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三位数时代(求月票)(2 / 2)

理查德米尔豪斯若有所思地询问道。

其实他自己内心已经有答案了,对内可以联合团结,只有团结大部分力量,他才能够击败其他人。

可整个竞选过程又不可能只有一个对内策略,还必须要有对外的策略,并且这些策略都必须要切实可行的政策才行。

特别是在海州城的问题上面,更应该谨慎对待。

为何?

林登约翰逊是非常支持对海州城发动战争的,否则的话,也不会因为北美已经陷入海州城这个泥潭之中的时候,还依然选择增兵。

如果理查德米尔豪斯在竞选当中,跟林登约翰逊一样支持海州城战争,那么他有很大可能是无法成功上位的。

最近这一两年内,伴随着战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士兵埋骨他乡。

也因此导致北美境内民众的强烈反战,比如纽约和旧金山地区的反战游行活动,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之多。

议员也有十多人强烈反对海州城战争。

这就是现实的情况,民众的意愿就是停止战争。

那么理查德米尔豪斯迎合民众意愿,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当选呢?

未必!

只因为这个资本无处不在的国度,如果丝毫不考虑资本的意愿和想法,那么理查德米尔豪斯也是无缘班长宝座的。

加州这边就有大量的企业,是基于海州城战争而生存的,如果停战,那么他们就要失业。

但凡理查德米尔豪斯选择停战,势必会得罪这些人,以及背后相关的资本。

基于此,理查德米尔豪斯在选择竞选主题,选择对内外政策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清楚。

而他自己本身自然是支持海州城战争的,可他又必须考虑民众意愿,平衡好资本和普通民众的关系。

因此理查德米尔豪斯准备了两套策略方案。

第一种政策是,在保持对海州城的强大的军事压力的同时,积极寻求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海州城问题。

第二种政策是,在从海州城撤军的同时努力扩大轰炸范围,甚至达到入侵这些国家的目标。

这就是他自己的想法,目前还没跟亨利柯蒂斯、查尔斯阿嘉德他们商量讨论。

“大家可能都已经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北美的经济发展几乎陷入了瓶颈当中,特别是农业发展.”

此时的亨利柯蒂斯,提及了农业经济方面的社会问题,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二战后,不仅仅是银行业迎来了大发展机遇,北美农业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跟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没有陷入过停滞状态相比,农业层面就有点让人难以捉摸了。

主要是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各方面的产量收成竟然十分惊人,可也因此引发了一个滞销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倒牛奶的现象,林登约翰逊他们甚至拿政府的钱来补贴,帮助这些牛奶公司度过难关。

也因此,政府采购的牛奶只能够卖给学校,捐给福利院等相关机构去消耗掉这些牛奶。

很多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要喝掉三大杯牛奶,并且在电视、报纸等宣传多喝牛奶的好处。

资本,果真无处不在!

然而,即便如此,贪婪的资本还是继续扩张,胃口也在扩大。

甚至还拿失业率这件事来威胁政府拿出更多的补贴,否则的话,纽约等大城市的失业人口还会增加。

这些都是极为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粮食,那为什么不将它当做一种武器,反而当成是累赘呢?”

亨利柯蒂斯一开口,便是石破天惊。

把粮食生产过剩的危机、劣势,换成了武器这个字,立马就升了逼格,而且也将这种劣势变成了优势。

理查德米尔豪斯更是脑子一炸,他突然就想到了钱多多超市,想到了陈援朝这个华裔天才少年。

钱多多超市执行的是低价策略,薄利多销,这个策略在对外销售粮食上面,也是有极大参考意义的。

除此之外,陈援朝这个华裔少年,是不是可以帮忙将北美这边的粮食卖给东方那边呢?

