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未雨绸缪(求月票)(2 / 2)

“那肯定是留在医院工作呀”

“娘,你和二娘都已经退休了,学校的事儿啊,就不要去管那么多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大家都挺诧异的,至于这么急着让于沫离出来工作么?

家里又不缺钱!

何况,多读书总归是好事儿嘛。

而且读书还能轻省一些,当医生的话,可就忙个不停。

所以云婉裳便反驳了。

“我和你二娘确实是退休了,不管事了,但给你媳妇一个建议,体谅体谅你媳妇,不好么?”

“娘!”陈国华哭笑不得,道:

“中医讲究的是实践,特别是学医,单纯靠读书是没用的,还是需要接触更多的病例,才能够提高医术”

这确实是理由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点。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日历上面写着一九六四年。

西伯利亚冷风已经在北冰洋那边开始酝酿了,如果现在还跑回去学校读书,那么到时候肯定来不及撤退。

尽管陈国华无法确定,这个西伯利亚冷风还会不会来。

但有备无患!

云婉裳已经六十一岁了,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退休了。

而她则是比甘如霜大三个月罢了,所以甘如霜也是同一时间退休。

两位老人能够顺顺利利地退休,不再搭理那些外界的事情,尽可能地待在家里颐养天年,陈国华就很开心了。

尽管此时他已经有三枚特等功,但是陈国华依然不敢小瞧任何人任何事。

低调做人,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虽说陈国华在科研领域、北大等数学界,享有盛名,但这些都跟西伯利亚冷风没多大关系。

只要到时候真的有风来了。

没人关注他们陈家,那就没事了。

而陈国华只需要度过最初的一年,就万事大吉了。

只不过,甘如霜这边,终究还是有些麻烦。

毕竟她一直待在北大,不像云婉裳,她还去过南大那边待了好些年,躲开了一些。

唉!

“大哥,我下个月就参加考试了,如果我通过了考试,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这个时候,陈小月突然插嘴了,倒是把话题给岔开了。

“等你通过考试再说吧,我就算给你建议,你没通过考试,那都是白搭”

之前一月份的时候,她已经通过了初级会计考试,其实已经可以安排工作了。

但她心高气傲,非要考过更高一级的中级会计,因为她想要拿高工资。

陈国华闻言,顿时没好气地说道:

“别那么浮躁,如果你通过了考试,反而要更加细心,特别是做财务工作,更要小心再小心.”

“你也别想着财务工作就是数数钱就可以了,现在已经开始规范化了,会更加科学,并且现代化办公也即将开始.”

“所以,到时候你们搞财务的工作,将会迎来大改革,你得多学着点.”

伴随着华烁电脑这款产品对外出售,内地这边也已经开始安装计划开始采购了。

很多工厂、事业单位、部委等,都已经开始安装电脑了。

不多,可能每个单位就那么五六台电脑罢了。

但这就是进步。

试点是慢慢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突破。

何况,内地目前的经济水平,想要普及电脑这样的高科技,没个二三四十年,那都不可能。

一家人听到陈国华的话,顿时好奇地询问了起来。

“国华,你说的是电脑吧?这东西真的有那么神奇么?”

听到老陈的话,陈国华点点头,道:

“过段时间,我就买一台放家里,你们有时间可以玩一玩.”

“不过,电脑这东西,目前的功能并不多,听说很多功能还在开发当中,想必要不了多久,就会普及开来吧”

关于电脑这东西,外界都已经有得卖了,但知道的人不多,买得起的人,更少。

“要来干嘛?好几千块钱呢,我们家可用不起,你别买”

老陈一听,顿时直摇头。

倒是陈小月、陈援朝、陈小梅他们几个半大小子,顿时一阵失望。

如果家里有一台电脑,他们绝对是最想玩电脑的,还可以在外面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吹嘘呢。

“我工资基本上没怎么花过,买一台回来,也不碍事”

陈国华摇摇头,直接定了下来。

霎时间,陈援朝他们这些半大小子,全都欢呼了起来。

就连陈伟和陈思两个小不点,也都跟着高兴地喊了起来,妥妥的应声虫。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电脑意味着什么。

而陈国华之所以坚持要买一台电脑回来,除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之外,更多是希望陈小月他们能够早点接触这些东西。

虽说华烁电脑是他陈国华研制出来的,他自己可以直接教他们。

但他不会,而且华烁电脑是马驹桥工业园那边生产,他能够搞来一张票就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主动犯错,从实验室带走一台电脑呢?

公私必须要分明!

