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大烟花(求月票)(2 / 2)

是的,陈国华打算找这样的交通意外事故视频,剪辑起来之后,制成类似电影的画面,然后让下乡的电影放映员去播放这样的影片作为宣传。

反正那些街道办工作人员也好,电影放映员也罢,他们都有时间,而且这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宣传教育工作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高铁项目这个国家大工程,不可以疏忽大意。

跟普通老百姓说这高铁有多危险,那是没什么用的,得必须要让他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他们才会彻底惊醒过来。

还得经常看,多看一点才行。

邱宗岳听完陈国华的歪点子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好家伙,陈国华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不过,这样的办法,激进是激进了一点,但效果肯定是不错的。

解决完这件事之后,陈国华就没有过多关注此事了,因为春节很快就到了,其次就是太空站项目首次发射任务也差不多到时间了。

时间进入一九七零年三月份,太空站项目重启的一周年日子,第一枚试验舱火箭发射日子。

原时空的历史上,莫斯科是在六九年十二月提交了空间站的初步技术方案,次年的二月初,勃列日涅夫下达命令,空间站正式动工。

但是,其实早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一个名为金刚石的空间站计划就已经被提出来,并且在一九六四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这个计划。

当时的背景是华盛顿这边早已经有了空间站计划,但都止步于草图和初步的设想,并且也没人愿意为这些计划出资。

那个时候,道格拉斯宇航公司进行开发MOL计划,这个计划的设想是,空间站内有两名常驻人员,航天器将在轨道上待满四十天。

建造“MOL”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科研,而是从事间谍活动——空间站上配备了拍照、无线电侦查及其他具有相关功能的设备。

也因此,在得知了这个MOL计划之后,莫斯科的切洛梅设计局,在弗拉基米尔切洛梅的指挥下,开启了对华盛顿的反对计划。

也就是金刚石军用空间站计划。

这个规模好大的金刚石计划的大致构造是这样的:空间站有一个日常的隔间作为宇航员们的生活区,他们在其中睡觉、吃饭、进行休闲。

生活区之后是工作区,这里是各种导航设备,以及一台长2.5米,专门为此设计,用于拍照的太空望远镜玛瑙-1号。

玛瑙-1号可以说是六十年代,同类设备当中最为强大的。

从本质上来说,玛瑙-1号可以从太空拍摄地球的照片,就像是后世的谷歌地图。

在后世的二零一七年,玛瑙-1号被人从封闭的军方机械制造科研基地运至奥斯坦金的宇航员博物馆,这款设备依然运行良好。

仅仅只是这一项,就能够看出来,莫斯科的科研水平到底有多么牛逼了。

除此之外,金刚石计划还配备了一艘联盟号补给船,如果空间站的常驻人员为三人,则补给船可以将人数增至六人。

并且,金刚石空间站上配有两架着陆器,以及考虑安装能够摧毁敌方卫星甚至是轰炸地球的武器。

弗拉基米尔切洛梅的想法到底有多么疯狂,由此可见一斑。

金刚石空间站计划设计初稿在六七年被批准通过,在六八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制造第一批配件了,特别是船舱主体。

只不过,到了一九六九年的时候,切洛梅的金刚石空间站计划被人窃取了。

实验机器制造中央设计局,也就是前科罗廖夫设计局的工程师瓦列里波利亚科夫,提出了一个比切洛梅设计局更可行更大气的方案:

一个不带军用设计,更为简单,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科学且经济实用的空间站。

这就是被命名为长期空间站的计划,也就是一九七零年二月初,由勃列日涅夫签署命令启动的一项计划。

金刚石计划就这么被放弃了,而且它的所有成果都被长期空间站,也就是未来的礼炮号计划给接收了。

换句话说,就是瓦列里波利亚科夫窃取了弗拉基米尔切洛梅的科研成果。

跟一个小偷一样,令人可耻。

这就是莫斯科严重的内耗,也是他们被华盛顿后来居上,率先登月的原因之一。

在三月份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陈国华坐在会议室里,跟大家讲述此次南天门号空间站试验舱发射任务的所有细节。

“我们不是莫斯科,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跟他们一样严重内耗,我也不允许大家内耗.”

