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会议!(求月票)(2 / 2)

其实现如今这个世界,说白了,真正能够做到独立自主的国家,没几个。

东京、联邦西德、伦敦、巴黎等等,他们这些地区,要么经济和那啥被殖民。

比如东京,他们压根儿就没什么自主权。

背后都是被北美的这群资本家们给控制了。

另一边则是莫斯科了,他们是很牛逼的,最起码这个时代,人家才是当今世界上的两大霸主之一。

想当年的雅尔塔体系。

好吧,莫斯科没捞着布雷顿森体系的好处,没赶上热乎的。

现在的时局相对诡异一些,华润公司还能两边都不靠,赚欧美的钱。

一旦现如今北美的班长,林登约翰逊要是搞点小动作,讲真的,华润公司的日子,可能相对困难一些。

不过,不管外界时局如何,见招拆招是我们的强项。

没什么好怕的!

因此,芯片无法大规模生产,那就是出口单价高的商品。

把钱先给赚回来,这才是硬道理。

领导们翻看着计划书,这才知道仅仅只是一台光刻机,就涉及到了这么多领域。

光学、机械、材料、自动化、化学、电子电路等多个学科知识。

“小陈同志,你说的这个光刻机制造,它既然涵盖了这么多领域学科,那么未来我们的技术无法领先的话,岂不是整个产业链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就在陈国华刚说完没多久,便有一位领导开口咨询了。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技术是非常强大的,他们拥有健全的工业体系,想要追赶上我们的话,应该不需要很多时间.”

邱宗岳闻言,顿时忍不住想要开口。

陈国华顿时笑着冲邱宗岳说道,“领导,您想要帮我回答这个问题吗?”

“可以吗?那我先说?还有不足之处,你帮我补充?”邱宗岳顿时跃跃欲试地说道。

看着陈国华点头,邱宗岳马上回应起那位领导。

关于这一点,跟陈国华经常接触的他,当然非常清楚了。

现如今的欧美,或者更准确来说,北美那边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技术领先优势。

比如光刻机,目前掌握了最先进光刻机制造工艺的应该是仙童半导体公司。

然而,他们生产出来的只是接近式光刻机。

那么振华研究所呢?

邱宗岳扫了一眼众人,反问一句之后,便马上说道:

“接近式光刻机技术是去年,由于我们需要卖芯片,所以国华才临时研制这样的落后技术.”

“你们可能不太知道光刻机的技术工艺,它从易到难分为步进式光刻机、步进式扫描光刻机、浸入式光刻机、深紫外光刻机、极紫外光刻机.”

“目前振华研究所已经在研究深紫外光刻机技术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几乎快要完成这样的光刻机技术研发了”

“换句话说,国外想要追赶上我们振华研究所,他们必须在接近式光刻机的基础上,再进行优化.”

“而他们想要拿出步进式光刻机,没个两三年的功夫,根本不可能”

“至于说他们是否会越过步进式扫描光刻机和浸入式光刻机,直接追赶上我们现有的深紫外光刻机技术工艺,那最少要十年或者十五年的时间.”

“还有就是极紫外光刻机,按照国华的说法,这是一种可以生产个位数纳米级别的芯片,就算是我们现在举全国之力来研制,也最少需要二十年才能够研制出来.”

嘶!

整个会议室内的所有人,全都惊呆了。

二十年时间,并且还是举全国之力?

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有几位领导忍不住质疑这一点,邱宗岳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因为他不是很懂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工艺,也没有听陈国华说过。

当初,陈国华可是跟章济川他们这几位超学神,在食堂聊过部分知识点。

并没有跟邱宗岳展开来聊,何况他也不感兴趣。

陈国华笑呵呵地接过话茬,用平和的语气说道:

“各位领导,其实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工艺确实是非常难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制造二氧化碳激光器,还需要镜子.”

众所周知,相比其他技术工艺的光刻机,极紫外光刻机技术涵盖的学科,更加广泛。

因为它涉及到了数学、光学、流体力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表面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自动化、软件、图形识别等众多学科。

几乎是给领导们简单地上了一课之后,陈国华就把话题给拉了回来。

“我再补充一下刚才领导的问题,就算欧美真的追上来了,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成本优势,那就是我们的人工成本比较低.任何产品,想要赚大钱,都需要规模化生产”

“而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优势,生产任何商品,我们都可以很轻易地进行大规模生产,成本当然会很低”

“因此,现在我们讲这个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工艺,还太早,专注眼下的接近式光刻机才是我们.”