老陈、云婉裳、胡萍姑他们都指责陈国华花钱大手大脚,还让于沫离劝说一下。

可后者哪里会劝说啊?

很多事情,特别是在大事上面,于沫离都是听陈国华的。

何况,正如陈国华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的工资那么多,花钱的地方并不多。

正好这个时候,电脑这样的大件,不就可以花了嘛。

在六三年年中的时候,陈国华的工资升了。

那个时候刚好是领到第三枚特等功勋章之后没多久,马上就升了。

由之前的二级研究员,升格为最高等级的一级研究员。

这个工资等级已经是院士、教授、研究员等技术方面的天花板,每月薪酬是三百二十二元人民币。

三级教授的工资,则是在六三年年底的时候,陈国华再次发表了两篇数学论文,升为二级教授。

二级教授的工资,是第三档,每月是两百八十元人民币的工资。

因此,陈国华目前两份工资加一起,那就是六百块钱了。

其实这个工资,在内地来说,绝对是最顶尖的那一档了。

然而对比陈国华作出的贡献,比如说去年就赚了一百一十八亿美金。

相比而言,六百块人民币的工资,真的就很少很少了。

每月六百块钱,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已经领了半年时间。

除了这些工资之外,陈国华还有稿费,平均每月大概是十五块钱左右,倒是不算多。

而重头戏反而是那些奖金。

因为上面已经不知道该奖励什么了,毕竟陈国华每次都拿出来很多技术。

从最开始的晶体管缩小技术,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后来的各种电子产品,然后就是原子弹辅助的各项技术突破,以及战斗机、轰炸机等等。

太多了!

这么多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也难怪上面不知道该奖励什么才好。

所以,就直接奖励最俗气的东西:金钱!

平均每次最少五十,最多的是一千块钱,因为那是原子弹、战斗机等大项目。

特等功勋章这些是精神奖励,物质金钱奖励,也是不能少的。

再有就是陈国华之前让埃尔德什帮忙代领的一千五百块加币。

这笔钱相当于一千五百美金,按照人民币和美元2.46/1的汇率,这又是三千六百九十元人民币。

所以,这么多钱加一块儿,陈国华的现金都已经突破一万五千人民币,达到了一万八千多了。

手里拿着这么多钱,买一台五千人民币的华烁电脑,没什么问题吧?

此事很快就定了下来,而且没过几天,陈国华就带回来了一台电脑。

顿时,整个家里都沸腾了。

除了陈小月之外,陈援朝、陈小梅、陈小敏他们这些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围着电脑转了。

这两天,家里已经重新安装了电线,因为多了电脑之后,原本的线路肯定不够用。

加上线路本来就已经有些老化了,是应该换掉了。

翠花胡同这边的电路线,那都是民国时代牵的,都很多年了。

那么现在更换一下,也算是半只脚踏进现代化社会了。

现在就差空调、电视机了,其他家电也基本齐全了。

洗衣机已经有了,电视机的话,其实是买了,但没用。

为啥?

