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辞职?(求月票)(2 / 2)

只是殷孟伦却又提出了一个难点,那就是侯思和希望可以尽早治疗他父亲。

他保证到时候肯定会全力配合行动的。

对此,陈国华却摇摇头,道:

“他从刘驰静那边获得的药物,就是目前治疗直肠癌最好的药物了.”

氟尿嘧啶自从应用于临床之后,就被公认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了,在后世的时空也同样如此。

其实,关于治疗直肠癌这种病症,除了氟尿嘧啶之外,还有卡培他滨这种口服药。

但卡培他滨这种药,目前还没有被发明。

所以实际上来说,现如今的最佳治疗手段就是氟尿嘧啶注射液。

“并且,他现在是戴罪之身,哪里有资格谈条件?”

“我们不是不想救他父亲,而且直肠癌这样的病症,早发现还好,能有很多几率救回来”

陈国华的语气颇为平静,殷孟伦两人只是点点头。

他们是被科普的一方,除了点头,还能够干嘛?

在振华研究所,陈国华号称万事通,很多事情,他都很懂。

就比如说癌症这种疾病,其实是越早发现越好。

在后世,四十五岁之后,在进行体检的时候,最后要开始进行胃镜等体检了,每隔几年一次,可以及早发现类似直肠癌、胃癌等这样的重症疾病。

能够在早期发现的癌症,都是可以被治愈的。

比如宋美龄此人,人家是先后得过两种恶性肿瘤,一种是乳腺癌,另外一种则是卵巢癌。

偏偏这两种癌症,都是在早期被发现,然后前往北美那边接受最先进的治疗技术,恢复了健康。

并且最后还活到了一百零五岁,比很多人都要长寿。

陈国华还知道段学复这位数学家,人家也是得了直肠癌,却是成功活到了二零零五年,活了九十一年。

所以说,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钱治病,没有及早发现。

之前他跟他父亲老陈说的那些关于长寿的三个重要秘诀,其实就是如此。

而关于癌症治疗这件事,侯大昌是两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却是靠着偏方,侥幸活到了现在。

那么陈国华几乎可以肯定,侯大昌已经是晚期了。

晚期的话,能够被救回来的几率仅有百分之十左右。

考虑到现在的医疗条件,甚至是比百分之十还要低。

再者说了,侯思和他又没有立过什么功劳,甚至他还差点铸成大错,陈国华没道理提前安排对方父亲回京城治病。

最起码,也要等抓到刘驰静之后才行。

马明伟和殷孟伦两人听罢之后,表示知道了,他们会跟进好此事的。

陈国华目送他们两人走出办公室,脑子有点疼。

最近这段时间,总会被这些事儿给牵扯了注意力,导致他都没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当中。

要不说他不希望当什么主任呢,简直就是好事没有,破事儿一堆。

于是,下午的时候,邱宗岳来到办公室时,陈国华就提出了要辞掉主任职务的请求。

“不是,好端端的你怎么突然想要辞掉这个职务?”

邱宗岳顿时吓了一大跳,连忙哄着说道:

“主任这个职务挺好的啊.”

可真是小祖宗,难搞得很。

隔三差五地给他找事儿,他一个五六十岁的领导,居然还要伺候陈国华这个小祖宗,还要替对方办这种或者那种事儿。

偶尔还需要哄一哄陈国华才行,要不然这臭小子撂挑子不干了,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他这个领导。

真的是够够了。

“领导,您就可劲儿夸吧,我是不想干这些活了,我只想搞科研,不想参与这些事儿了”

看着陈国华无比认真的表情,邱宗岳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你之前可是说过了,这个研究所只能够由你自己来掌控”

“那领导您觉得这个研究所是完全由我自己掌控的吗?”

陈国华直接翻了一个白眼,接着说道:

“不让我辞职也行,麻烦领导您再派一个信得过又比较有能力的人过来辅助我,类似抓老鼠这些事儿,我再也不想去处理了”

时间都过去那么久了,童敬之还是活得好好的,跟没事人一样。

所以陈国华觉得,既然这些抓老鼠的活,无法恶心到对方,那他也只能暂时后退一步吧。

反正西伯利亚冷风也快来了,到时候再来搞一搞对方。

邱宗岳闻言,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道:

“国华,你还记得上次我跟你说的那家汽车配件厂吗?这家单位的一把手就是薛亚军,你说让他来辅助你怎么样?”

对于陈国华的要求,既然是要信得过,而且还得是能力不差的人。

那么目前来说,也就是薛亚军了。

薛亚军这个人以前也是部队出来的人,现在回到振华研究所,不过是重新穿上军装罢了。

而且这人的能力也很不错,否则也不会被提拔为一把手了。

“领导,他肯来吗?”