虽说理查德米尔豪斯也不知道为何会想到这一点,但毫无疑问,这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方向。

于是,理查德米尔豪斯他们在结束会议之后,便马不停蹄地找到了粮食巨头们,跟这些资本商量对外策略,以此来获得这些人的支持。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邦吉公司和嘉吉这三大北美粮食巨头,旗下的农民、工人等非常多,也代表着他们拥有很多选票。

如果能够搞掂他们这些人,那么确实是可以增加理查德米尔豪斯在明年的竞选成功率。

找完这些资本商量之后,理查德米尔豪斯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了陈援朝,希望后者能够给予帮助。

远在京城这边,当陈国华听到关于理查德米尔豪斯团队的申请时,多少有些被惊讶到了。

前段时间,发生在华盛顿的事情,陈国华已经听说了。

北美到处都存在暗杀,但是林登约翰逊急性心肌梗塞这件事,陈国华认为还是有迹可循的。

起码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林登约翰逊这个人,就是在三四年之后,在他自己的农场悠闲地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因为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死的时候,也仅仅只是六十多岁罢了。

所以,林登约翰逊其实就是一个短命鬼。

当然短命归短命,在六七年年底这个节骨眼上面,突然爆出死亡的消息,属实是让人感到非常震惊的。

外界对此自然是议论纷纷,也因此暴露出北美那黑暗、变态到了极点的生态。

“跟他们好好谈一谈,多要点好处!”

陈国华在沉吟之后,当即就给了大侄子一个这样的指示。

内地肯定是需要很多粮食的,所以不管如何,作为中间人的陈援朝,只需要介绍一下,就可以为钱多多超市带来诸多隐形好处。

何况,陈国华十分清楚,理查德米尔豪斯这个人成功上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尽管这个时代,休伯特汉弗莱这个人已经成功当上了班长职位,意外已经出现,他或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但谁又能够说得准呢?

“好的,小叔,我知道了。”

“嗯,现在钱多多超市发展情况如何了?”

聊完理查德米尔豪斯的事儿,陈国华就关注起了钱多多超市。

他并没有跟自己的大侄子透露更多关于理查德米尔豪斯的事儿,毕竟这种事儿,谁也说不准儿。

何况他又不是神棍,不需要提前透露这些信息来证明什么。

这个时空已经跟原时空有了极大的不同,但历史的修正性,似乎又把它搬回了原定正常的轨迹当中。

“小叔,现在钱多多超市发展良好,利润上来之后,我们每日的利润率已经飙升到了百分之二点一”

电话那头,陈援朝十分恭敬地汇报着钱多多超市目前的现状。

自从之前八月份那次,摩根财团他们对着钱多多超市进行围堵追击,导致钱多多超市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仅仅开业了两家。

也就是说,目前的钱多多超市,总共只有八十家门店。

而重新开业之后,钱多多超市平均每家门店每天的营收都超过了一百八十万美金。

在高果糖玉米糖浆这款廉价甜味剂上市之后,平均每家门店的日均营收更是突破了两百万美金,达到了两百一十七万美金。

按照百分之二点一的利润率,平均每家店每天的利润便是四点五五万美金。

总共是八十家门店,也就是钱多多超市每天就可以赚三百六十四万美金,一个月就可以赚一点零九三亿美金。

强大无比的赚钱能力啊!

虽说这个赚钱能力,跟开市客超市还差了很多,但钱多多超市的前景更大。

开市客超市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它必须得有人开会员卡才行,而一九九美元的会员卡已经挡住了很多人。

也因此,开市客超市很大概率只能在一座城市有一到两家左右的超市,不可能有太多。

相反,钱多多超市却是可以无限复制粘贴,在北美大陆上开设几千家门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了解完钱多多超市的情况之后,陈国华欣慰之余,却也多少有些忧虑。

北美这座大陆,妖人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仅仅只是陈援朝、郑之贵他们这些白手套企业管理者的话,恐怕是很难在北美大陆上好好发展的。

陈国华也不仅仅只是给这些白手套企业保驾护航那么简单,更多还是为了他自己。

尽管他现如今在内地的地位很高,按理说应该非常轻松才对。

可越是身处高位,也是不胜寒啊。

很多时候,时代的洪流,世人的目光,名利的诱惑,家人的期盼等等,这些都是裹挟陈国华必须勇往直前的理由。

有句话叫不进而退,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就拿之前的登月计划和太空站项目来说,陈国华的地位足够高了吧?他的科研实力也足够强大吧?

可即便如此,钱学森、孙家栋、陆元九、潘厚任等人都没有支持他,反而是支持登月计划。

难道说他们看不透或者不懂太空站项目更好么?

当然不是。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是选择了登月计划呢?

