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秘密、收购、爆炸、任务(2 / 2)

翻译过来就是劳资吃定你了!

花旗银行这些华尔街巨鳄们都参与进来了,虽说此次收购案,涉及到的金额并不大,但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

何况还这么多?

卡尔布莱恩顿时脸色狂变,刚才他都没注意到花旗银行他们这些经理,没想到还真是波士顿本地的经理呀。

法克!

狗屎!

为什么要盯上我们布莱恩家族?

难道就因为之前那件事?

事实就是如此。

当初他卡尔布莱恩在偶然的机会之下,知道了陈援朝所在的贸易公司,每天卖出去的空调、彩电、洗衣机等产品并不算少,利润肯定也多。

最关键的是,陈援朝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那么多华裔,而且给的薪资非常非常少。

卡尔布莱恩并不知道安装工人们的工资,因为所有人出来之前,就已经接受过培训,不允许对外说工资的事情。

所以工人工资的事情,只不过是猜测。

原因也挺简单的,那就是卡尔布莱恩注意到的是那些工人都是包吃包住,以及从工人的穿着、形体等,他是从这些方面来判断的。

这些工人都是从内地刚来北美工作没多久,一个个都是瘦骨嶙嶙,反正跟身材适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毕竟在内地的时候,大家都习惯了饿肚子。

来到北美之后,就算是每顿饭都有肉,大家还是习惯不浪费任何一粒米饭,每次吃饭都是执行三光政策。

也因此才会被卡尔布莱恩误会了。

工人工资少,利润肯定更高啊,卡尔布莱恩当然十分心动了。

根据以往一贯的惯例,那就是先行打压,然后再出手收购。

所以此前才会出现那个小混混头目海伦带人去包围陈援朝他们的公司的一幕。

可惜,出师不利,很快就被陈援朝他们给击溃了。

卡尔布莱恩还在想着其他对策呢,没想到陈援朝就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登门拜访了。

现在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要被收购了么?

被华尔街巨鳄给盯上了,想要摆脱不被收购的命运,那可真是太难了。

毕竟这些巨鳄们的出场费可是不低。

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动手呢?

因此,毫无疑问,布莱恩商店和五金公司都被轻松收购了。

但奇怪的是,陈援朝在收购之后,并没有什么大动作,除了更换掉部分不听话和重要的管理层,以及掌握财务,其他行动就没有了。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便是在北美这边进展顺利的时候,京城这边又再次闹出了幺蛾子。

振华研究所的发电机组和输电设备,突然发生了爆炸。

“到底是什么情况?”

陈国华从主任办公室跑出来,脸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马明伟、殷孟伦、曾庆刚、曹国辉、迟振功等人已经拿着灭火器、水枪等灭火工具,帮忙扑灭火势。

整个实验室的火并不算很大,但烟雾不断冒出来,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贝俊健、姚琳、孙启赫、赵福欧等医务人员已经在忙着把部分已经救出来的伤员转移到一旁,开始各项检查,确定伤势等情况。

作为管理人员,陈国华没办法做什么事情,只能够站一旁帮忙指挥。

石佳怡、林志武、桂质廷等研究员们想要们上前帮忙,也是被保卫科的人给劝退了。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研究员在一旁指导就可以了。

一场大火,吸引来了不少目光。

邱宗岳第一时间来到了现场,见面第一句话就询问陈国华有没有出事?

其他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国华有没有事情!

因为整个振华研究所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设备,而是所有的研究员、后勤人员等,但这些人当中最重要的却又是陈国华。

“领导,陈主任没事,他就在.”薛亚军还没说完,邱宗岳已经就已经离开了。

只见他几个健步来到了陈国华面前,左右上下打量了一下后者,确定陈国华没事之后,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领导您看我干嘛?”陈国华奇怪地说道:“我没事,现在是这间实验室发生爆炸了,具体是什么情况,我现在还不知道,对了,项领导来了么?”

“你找老项干嘛?”邱宗岳反问了一句,旋即马上又自答道:

“这事儿肯定要找老童啊,算了,你跟他尿不到一起,不跟你说这件事了,你先回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吧,这里就交给我们来了.”