就现如今的黑白电视机,又没有什么节目,而且还是黑白电视机,远不如胡萍姑聊街道办的八卦精彩呢。

要不然就是去看电影,露天电影,或者是去电影院看电影。

所以,陈国华从来没有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当做是电视机,只当它不存在。

白云城那边已经修建好了彩色电视机,就等着它开始面向全球发货,面向全国售卖了。

只有电视机多了起来,电视台才会抓紧时间多搞一些节目,影视制作公司也才会制作更多的电影、电视剧。

可眼下都一九六四年了,陈国华还是挺担忧的。

电脑买回来之后,家里的几个孩子,一天到晚都在闹腾。

老陈试着玩了一下,很快就沉迷其中了。

主要是兵乓游戏还是很有意思的,至于说文档嘛,他们根本不懂。

而陈国华并没有继续编程什么练习打字之类的软件,不急。

时间飞逝,转眼七月份,于沫离结束了实习,顺顺利利地从北大毕业了。

不过,毕业之后,她并没有继续读书了,而是就待在医院继续上班。

毕业当天,没少拍照。

陈伟和陈思两个孩子,也换上了小号的学士服,那是他们奶奶和外婆帮他们改装缝制的。

所以,当他们两个小屁孩换上学士服,来到燕园,陪他们妈妈一起拍照的时候,于沫离的那些同学全都炸了。

只因为两个小家伙本来就长得很可爱。

现在又换上了跟大人差不多的学士服,那小大人的气质,瞬间拉满,萌到爆炸。

也就是陈小梅、陈援朝他们这些半大小子还参加期末考试,否则的话,他们估计也会扛不住想要一起拍照的。

陪着一起出席于沫离毕业典礼的陈国华,也被迫跟人借了学士服,然后他们一家四口拍了一张学士服版本的全家福。

其实,他们一家四口,穿过军装等不同服装来拍摄全家福,家里的相册都摆了两大箱子呢。

算起来,他们家可以说是附近几个国营照相机的最大客户了。

毕竟陈国华和于沫离两口子都很有钱,拍照而已,并不算很贵。

最重要的是,能够记录一下他们一家四口的日常。

于沫离毕业之后,陈小月也很快完成了考试。

结果在一周后出来了,她是如愿以偿地通过了考试。

陈国华并没有给她安排,可上面还是将她安排去了街道办。

这倒是让陈国华挺意外的,虽说是南锣鼓巷街道办,但距离家里是真的很近嘛。

更何况,南锣鼓巷街道办的主任谢小芳跟陈国华很熟悉。

所以,陈小月去那边上班,只会受到优待,而不是被欺负。

这一点,陈国华倒是很放心。

眼瞅着陈小月去了南锣鼓巷街道办上班,陈国华却是叹了一口气。

因为陈小月比较好安排,但是陈小梅怎么办?

今年七月份,陈小梅刚参加景山学校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按照她现在的成绩,那么明年她很有可能考上高中。

可就算她没考上高中,陈国华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她。

主要是因为陈小梅是一九五零年出生,现在也才十四岁,再过两年也才十六岁。

十六岁的年龄,能够干嘛?

但,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陈国华恐怕都没办法了。

“咦,不对呀,现在已经有了马驹桥这个产业园,白云城那边也已经兴建起一个产业园”

陈国华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颇为兴奋地跑进书房,拿出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

想要推动发展制造业,肯定是少不了需要工厂。

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是不能够滞销。

那么销路必须得找好才行。

现如今,还能够将产品发往国外,再过段时间,就未必了。

就算是自由贸易竞争,那也是有可能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可能。

更何况,别人有可能不继续搞自由贸易呢?

不过,销路这东西倒是好说,凡事只要有利可图,必然会有很多人乐意为此付出代价。

唔,加大从北美或者跟北美相关企业产品的进口量,那么到时候一旦出事儿,就可以让这些资本家们用脚投票。

反倒是内地这边,陈国华打算开发出更多的商品,将更多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去。

进入七月没多久,振华研究所,陈国华拿着几份计划书交给了邱宗岳。

后者一看这些计划书,眼珠子顿时瞪得跟铜铃一样大:

“国华,你这是认真的?空调制造厂?服装产业园?太阳能热水器?”

空调还好说,太阳能热水器一听也是高逼格玩意儿,可服装这东西,就有些过于儿戏了吧?

要知道服装这东西,供应内地自己的话,倒还行,可是出口到国外,人家凭什么?

“领导,我当然是认真的.”

陈国华神色认真地说道:

“就拿服装这东西来说,我觉得我们自己国家这边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一些,这就是我们的巨大优势啊.”

“而服装设计嘛,太主观了,国外那些人设计的衣服未必就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只需要我们主动去引领潮流,不愁我们设计出来的服装没人喜欢”

“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多层套壳,完完全全可以在好莱坞那边成立一家影视公司.”

“或者直接控股一家电视台、报纸等传媒,为我们所用.”

可能这样的计划和设想,有些过于前卫了,但为了能够深度绑定,为了能够加快发展制造业,那么陈国华觉得冒险一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他又不需要亲自前往北美,只需远程操控就可以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未雨绸缪罢了。

或许这个时空已经跟原时空有了巨大的改变,但历史嘛,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历史是具有不可思议的修正性。

邱宗岳闻言,嘴巴张得老大,半晌都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这才冲陈国华竖起大拇指道:

“国华,我服气了,真不知道你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这么阴险狡诈的计谋也能想得出来,绝!”

也不怪邱宗岳如此称赞有加,实在是陈国华的这个计划,执行起来虽然有一定困难,但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可白手套这东西,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得好好物色一下人选了。

这个计划,必须好好商量、提前准备,必须是准备好之后,才能够按计划来执行。

“对了,你确定到时候我们的人造卫星能够提供通讯帮助么?”

而邱宗岳最关心的还是这一点,毕竟现在内地的人造卫星,还在实验室呢,具体进度如何,邱宗岳也不是很清楚。

陈国华点点头,道:

“领导,轰炸机的发动机已经在试车试验当中了,剩下的其他零部件,我们肯定能够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ps:林登约翰逊发话了:打劫诸位的月票,助力他登上班长的职位。(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