晶体管开始,大家都一直在追赶着华润公司。

可这都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别说追不上了,甚至有可能被人家华润公司抛开了很远很远。

偏偏他们根本不知道华润公司的技术,到底有多么先进。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内地,一旦内地成功还清了莫斯科那边的债务。

到时候内地的制造业也发展起来的话,只怕华润公司的实力,会更加强大。

换句话说,到时候就真没人能够按得住华润公司了。

可现如今是群狼环顾,华润公司这头恶虎依然无所畏惧,贪婪地抢夺半导体市场的订单,并且是来者不拒。

从华润公司接二连三地放出这么多重磅消息,一直压着ibm公司、德州仪器、索尼公司等众多行业巨头,便可以看出来,华润公司绝对是非常有自信的。

可能他们并不怕其他公司的制裁吧?

毕竟不管是莫斯科那边,还是纽约或者伦敦等其他地方,大家都不是同穿一条裤子的。

至于说油管三常那所谓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呵呵,人家华润公司这边,根本没有当一回事儿。

了不起再来一次半岛战争呗。

更别说,此时的北美已经跟猴子展开了一场友谊赛,北美哪里还敢双线作战啊?

万一人家莫斯科跑去南美洲那边,偷他们老家的后门,这可咋整?

更别说了,当初在半岛上面,就被人家打得屁滚尿流。

现如今,人家华润公司已经缓过劲儿来了,怕个锤子哦。

既然有所依仗,所以华润公司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其实菲利克斯不知道的是,华润公司也是如履薄冰地进行,对外表现的强硬,其实都是色厉内荏,只是伪装罢了。

手中没有剑的时候,便算不上真正的强大。

可面对这样泼天的富贵,如果不把握住,岂不是浪费老天爷的美意了?

菲利克斯回去半岛酒店了,他给华润公司留下了订单。

五十微米晶体管,他们直接订购了两百万美刀,这便是两百万枚。

如果有这么多海量的晶体管,还不能够提升他们的芯片制造技术,那就必须要想其他办法了。

芯片这个层面,又是一样,八千万美刀,只不过是换成了内置五百枚晶体管的芯片罢了。

半岛酒店这边,菲利克斯见到了不少新老面孔,但他们都是竞争对手。

唉!

真是讽刺啊。

当年他们这些八国联军来东方这边的时候,是进攻。

现在才过去多久?居然是来这边进货了,并且还是他们被宰的一方,跟一百多年前他们采购那些茶叶、丝绸,几乎如出一辙。

京城,振华研究所。

最近的陈国华,忙碌到起飞。

在他给到邱宗岳建议之前,他已经预料这一波绝对会很忙,可还是低估了那些老外们的热情。

振华研究所需要制造的是内置五百枚晶体管的芯片,跟之前的两百枚相比,技术难度就增加了不少。

但没关系,陈国华从107工厂等兄弟单位那边采购了好几台扫描电子显微镜。

如此一来,想要完成这个制造任务,难度虽有,但不会很大。

除了这件事之外,那就是电子倍增器这个蘑菇蛋辅助设备的部分元器件,陈国华终于在忙碌了小半个月之后,完成了这个任务。

主要原因还是碰到了清明假期和众多的事情,否则的话,并不会耽误这么长的时间。

忙碌完这些之后,陈国华这才稍微闲了一点。

可他的时间,还是不够用。

家里这边,伴随着于沫离的肚子越来越大,陈国华也十分担忧,所以牵住了他不少精力。

“茉莉,要不我们生了这一胎之后,不再生孩子了好不好?”

夜幕下,两口子躺在床上,陈国华见她秀眉微皱,不由心疼地说道。

于沫离一听,顿时展颜一笑,道:

“国华哥,没关系的,我身体好得很,还可以再生”

在五六十年代,多子多福是绝对的大主流。

即便接受过那么多新文化思想的于沫离,也会下意识地认可‘人多力量大’这句话。

但对于陈国华而言,儿女双全即可,真没必要生那么多。

只可惜,这样的家庭,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而且,陈恭禄也好,云婉裳也罢,甚至于世勋和甘如霜,他们都希望开枝散叶。

越是年龄大的人,越是喜欢孩子,他们很喜欢儿孙绕膝的场景,而不是目之所及,却没有欢声笑语的热闹场面。

凄凄凉凉冷冷清清的家,那不是家。

“行吧,行吧,我就是不希望你那么辛苦”

陈国华笑了笑,苦涩一闪即逝。

为了帮助她缓解孕期所带来的不适,陈国华还主动帮她按摩。

“里面的小家伙听着,你给我乖乖地躺着,按时长大,不允许捣蛋,要不然等你以后长大了,我会打你屁屁的”

听到陈国华的话,于沫离顿时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

“好了,你别吓唬孩子,孩子那么小,可不懂这些”

“你不知道,胎教要及早进行,现在正是时候。”

面对陈国华的歪理,于沫离笑得更开心了。

第二天傍晚,陈国华下班回到家。

“大哥,有一封你的信”

刚到家,陈小敏就扑了上来。

信?