但他后面这句话刚说出来,领导便挥手打断道。

“小陈同志,你先说说这个极紫外光刻机,它生产出来的芯片,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陈国华闻言,顿时严肃地说道:

“用处可大了去,如果我们拥有制造极紫外光刻机的能力,那么说明我们国家在自动化、软件、精密仪器等工业领域上,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甚至是领先全球所有国家一个时代的水平”

“极紫外光刻机制造出来的芯片,可以用在超级计算机上面,使得我们更有可能让我们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一百亿亿次”

“并且在很多尖端领域,比如数码相机,手机、机器人、智能化等领域,芯片都是其中的基础”

“就好比现在的螺丝钉,它充斥在工业的各个领域里,而芯片在未来,也同样如此,它将会无处不在”

“未来的智能化时代,我们整个国家的公民出门都不需要携带现金,只需要戴着一台有芯片的可通讯设备即可”

听着陈国华描述的场景,会议室内的众人,全都目瞪口呆了起来。

大家都没有开口打扰陈国华,就只是静静地听着。

虽说陈国华越说越离谱,但总感觉这一切都不是梦。

因为陈国华拿出来了一台只有巴掌大小的计算器和一根手指大小的收音机。

从这里两件产品当中,大家都知道陈国华所说的一切,并非是虚幻。

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必然是商品缩小化,让科技产品更智能化、更方便地服务于人类。

陈国华陈述一个小屁孩戴着智能手表,就可以跟几千公里外的外公外婆进行语音或者视频通话,这并非是什么虚幻。

因为现在通过光缆技术,陈国华早已经拿出了视频通话的技术。

“除了这些之外,未来我们国家要发展航天航空,也同样离不开芯片,而且更加依赖芯片”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我们都知道,想要把卫星送上天,那么它的重量越小越好,所以电子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我们振华研究所那么喜欢研究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呢?因为这就是未来很多领域需要用到的材料技术.”

“嗯,说得有点远,但极紫外光刻机只不过是我刚才说的这些未来画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未来我们能否重现汉唐光辉的重要基础”

话说到这里,陈国华已经口干舌燥了,拿起水杯就灌了一口。

会议室内,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

尽管陈国华说得头头是道,但那只是未来。

从现在要走向未来的路,那可需要付出太多太多了。

所以,说未来的事儿,还太早,不如先脚踏实地地做好当下的工作。

“对了,国华同志,你说的这个数控自动化,它是不是也跟你说的这些芯片有很大关系?”

听到先生突然的提问,陈国华点点头。

数控自动化是为了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很难跳过去,直接进入到智能化生产。

简单来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关于数控机床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前几年的时候,陈国华就已经非常注重这些方面的技术更新了。

目前应用在了985工厂、5341工厂等兄弟单位,其他机械工业、汽车制造等行业,也已经开始进行更新了,但不多。

因为现在是计划经济,数控机床这东西对现如今的内地来说,并不是最缺的。

为什么?

只因为现在内地的工业发展极不均衡。

就是北方带动南方,而实际上,南方几乎是没有什么工业可言的。

在一九五三年之前,莫斯科当年支援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

包括了电力、钢铁、煤炭、机械、制铝、化学、造纸等领域,这些都是重工业制造或者是便于出口的商品。

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当年的半岛战争,必须得确保这场战斗,莫斯科这一边是能够赢得战争的。

如何才能够赢呢?

那肯定是需要小弟拥有一定的重装备制造的能力才行啊。

所以才会有了电力、钢铁、机械等项目。

而这些项目都在北方,其中东北就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项目。

南方?

一个都没有!

直到赫鲁当上班长了,项目便一而再地增加,突破了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之多。

这个时候,南方的几个表哥省份,这才稍微有了几个水电站这样的项目。

但也不多。

此时的内地,不仅仅是发展不均衡,工业化程度也非常低。

所以大规模搞数控机床,不现实。

很多工人需要恰饭的,而且众所周知的一件事。

那便是前年年中的时候。

现如今追求的是什么呢?

工业化和城镇化!

这两个化,都离不开人口!

但是现在内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那都是农业人口。

农业大国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想要发展数控机床,也还缺乏契机。

万幸,现在这个契机来了。

伴随着华润公司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越多,那么工厂建设速度将会加快。

这个时候,工人培训速度肯定是赶不上生产速度的。

所以数控自动化就是对此的一个补充。

听完陈国华的解释之后,先生顿时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陈国华对内地和国外的很多情况,非常了解。

因此他提出来的这份制造业发展计划,还真的是非常适合目前内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陈国华也说了,为了兼顾南北方的发展,那么将部分相对简单的工厂转移到南方白云城这边,也是势在必行的事儿。

为什么是技术简单的呢?

只有这样,才不怕被人惦记啊。

北方这边,终究是首都,那些人想要来这里搞事?