陈国华闻言,顿时期盼地问道。

早在去年,振华研究所成立的时候,他就思考过要不要把薛亚军给喊过来。

可后来一想,在北汽制造厂的时候,人家是领导,他是下属。

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重提这件事,陈国华倒是蛮期盼的。

老薛这个人十分可靠,如果是由对方来辅助他管理振华研究所的话,那无疑是如虎添翼啊。

很多事情,直接让老薛去负责就可以了,陈国华就只需要把控全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肯不肯来,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邱宗岳顿时呵呵笑道,陈国华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领导,虽然我知道我自己很厉害,但还没有那种霸王之气,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哈哈,你误会了,我是说,你自己明明守着宝山,很多人还是很希望来你们单位工作的.”

随即,邱宗岳简单解释了一下。

主要还是振华研究所很受上面看中,很多资源等等,上面都是说批准就批准,不会有什么拖延。

换句话说,在振华研究所工作,不需要受气。

另外一点,那就是振华研究所的待遇,那是真的好。

不提工资这一点,光是每顿都有肉,很多单位可没办法保障。

虽说后勤人员并不是每天都有肉,但隔段时间也能吃上肉啊。

仅凭这一点,其他单位怎么可能做得到?

至于说从工业部那边把薛亚军给调过来,说真的,这件事不难。

当然是对于振华研究所来说不难。

只要陈国华愿意拿出技术,或者解决一下他们工业部目前的难题,很快就可以调动薛亚军过来了。

听罢邱宗岳的解释,陈国华顿时大喜。

好家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可就解放了呀。

于是他忙不迭地答应下来,让邱宗岳帮忙,赶紧把薛亚军给调过来。

来这边是当二把手,看似降职,实际上却是升职了。

朝阳外,汽车配件厂,正在忙碌的薛亚军,被一个电话喊到了地安门大街这边。

“领导,您叫我来这边是有什么事儿吗?”

走进办公室之后,薛亚军不仅见着了吕进雄,还看到了熊玉坤和邱宗岳。

好家伙,这屋子里面,咋来了这么多领导?

吕进雄挥挥手,指了指薛亚军面前的座位,道:

“你先坐下来,没什么好紧张的,就是一件事,我们想争取一下你的意思.”

说是争取听一听薛亚军的意思,实际上这件事,他跟熊玉坤已经确定了下来。

得知领导希望自己调去一家科研单位担任二把手,正准备措辞拒绝的薛亚军,突然心里一动,话到嘴边却道:

“我没有什么意见,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很明显,他突然想到了陈国华。

自从五九年九月份之后,薛亚军去见过陈国华几次,但后来得知他写论文,然后当了北大教授,他就没有再关注这些事儿了。

毕竟陈国华离开北汽制造厂之后,其实跟薛亚军就是两路人了。

何况,人家陈国华是北大教授,还是最年轻的教授,此时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每天都忙碌得很。

哪有时间跟他这个老上司叙旧啊?

更别说当初也是他这个老上司没有护住陈国华,所以薛亚军自己也没脸再去找陈国华。

加上他知道陈国华目前过得还不错,就更加没有其他想法了。

一个是北大,一个是汽车配件厂,完全就是两条道上的人。

但现在他却听说有研究机构要调他过去担任二把手。

呵呵,薛亚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陈国华。

只因为他偶尔见到过陈国华坐汽车回家,当时就想了很多。

众所周知,在现在的京城,能够有配车的人,不多。

一个北大教授,就算是最年轻的教授,有配车的人也很少。

毕竟上面之所以要给领导配车,当然是为了领导的出行方便。

薛亚军自己有车,当然也更加清楚想要达到配车的条件有多难了。

北大教授并不太需要到处跑,所以配备汽车的比较少。

偏偏陈国华是有汽车的,而且那辆汽车车牌还是部队的。

部队的车牌都会跟普通工厂、机关单位等的车牌区分开,这一点,薛亚军十分清楚。

所以陈国华肯定是在部队里有关系。

加上现在听到吕进雄的话,薛亚军愈发肯定自己的判断。

既然是跟陈国华重新搭档,薛亚军没有拒绝的理由。

见他如此干脆,吕进雄他们三人顿时都笑了。

于是这件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手续都是从速办理,薛亚军很快就过来振华研究所报到了。

只不过,他是坐着邱宗岳的汽车一起过来的,因为他在汽车配件厂那边的汽车留在原单位了。

来到振华研究所,肯定会有他的配车。

办公室内,陈国华见到了薛亚军,顿时开心地说道:

“老领导,好久不见!”

后者此时已经笑了出来,过去就给陈国华一个熊抱:

“我就猜到了是你,没想到还真是你啊.”