带着疑惑,陈国华很快看到了那封信,结果却是中大那边寄过来的信件。

去年年底的时候,陈国华就给中大那边的教授寄过去关于纸尿裤的技术信件。

后来他们前后给陈国华回寄了好几次信件,都是咨询关于技术问题的信。

毕竟辅助设备有不少,加上还需要申请等流程,所以这都小半年了,才解决这个问题。

信件说了,经过检测,纸尿裤已经符合当初陈国华的设计要求。

也就是说,现在可以投资建厂,上市销售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特别是在于沫离即将要卸货的时候,老二一出来,就需要这样的纸尿裤了。

成本的话,可能有点贵,每片纸尿裤需要花费八分钱左右。

如果是建厂之后,应该能够更加便宜一些。

看到这里的时候,陈国华无语扶额。

确实是有点贵了。

但没关系,能用就可以了。

反正是用来出口的产品,卖得贵一点就贵一点吧。

简单回信感谢了一番,陈国华就没有再想这件事了。

白云城那边的情况应该比较容易申请建厂吧?

但为了能够让老二用上纸尿裤,第二天,陈国华还是去找了邱宗岳,说了这件事。

“纸尿裤?干嘛用的?”

邱宗岳满脸问号,这玩意儿一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而陈国华一个科研工作者,居然去研究这些?

也太不务正业了吧?

给领导解释过后,陈国华又接着说道:

“领导,您也知道,最近因为我媳妇要生产这件事,我都挺着急的,为了减轻孩子出生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所以我想到了纸尿裤”

“但,如果南方那边没办法在五月底之前造出纸尿裤,那.”

邱宗岳闻言顿时满脸无奈,道:

“我说国华啊,你好歹是一个研究所的主任,你应该关注蘑菇蛋这些科研任务,而不是研究这些啊”

对此,陈国华也是无语。

虽说他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但他也是一名父亲啊,更是于沫离的男人,心疼媳妇怎么了?

算了,跟老邱说不明白,反正让对方帮忙跟进一下。

从地安门大街离开之后,陈国华刚回到振华研究所,又碰到了段学复。

“段主任,好久不见啊,快请坐。”

其实也不是好久不见,上周才刚见过面,只不过当时陈国华忙得起飞,两人只是简单聊了一会儿罢了。

这一次,段学复过来,就是跟陈国华聊一聊去年提及过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这件事。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上周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了。

确定名单之后,接下来就是出题目了。

由于目前计算机并不多,并且全部参赛人员都需要来到京城这边。

所以,必须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筛选掉大部分人员。

而数学建模会涉及到微分方程、概率论和数理知识、创新意识等等。

那么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当中,就通过这些题目,来择优选择部分来京城参加比赛的大学生。

对于题目的选择,肯定是需要陈国华参与进来的。

知道段学复的来意之后,陈国华点点头,道:

“段主任,没有问题,给我一周时间,我会尽快拿出五套试卷出来的,到时候麻烦你们协调一下了”

“对了,关于这个大赛,好像至今也没有提过奖金的问题?”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学复不由怪异地看着他,道:

“陈教授,难道你之前没有看我给你的报告材料吗?”

尴尬了!

陈国华确实是忙忘记了,哪有时间去看那些材料啊?

看到陈国华的脸色,段学复不由叹了一口气,道:

“陈教授,还是要注意休息啊,年轻人,不要过于激进,要循序渐进.”

作为年近半百的人,段学复对这句话是深有感触的。

看他那地中海的发型就知道了,早些年,为了研究数学,他也是这么操劳过度,然后变成了现在这样。

“段主任,我知道了,谢谢您的提醒。”

对于老段的话,陈国华自然是清楚明白的。

上辈子,他并没有地中海的忧虑,但却是有白头发的忧虑。

明明他自我感觉良好,心态也年轻,可头上的白发,却告诉他,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

当然,人要知足常乐。

毕竟他没有掉头发和地中海等危机,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白头发的话,直接去理发店染回来就可以了。

段学复又坐了一会儿,希望陈国华有时间的话,还是多回北大看看。

对此,陈国华还是挺尴尬的,也觉得自己不负责任。

毕竟白荣根和陈恕行两个学生,明明是他的学生,结果现在却是埃尔德什在带着。

而陈国华自己呢?

讲真的,回北大的次数,屈指可数。

可之前陈国华也跟陈恕行和白荣根说过了,他确实很忙碌,不会有很多时间照看他们的。

既然他们都答应了,那么现在这样的话,也不能够埋怨陈国华。

“埃尔德什目前还是没放弃黎曼假设吗?”

既然聊到了这些,陈国华便简单关心了几句。

虽说振华研究所跟北大就只是几步路的关系,但陈国华却是很少过去。

特别是于沫离申请在家自学之后,陈国华更是没有踏足过北大校门了。

就连北大给他的工资,他也有两个月没去领了。

“怎么可能会放弃啊?”

段学复闻言,无奈地吐槽道:

“你在这里躲清闲,他可是常常来烦我,要不然就去找老华和老吴他们”

“以前老华他们还经常来找我,现在好了,他们宁愿打电话让我过去中科院,也不愿意来找我了.”

这怨念有点深啊!

陈国华表面上很同情老段,心里却是乐开花了。

就在两人聊得正开心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了爆炸声。

嘭!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