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换将和布局(求月票)(2 / 2)

虽说洛夫特科技公司并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背后还有加州帮的投资,但那又如何?

洛夫特科技公司就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加州帮那些人只是财务投资罢了,并不影响他的控股权。

相反,还能够为他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鹰酱这个地方开公司,是要讲背景的,没背景的话,那就是小瘪三。

过去的一年,洛夫特科技公司的营收已经突破了三十亿美金,只可惜,去年九月份没有抢到寻呼机在北美的代理权,否则的话,现在根本没有唐大可同志的‘意气风发’。

“马上就是三月份了,华润公司的新产品,我必须要多拿一些份额才行.”

想到很快就是三月份了,雷蒙顿时忍不住发狠地自语道。

现如今,华润公司已经不再经常发布新产品了,只有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各一次。

所以,洛夫特科技公司只能够在这两个月加大投资,多拿下一些份额才行。

“如果再有类似寻呼机这样的产品,我说什么也要拉上加州帮,把代理权给争取到手”

这样的想法,不只是雷蒙,德州仪器公司的弗雷泽也同样是这么想的。

对于小沃森的离世和张忠谋上位,不管是雷蒙还是弗雷泽,他们都只是稍微关注一下罢了。

ibm公司这个曾经的商业帝国,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没人会在意。

论产品创新,论营收能力,ibm公司都是被吊打的存在。

就连人家洛夫特科技公司,一家华润公司的代理企业,年度营收都吊打ibm公司。

所以说,ibm公司换将的事儿,有什么好值得关注的呢?

反倒是接下来的六五年三月份,这才是他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当然,对于张忠谋当上ibm公司的总裁,弗雷泽等德州仪器公司的高管,一个个都十分震惊的。

昔日,张忠谋不过是他们德州仪器公司生产部门的一个主管罢了。

凭什么短短两年内他就成为了昔日计算机巨头的掌门人?

不可思议啊!

难道说,加薪的最便捷之路,就是跳槽么?

此外,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尤金克莱尔、戈登摩尔等人,听到小沃森离世,然后张忠谋成为ibm公司的新总裁之后,还是挺错愕的。

毕竟ibm公司是曾经北美计算机行业的王者,是他们八叛逆最想追逐、合作的对象。

只可惜,时间最是无情,曾经的王者也沦为了普普通通的公司了。

“听说华润公司推出来的那个寻呼机,现在已经卖疯了”

会议室内,尤金克莱尔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为什么会提这件事?

因为寻呼机在北美的代理公司是唐老鸭科技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技术主管杰拉斯特,曾经是八叛逆之一。

杰拉斯特带走了霍尔尼等几位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技术员。

原本,杰拉斯特的离开,大家也不是很在意。

因为他们八叛逆聚在一起,还是在十年前,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返回他自己的家乡创办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他们八人在这里相聚,一年之后离开,从费尔柴尔德的仙童集团拉来投资,成立了现如今的仙童半导体公司。

结果,这才几年时间,仙童半导体公司经历了风风雨雨,却是已经濒临崩溃了。

特别是在杰拉斯特他们离开之后,却是越混越好,这就更加难受了。

“是啊,听说他们推出来的短信包年服务,已经有三四百万人选择了.六百九十九美金的包年费用,就算是三百万人,那也是二十亿美金.”

谢尔顿罗伯茨的话,像是一根针,狠狠地扎入在场众人的心脏,让大家的心脏都忍不住骤然停止了好一会儿。

二十亿美金的营收,恐怖如斯!

即便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唐老鸭科技公司拿出来了一百二十点九亿美金的投资。

可这才多久?

就已经拿到了二十亿美金的营收,往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

反正这一笔生意,唐老鸭科技公司肯定是赚麻了。

除此之外,还有西门子公司,以及巴尔扎尼他们这些中东佬,他们都赚麻了。

港岛,北角英皇道,明报总部。

“什么?你说你想要收购我们明报?”

办公室内,查良镛听到对面陈援朝的话,顿时忍不住错愕不已。

好家伙,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这么‘不知天高地厚’了么?