陈国华闻言,神色稍缓地点点头。

看样子,此次爆炸的威力并不算很大,有人受伤,但目前为止,没人出事了。

只要没出事,那就不幸中的万幸了。

对于陈国华来说,损失任何一位研究员,那都是非常不值当的。

回到办公室之后,陈国华努力地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继续工作。

时间过得飞快,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实验室一片狼藉,炸毁了不少器材,威力还是蛮大的。

马明伟他们这些保卫科职员,在研究员们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打扫实验室。

有些器材是不能够随便碰的,毕竟这可是发电机组和输电设备实验室,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意味着危险。

虽说马明伟他们这些保卫科职员,在振华研究所也有五六年了,就算不是很熟悉实验室里的东西,多少也觉得眼熟。

可是眼熟,并不代表,就懂这些器材是他们能够触碰的。

就算是坏掉的器材,也得小心翼翼地收拾。

“马队长,麻烦你们过来帮忙收拾一下这个监控器,必须要小心一点啊,陈主任说过了,这可是现场唯一的证据.”

狗屎!

摄像头只是记录工具罢了,真正的视频可是存储在多个备份硬盘里。

一个是在监控室那边的电脑硬盘,还有另外两个就不再振华研究所这边了。

反正陈国华是不可能让人有可乘之机,毁掉这些东西。

反正对外的说法,就是摄像头很重要就对了。

马明伟等人当然十分清楚监控摄像头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动手整理的时候,小心翼翼。

邱宗岳、薛亚军、葛守志等人都各自忙着处理事情,指挥的指挥,善后的善后。

等到了下午,临近下班的时候,邱宗岳这才走进了办公室,告知了陈国华已经处理完毕了。

事情是处理好了,但后续还有更多的事情。

比如为什么爆炸?

监控视频很快就被陈国华调出来,然后直接提速到爆炸前后的时间点。

项立强、童敬之、薛亚军他们也都在身后看着显示器,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古怪。

很明显,从视频层面来看,肯定是没有的。

但凡是能够通过视频就找到原因,那也太小看那些人了。

自从六二年年初,振华研究所安装好监控视频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似乎一夜之间,那些人都死绝了。

时隔四年,那些人似乎又憋不住了。

现如今的振华研究所也今非昔比,可也因为如此,人太多了,甄别工作量就大了很多,难度更是呈倍数增长。

“领导,这个视频,我目前是看不到任何疑虑的点,不过视频我可以交给你们帮忙,希望领导们可以尽快帮忙找出幕后黑手”

陈国华直接说出了为何爆炸的原因,这是视频死角,所以具体情况无法确认。

但可以猜测到的原因也不外乎几点,毕竟发电机组和输电设备实验室里,可以引起爆炸的点,很多。

推测出来的几点,加上现场留下来的痕迹和残留,陈国华就可以明确了。

在视频死角处的位置,掉落下来的化学材料,是什么掉下去的,又是谁,这些都需要去调查。

等项立强和童敬之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这才看向邱宗岳,道:

“领导,您说我是不是招黑体质啊?怎么都这么喜欢来找我的麻烦?”

后者瞬间乐了:

“这说明你的实力太强了,人家都急了”

要不是把人逼急了,何至于此?

估计这次的爆炸,就仅仅只是一个警告罢了。

振华研究所的安保工作那么严密,但凡要出事,早就出事了。

不太可能会是在这个关口,弄出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动静,除了警告,还能是什么?

“那如果莫斯科那边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一旦真的过去那边,只怕也是龙潭虎穴啊”

听到陈国华的感慨,邱宗岳神情瞬间凝重地点头,道:

“没错,是真的很有这个可能,所以我们不建议你过去莫斯科”

去莫斯科那边就是领个奖罢了,数学交流这个目的,早就已经实现了。

再者说了,陈国华不过去那边才是最合适的。

毕竟他不去的话,此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只怕真的会是门可罗雀。

陈国华闻言,点点头,表示他自己了。

事实上,他确实没有想着要过去那边,之所以提那些要求,除了让勃列日涅夫难堪之外,就是报个仇罢了。

赫鲁也好,勃列日涅夫也罢,这些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让他们难堪这件事,陈国华义不容辞。

而他之所以坚定不出国,还有一个原因。

现在这个时间点,西伯利亚冷风马上就要过境了。

一旦陈国华这个时候跑去莫斯科,但凡被滞留在那边一两个月,铁定得完蛋。

别说耶稣来了都没用,就算是漫天诸佛神魔等三界来了,都没用。

只不过,让陈国华无语的是,即便四月中旬过去了,莫斯科那边依然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

所以盖尔范德他们根本没有说服勃列日涅夫。

这让陈国华松了一口气,不用骑虎难下之余,也对勃列日涅夫此人佩服起来。

真够牛!