呵呵,保准让对方有来无回。

而白云城毕竟是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埠,汇聚了很多外国商人,相对比较乱。

所以也不适合把光刻机等这样的工厂设立在那边。

这场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前半部分是陈国华在陈述,后半部分就是由他来回答领导们的提问。

会议结束之后,陈国华就回了振华研究所。

说真的,开会比做实验还要困难,毕竟要给领导们画大饼,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不管这个计划如何,985工厂等兄弟单位,他们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可就有得忙碌了。

毕竟,需要生产五十八台接近式光刻机,难度系数还是很高的。

尽管有有几台光刻机可以使用旧的机器,但肯定也超过五十台光刻机啊。

港岛,维多利亚港的天星码头,此时一艘商船正繁忙地卸货。

这些货物都是兵乓游戏街机,而签收货物的人全都是老外。

有西洋和东洋的,不过更多是西洋老外。

整个六月份生产的一万多台设备,全都被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七月份的话,产能还会更高,达到了五万台的月产量。

所以,华润公司并不担心没货,反而是担忧克雷公司他们这些二道贩子能不能顺顺利利地把设备给卖出去。

启德机场,一辆辆汽车,运输着兵乓游戏街机来到机场仓库这边,等全部货物到齐之后,再一起装机。

克雷公司的雷蒙,最是鸡贼,直接从北美那边承包了一架货机,用来运输这些游戏街机。

飞机抵达东京之后,优先卸货几百台,然后又起飞前往北美。

索尼公司、东芝公司和富士公司三家得知此事之后,顿时骂骂咧咧了起来。

卑鄙无耻的雷蒙,八格牙路!

只可惜,这些话,尤门三郎他们也只敢私底下没人的时候才会说。

否则的话,他们还真怕被雷蒙听到。

因为此时的东京,还没走出二战阴霾。

又哪里敢对他们的北美爸爸龇牙咧嘴呢?

要知道,东京湾外面,还有不少航母呢,以及那些什么基地。

所以尤门三郎、条野太郎和大锤一郎他们都挺害怕的。

克雷公司早已经在东京这边设立了分公司,专门运营之前的华欣收音机。

现在又多了一款兵乓游戏街机,今年克雷公司的营收数据,肯定会非常亮眼。

伴随着设备运抵北美,雷蒙便迫不及待地安排工作人员联系那些酒吧老板,赶紧前来取货。

同时他也安排火车司机,把剩余的设备运去几大城市的游戏机室。

没错,游戏机室这个建议还是陈国华提出来的,让柳冠中告知雷蒙他们这些人。

这些都是游戏街机,并不是家用版的游戏机。

所以除了酒吧之外,最好就是搞一个游戏机室。

对于游戏街机的赚钱能力,雷蒙一点都不怀疑,所以对于柳冠中的建议,全盘接受了。

游戏机室开业的第一天,所有机器都被那些青少年给霸占了。

每一台机器背后,都有十多位青少年围观。

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停机的时候。

连续营业一周之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减缓,反而愈发热闹了。

一个游戏机室就只有三十台设备。

收费标准是一美元硬币能够玩耍半小时,五十美分的硬币能够玩耍十五分钟。

价格还是非常昂贵的!

意味着一台设备,一天的营收四十八美元,三十台设备,那就是一千四百四十美元。

雷蒙总共采购了两千七百台设备,除开东京的七百台设备,以及出售给酒吧老板的五百台设备,还剩余一千五百台。

是的,雷蒙比较贪心,他直接截留了一千五百台设备,开了五十家游戏机室。

而这五十家游戏机室全都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营收。

不提游戏机室的投资和员工支出,光是收回游戏街机的成本,绝对非常快。

一家游戏机室一天的营收就是一千四百四十美元,五十家的营收七万两千美金。

从华润公司那边进货的兵乓游戏街机,单价是三千四百九十九美金,一千五百台设备的总支出便是五百二十五万美金。

那么按照每天七万美金的营收,收回这五百二十五万美金的成本,也就是七十三天左右。

七十三天的时间,也就是两个半月的时间罢了。

加上游戏机室、员工等成本,雷蒙计划三个半个月收回来所有的成本。

即便如此,后续的时间,那都是盈利了。

光是想想,往后每天有七万美金的营收,雷蒙就开心坏了。

一家游戏机室只有三十台设备,能够辐射的范围,十分有限。

按照一座城市能够容纳下一百家游戏机室来计算机。

那么整个北美,最少可以容纳下几十万家游戏机室。

甚至不止!

当然,这只是理论,就算折扣一下,只有几万家游戏机室,那也非常了不得了。

于是,一周之后,雷蒙接到从东京发回来的消息。

ps: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