“咳咳,老领导,你别这么大拍啊,我后背的骨头都被你拍断了”

“什么领导啊,以后叫我老薛吧,我就不喊你领导了,叫你主任.”

“那不行,你叫我小陈或者国华都行,喊主任的话,我臊得慌”

简短的对话,以前的事儿随风而散,彼此之间那点隔阂也很快消失了。

两人许久未见,肯定是需要时间来叙旧。

不过,邱宗岳却开口打断了他们:

“行了,你们以后还要一起共事呢,叙旧什么的,以后再说.”

“国华,我今天过来,除了把小薛给你送过来之外,还有就是关于芯片制造的事儿”

聊到正事,薛亚军也赶忙坐下来,认真听了起来。

陈国华闻言,皱眉道:

“领导,关于这个芯片制造,恐怕没有那么快交货”

内置五百枚晶体管的芯片,用的还是遮蔽式光刻这个落后技术。

尽管加了一个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让林志武他们这些芯片工程师更快地完成制造工作。

但还是那句话,这是五百枚晶体管,不是两百枚啊。

难度会更大一些,也需要更加专注,否则的话,很容易前功尽弃的。

仔细想想,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比头发丝还要细小一半的晶体管,要安放五百枚。

还需要安置电路、电容电阻等元器件,呵呵,光是想想都头皮发麻了。

如果是换上光刻机的话,那就简单多了。

也因此,赚ibm公司他们八万美金一枚,纯粹就是赚辛苦钱。

邱宗岳闻言,不由叹了一口气,道:

“前几天发生了侯思和的事儿,上面也担心再次出现之前富士公司和东芝公司违约的事儿啊,所以希望可以趁早交货.”

只要交货了,就能够将剩余的货款拿到手。

迟则生变啊!

对于内地来说,还是外汇更加实在。

陈国华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可就没有那么大的把握了,毕竟外国什么时候知道光刻机等信息,他怎么可能把握得住?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快速度,把钱赚到手再说。

一旁的薛亚军,听得有点头晕,但也努力去了解这些事。

目送邱宗岳离开办公室,陈国华也没有跟薛亚军叙旧,而是让葛守志和马明伟他们给薛亚军介绍一下目前振华研究所的情况。

至于他自己,一头扎进实验室,干活去了。

中午食堂,陈国华跟薛亚军两人面对面地吃饭。

“我们这边还真没有小食堂了呀?”

经过一个上午的了解,薛亚军对于目前振华研究所的情况,已经了解了部分。

很多情况,葛守志他们也是一知半解。

他们就知道陈国华拿出来的技术很牛逼,光刻机、离子注入设备等实验室,连保卫科都不能够进去。

甚至,不是该实验室的研究员,想要进去这个实验室,也是需要申请的。

也因此,很多技术、设备和物资等,都是陈国华最清楚,其次就是薛晋权他们这十二位超学神了。

陈国华对薛晋权、章济川、姚诗琼他们这十二位北大超学神同学,是非常信任的。

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跟陈国华的关系很铁,更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值得被信任。

还有就是林志武、赵志贤、李传璋他们了,也是陈国华颇为信任的人。

“要小食堂干嘛?就是一个吃饭的地方,在哪吃不是吃?”

陈国华好笑不已,道:

“肥肉这东西,偶尔吃一次还行,吃得多了,时间一长,对身体可不是很好”

“当然了,现在我们的身体里缺乏这些营养,日常还是需要有肉的”

话题很快就被陈国华转移到了吃肥肉上面。

肉是肯定要有的,什么吃素食这一套,陈国华绝对嗤之以鼻。

人体都是从这些食物上面获取营养,如果有海鲜河鲜等还好说,可内地哪里来的那么多海鲜啊?

所以平时吃肉就不错了,别想着吃什么鱼或者海鲜了。

而之前北汽制造厂,给领导们开的小食堂,陈国华也是不喜欢的。

最起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搞这样的玩意儿,在陈国华看来,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除非陈国华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那么这些事儿的话,就无所谓了。

但他是主任,是振华研究所的一把手,肯定不能够这么干。

“国华,你变化真大。”

聊了一会儿,薛亚军突然感慨地说道。

陈国华顿了顿,接着笑道:

“人嘛,总是会变的,而且也应该往前看,而不是停留在过去。”

“对了,上午的时候,我听小葛他们说了现在振华研究所内的困境,我还不是很了解这些情况”

“国华你的想法是要彻底抓住这些老鼠,并且不希望他们把这些消息给传递出去,对么?”

这是肯定的啊!

振华研究所内那么多技术资料,陈国华可不想被外界知道,哪怕名字也不想被他们知道。

但不等陈国华回应什么,食堂门口那边,来了几人。

看样子是来找陈国华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