这天,沈飞制造工业公司的杨秀国厂长打来电话,说是轰炸机量产之后,制造发动机零部件的机器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半个月,目前还没有解决,希望振华研究所这边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的话,沈飞制造工业公司也不会去开口,毕竟有点丢人啊。

要知道沈飞制造工业公司早已经成立了,振华研究所是很牛逼,但也是后来者啊。

搞飞机研发的话,沈飞是比不赢振华研究所,可是搞机器维修也搞不过的话,那就丢脸丢大了。

现在不得不发出这份电报通知,自然就是因为扛不住了。

轰炸机在三月底的时候,就已经由陈国华签完字,全面通过了技术审核,然后交由上面做最后的审核批复工作。

邱宗岳一看到陈国华签字的审批文件,第一时间就通过了行政复议,然后继续上传。

面对轰炸机这个项目,上面都是以第一时间进行审查,甚至还专门跟陈国华确定了几遍。

所以这个项目有多重要,可想而知了。

项目很重要,优先等级很高。

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制造发动机的机器出现问题了,居然是修了半个月还没修好,肯定得有人要负责。

不管沈飞那边是什么情况,陈国华知道这件事之后,都无语了。

那么大的事情,为什么要耽误这么长的时间?

不靠谱啊!

只不过陈国华并没有去沈飞那边,而是去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四月底,有一次发射任务,那是同步卫星发射之前,最后一次中高度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

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后续就要为同步卫星发射任务让步了。

内地是第一次发射同步卫星,任务十分十分重要,任何的技术遗漏都是致命的。

陈国华对此也十分关注和关心,毕竟这关系到了后续的很多任务呢。

“陈主任来了,欢迎.”

付立庆等人早早在停机坪处等着了,一堆人站在一起,就是专门来迎接陈国华。

每次陈国华都说了,不要搞这些小动作,但都被无视了。

次数多了,陈国华都懒得说了。

这是交际需要,也是人家付立庆的工作。

“老付啊,你.”陈国华叹了一口气,然后也不多嘴,看向旁边的孙家栋问道:

“老孙,走走走,快跟我说说,现在具体的准备情况,虽然我们已经有经验,但也不能疏忽大意啊”

孙家栋点点头,就跟在陈国华身后一小步,一边汇报工作,一边快步追赶着。

主要是陈国华走得还挺快的,似乎身后有什么在追着他跑一样。

小半天之后,会议室内,潘厚任、杨嘉墀、赵九章和陆元九等人都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开会研究一下此次的技术难度。

尽管这一次发射任务跟上次是一样,都是两千公里的中高度轨道卫星,但是具体的任务细节和技术肯定有差异。

卫星的作用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通信、监测天气、测绘、地理数据采集、救援等等。

对于现阶段的内地来说,看似通信最重要,因为它主要应用在军事国防领域多一些。

可实际上,救援、天气监测等其他作用,也不能够无视。

虽说在七八年前,内地这边就已经有了全国范围内的天气监测以及降雨控制等手段。

但这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卫星的手段来进行天气监测了。

陈国华看着孙家栋等人,微笑着启动了今天的会议。

“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来这边了,但是对大家的工作,我都一清二楚.”

“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重点在于通信测试和天气监测,所以这两方面的功能将会显得非常非常重要”

“原定计划,我们是在六月份发射同步轨道卫星,那么到时候我们现在发射的这枚卫星,就显得非常非常重要了.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但现在先忘掉同步卫星,我们现在需要将此次的任务完成再说.”

听着陈国华的话,众人的表情逐渐严肃凝重起来。

同步卫星的重要性,对于孙家栋他们来说,根本不需要多言,他们最是清楚了。

大概就只有会议室里的付立庆,对这些不是很了解。

付立庆并不算是真正的科研人员,因为他是行政技术岗,更多是负责行政方面的工作,技术层面的工作则是由孙家栋、潘厚任他们来负责。

整个会议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仅仅只是半个小时多一点,便就结束了。

直到陈国华他们都起身离开了,付立庆还没回过神来呢。

有点搞笑!

“陈主任还是那么雷厉风行啊.”

感慨一句,付立庆连忙拿起笔记本,小跑着出去了。

陈国华可是项目总负责人,真正的顶头上司,付立庆要是不跟着出去,等下前者有需要找他的时候,找不到人的话,他不得挨骂嘛。

整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片空旷。

只有一座竖立的火箭塔和火箭,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就等最后的检查结束,然后就可以进入发射倒计时了。

四月下旬的这一天,西北风和日丽,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大晴天。

从京城赶过来的邱宗岳也站在陈国华旁边,目光看着远处的发射塔,眼睛里满是期待。

“报告指挥员同志,火箭主体已经完成最后检查,符合发射要求。”

“.”

一条条汇总信息,传递到了陈国华这边。

但陈国华并没有开口,而是继续等待最后的报告。(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