尽管明报这家企业是查良镛在五九年的时候,他自己出资八万港币,沈宝新出资两万,共同创办的。

在一九六三年的时候,明报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每日销量是五万份。

是港岛当之无愧销量排名靠前的几大报纸之一。

一份报纸就是一毛五或者两毛左右,日均销量是五万份,也就是每天的营收是七千五百港币,每月就是二十二点五万港币左右。

这么一家企业,价值百万港币,并不算很过分。

毕竟查良镛本身的笔名价值就不小。

“是的,查先,我们很有诚意的,我们可以溢价一百二十万港币,你和沈生都可以保留部分股份”

陈援朝十分淡定地说道。

收购明报是上面传达下来的计划之一,当然并不一定非要收购,只能说试一试。

明报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查良镛手上的那些影视版权。

报纸这东西,对于陈援朝来说,随时可以收购几家小报纸,然后招聘记者,做好新闻等方面的报道,并不是什么难事。

难的是影响力!

不过,寻呼机这玩意儿可以接手的嘛。

毕竟,港岛现如今并没有寻呼机,其代理权并没有卖出去。

主要原因也很简单,觊觎这个代理权的资本太多了,出价太高不适合,出价太低怕过错代理权。

港岛也只有三百六十万人口,就算是十分之一的人购买寻呼机,那也只是三十多万罢了。

至于说花费五百九十九美金购买短信包年服务费用,那绝对是没有多少人的。

因为港岛本地人的工资,很低啊,人均月薪三四百块钱。

一美元可以换五点六五港币,五百九十九美金也就是三千三百八十四美金。

能有几个人乐意花一年的工资去购买一个短信包年服务?

而华润公司本身又在港岛,所以那些资本下意识地略过了港岛。

原本,华润公司确实是打算自己来经营这门生意的,不过上面已经传达了命令,将这门生意交给陈援朝。

有寻呼机作为支撑,那么到时候明报这样的报纸,绝对直接起飞。

只可惜,查良镛和沈宝新两人在考虑之后,还是委婉拒绝了。

“好的,查生,沈生,我希望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一周之后我会再登门叨扰二位。”

陈援朝闻言,也不恼,笑呵呵地站起来,十分客气地说完场面话,这才转身离开了。

等他离开之后,查良镛这才看向沈宝新,惊讶地问道:“老沈,我们是不是老了?怎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早就出来做事了?”

“对啊,我刚才也听到了,他说他今年十六岁,我刚才一直在想,我十六岁的时候到底在干吗呢?”

沈宝新也是感慨万千。

时间过去了两天,消息很快传回来了,《香港商报》被收购了。

这是一份中文财经报纸,也是那份计划上面的收购目标之一。

相比明报,《香港商报》的日销量就很靠后了,只有八千份左右。

但也不能够小瞧它,因为购买这份报纸的人,大部分都是港岛地区的企业高管等商界精英,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明报只不过是仗着武侠的影响力,让它的平均每日销量达到了五万份的水平。

“这个年轻人,真厉害啊!”

得知消息之后,查良镛、沈宝新都感慨不已。

就在他们以为陈援朝已经收购了《香港商报》,不会再来打扰他们的时候,没想到陈援朝还是如约而至。

“查生,沈生,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了,不知道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查良镛和沈宝新两人顿时面面相觑,这也太这太执着了吧?

“陈生,你不是已经收购了《香港商报》吗?怎么还要收购我们明报?”

陈援朝闻言,笑道,“查生,这是我的商业布局,就不便透露给你了,不知道你们是否考虑清楚了呢?”

毫无疑问,自然是被拒绝了。

见此,陈援朝还是没有放什么狠话,和气地离开了。

他只是计划执行人,没了明报,难道就没有其他退路了么?

有句古话叫没有张屠夫就要吃带毛猪么?

肯定不是啊!

那毕竟是上面传达下来的计划,肯定有其他备选方案。

“唉,多事之秋啊!”

查良镛突然感慨道,沈宝新赞同地点点头。

虽然他们不知道陈援朝到底有何后手,但直觉告诉他们,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绝非一般人。

一般人也做不到在这个年纪,拿出百多万来收购报社啊。

事实上,陈援朝很快就有了新动作。

《香港商报》突然发布招聘启事,薪资都给很高,比如实习记者,其他报社也就是三百港币,结果《香港商报》却是直接上四百港币。

高了一百港币啊!

编辑和正式记者就更高了,五百港币的月薪,已经是行业内的顶尖水平了,毕竟很多主编也才六百块港币罢了。

扰乱市场啊!

最关键是《香港商报》招聘的编辑和记者等岗位,分别是三十和一百,简直吓人!