除了现实需要之外,更多是领导的需求和大家的需求。

领导的需求就很好理解了,毕竟这是名留青史的好机会,不管是圣人还是凡人,都不能够免俗。

而大家的需求,那就是普通民众的意愿,以及钱学森他们本身的名利需求了。

陈国华知道,钱学森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其实对名利层面的追求,是非常非常平淡,很看得透的。

毕竟,如果他们真的很追求名利,那么当初留在北美,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跟钱学森他们一样,陈国华也是被迫或者主动要让自己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他会一直盯着钱多多超市、开市客超市这些白手套企业发展的原因。

因为内地很需要资金,振华研究所的发展也同样需要资金,单纯靠华润公司来赚外汇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鸡蛋不能够只放在一个篮子上的道理,小孩都懂,没道理陈国华不懂。

其实振华研究所的研发资金都是跟上面申请就可以了,但是陈国华非常清楚,振华研究所的很多科研项目,全都是吞金巨兽。

但凡其中一个项目很难顺利开展,那么势必会打乱他的计划,牵扯他更多的时间精力。

也因此,他必须要为国家的钱袋子多赚点钱,振华研究所才能够拿到更多的科研经费。

有句话叫求爷爷告奶奶,那都不如求自己。

所以振华研究所从成立之初就已经十分明确了发展路径和规划,这是不能改变的基本原则。

过分依赖上面,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

陈国华当然十分清楚一点,原时空历史上,在改开之后,有句话叫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这句话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再有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诸多名人名言,都已经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钱不行!

就算是一个家庭当中,能够赚钱,能够为这个家带来更多的利益的一方,地位明显更高。

结束跟大侄子的聊天,陈国华正准备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干活的时候,门口外边,邱宗岳来了。

对于这位相处多年的直属领导,陈国华对对方的感觉是挺复杂的。

对方在很多时候很护着他,但又在很多时候质疑他,似乎领导也不甘心只当一个传话筒。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邱宗岳是一个领导没错,但他不是孔圣人,何况就算孔圣人也有凡人的名利之心啊。

所以邱宗岳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做点事儿,也挺正常的。

“国华,不忙是吧?”

走进办公室的邱宗岳,面上带着笑容,陈国华就知道这怕不是一件好事儿。

“我跟你说一下前段时间华润公司的降价策略公布之后,目前的销售数据,嘿嘿,你绝对无法想象,这些老外到底有多么疯狂.”

听到这里,陈国华便莞尔一笑,心中已经明白对方要说什么事儿了。

事情是这样的,现在是六七年九月份,马上就要到华润公司发布新产品的时候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新产品即将发售之前,华润公司虚晃一枪,直接启动了降价狂潮。

此次降价的产品很多,而且大部分产品都是降到了外国同类或者相关产品的成本价当中,这可把老外给急坏了。

比如说电子手表这东西,外国早就有了,而且还有不少。

一年前,也就是六六年九月份,华润公司发售的电子手表,批发价是六十九美金,零售价则是七十九美金。

结果现在批发价仅为九美金,零售价也只是十五美金罢了。

价格低廉到令人发指,简直就是瞠目结舌啊。

价格一下子就降低到如此恐怖的地步,这还怎么玩呀?

因此外国的那些电子手表企业们,一片哀嚎。

反倒是华润公司的代理商们,高兴到直接下订单,全都安排最快的发货速度,都想迅速抢占市场。

低价,意味着薄利多销。

钱多多超市模式,对很多代理商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除了电子手表之外,降价降得很猛的还有电脑。

也就是在六四年三月份发布的华烁电脑这款新产品,这款产品原定是八千九百九十九美金的批发价,零售价是九千九百九十九美金。

现在批发价不需要八九九九美金,仅需要八九九美金,零售价也只需要九九九美金。

这个降价也意味着电脑从此进入三位数时代。

在如今的六十年代,电脑还是奢侈品的代表之一,而华润公司主动降价,直接让ibm公司等诸多北美计算机企业瞠目结舌,痛苦万分。

整个计算机市场都迎来了剧烈的地震,只因为三个九价格的华烁电脑,虽说它是三年前的产品了,但这个价格,依然非常香啊。

短短三年的时间,就从接近五位数的价格,降低到了三位数,这是多么恐怖的降价速度啊。

而华润公司的新产品发售在即,大家还需要面对新一轮的产品冲击。

老可怜了!

ps:两万更新已完成,求月票!(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