当然,对于记者的语言要求也挺高的,比如必须会中文和英语,如果是会小语种的话,每多一门小语种,每月还会多八十的津贴。

如此计算的话,如果有人会五门小语种,那么津贴加工资就是九百港币了。

因此,这则招聘广告出现之后,前来北角英皇道《香港商报》总部报道的人直接排了一整条街。

在北角英皇道这条街,总共有《明报》、《成报》、《快报》等多家报社。

现如今,这些报社的人来上班,就看到了《香港商报》公司门口的长龙,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扑街仔,这个香港商报的老细是不是傻子啊?怎么给这么高的工资?搞得我都想去排队了.”

有些记者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已然心动不已。

正所谓手快有手慢无!

《香港商报》的工作岗位看似很多,但这么多人排队,肯定不出两天就能够招满了。

尽管很多人未必会几门小语种,但成为正式记者或者编辑,也比现在的工资高一百块钱啊。

一百块钱能够做很多事了。

“咦,那个不是阿城么?他怎么也在排队?我记得他昨天好像请假了?扑街,他不会是也要跳槽吧?”

很快,有些人已经看到熟悉的同事,顿时忍不住跺脚。

操蛋!

原来这些同事昨天请假,就是为了现在跑过来香港商报面试?

一时间,很多人顿时忍不住后悔!

明报、成报、快报这些报刊管理层,看着办公室内少了一小半的人,顿时忍不住骂娘。

香港商报这操作,简直绝了!

出手就是雷霆手段,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啊!

在明报的办公室内,沈宝新来汇报了一下情况,查良镛直接沉默了。

前几天,他们两人才刚说完多事之秋,现在马上就应验了。

三天之后,明报等几家报刊,每家都分别接到了不下十份辞职报告。

轩尼诗道的大公报、新晚报,九龙宏光道的星岛日报,海旁道的文汇报等报刊也同样惨遭重创,都损失了不少得力助手。

并且,由于香港商报的突然涨薪,其他报刊不得不被迫涨薪,以此来稳定日渐浮躁的员工。

即便如此,香港商报这一波,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举动。

就在大家都以为香港商报这一波是损人不利己的时候,却没想到香港商报公司又新开了一版日报,叫《香港报》!

这完全就是冲着明报、成报、星岛日报等报刊来的呀。

为什么?

因为明报、成报等几家报社,他们都是港岛报纸销量排名前几的报纸,而他们都无一例外,都有连载。

现在香港商报这一波,完完全全就是对着星岛日报、明报他们几家报社,照抄!

“有什么好怕的?这绝对是一大昏招,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看到忧心忡忡的沈宝新,查良镛却是笑呵呵地安慰道。

只可惜,没过两天,查良镛就笑不出来了。

这个《香港报》出来之后,完完全全就是最新的武侠,准确来说,这些的武力值,比武侠要强大很多。

并且剧情也十分紧凑。

就是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陈国华看到这些的话,就只会告诉查良镛,这些都是他写出来的大纲,其他人代笔写出来的罢了。

这就是之前陈国华写出来的计划里的附录。

以前,陈国华一直想要写的那本潜伏,至今都还没发表呢。

没想到他在内地没写成,却是在港岛这边,以另类的方式写了好几本。

大纲而已,又并不是真正的,不会浪费陈国华多少时间。

才创刊没多久的《香港报》,第一天就卖出去三千份,这个成绩不算怎样,但已经十分不错了。

一周之后,一家名为华通通讯公司成立了,在尖沙咀和铜锣湾这里两个地方开了两家门店,卖寻呼机!

跟国外不同的是,寻呼机的价格不是七十九美金,而是一百九十九港币。

这价格还是很高的,但相比国外七十九美金的高价来说,已经便宜了一大半。

毕竟七十九美金就是四百四十六港币罢了。

除此之外,包月的短信服务费用也仅为三十九港币,包年也仅仅只是三百九十九港币而已。

跟国外相比,已经便宜了很多很多。

一百九十九港币的价格,顿时让很多人都忍不住‘慷慨解囊’,购买了一台寻呼机。

不过,大部分香港人还是习惯订购了包月费用,选择包年的人,很少。

但是很快,经过短信轰炸之后,他们都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伴随着寻呼机在港岛内畅销,香港商报、香港报这两份报纸就迎来了畅销模式。

“嘶,《香港商报》销量已经超过我们明报了”

办公室内,沈宝新找到了查良镛,说出了一见后者错愕的消息。

凭什么?

所以,这就是当初陈援朝这个年轻人说的商业布局?他居然能够拿下华润公司那款寻呼机在港岛的代理权?(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