“南天门空间站试验舱是我们太空站项目发射的第一个试验舱,后续还会有很多试验舱,但是我们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此次试验舱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太空站在四百公里外太空的运行数据、寿命、太阳能电池等所有科研活动.”

“所以,大家都必须要慎之又慎,为我们后续发射的其他试验舱提供最重要的实验数据,因为这一次决定了我们后续的发展方向.”

南天门也称为为天门关,在古代泰山就代表着上天,而泰山之顶就是天庭的位置所在。

天庭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其中的南天门是天庭的正门入口,直通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

而位于四百公里外的太空当中的空间站,毫无疑问就是通往天庭的南天门。

在未来,它可以是通往月球的一道门,也就是中转站,也可以说是通往火星、金星,乃至是宇宙深空的其他地方的一个起点。

所以南天门计划,南天门空间站就是这么来的。

会议室内,包括钱学森、潘厚任、杨嘉墀、孙家栋等人,全都严肃地点头。

“我对你们的要求,从来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一百分就可以了。”

顿了顿,陈国华在鼠标上面点了一下,旁边的大显示屏就显示出一张照片,他继续说道:

“大家看到这张照片了么?可能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以为它就只是一堆烧焦的碳渣而已,实际上,它是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一个莫斯科的航天员”

嘶!

就算是钱学森也忍不住后背发凉,头皮发麻,目光带着惊恐。

一张已经被烧焦的炭渣的照片而已,如果不是陈国华的解释,没人会认为它是尸体。

孙家栋、潘厚任等人的目光都不忍直视,特别是他们听着陈国华讲述这位莫斯科航天员的事迹,心中更是如同压着沉甸甸的东西一样,差点喘不过气来。

在一九六七年,莫斯科发射了联盟一号飞船,顺利升空之后没多久,航天器就出现了大量故障。

当时在联盟一号飞船里的航天员是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上校,他是一九六零年的第一批宇员。

科马洛夫上校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处理着联盟一号这艘飞船上得各种故障,成果地完成了太空中执行的所有任务,当时已经成功了。

准备返航的时候,太空舱分离飞船回地球大气层中,降落伞突然无法打开。

就这样,联盟一号化作一颗流星向地面冲撞而去,整个过程中只有十分钟的时间。

在这十分钟里面,这位名为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的航天员在飞船中是何等绝望,没人知道。

但是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无声地诉说着科马洛夫当时的撕心裂肺和万念俱灰。

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啊!

“莫斯科足够强大吧?他们是人类探索宇宙星空最厉害的国家之一,但就算如此,他们也出现了诸如科马洛夫上校这样的惨剧”

讲完故事之后,陈国华又继续给大家灌输鸡汤:

“我们作为后来者,不要求大家向莫斯科和华盛顿看齐,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到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

“所以,不管是谁,都不能够心存侥幸,都必须要敬畏宇宙,敬畏我们所不知道的一切.”

“每次到航天员训练中心给那些航天员上课的时候,我都强调一句话,安全第一,其他都是次要的”

“虽然我们有很多科研任务,但是如果我们都没有人的话,如何来执行任务呢?”

“在我们国家,不管是在座的科研人员,亦或者是那些航天员,你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非常重要,损失任何一人,都是我们南天门空间站项目的大损失”

“好了,这些老掉牙的话,我就不再多说了,你们心中要有数,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再梳理一遍试验舱的所有技术细节和可能会遇到的特殊情况”

其实,到了发射倒计时,不应该再来讨论这些事儿了。

只不过陈国华秉承着认真的态度,还是亲自带着众人来完成这项任务。

因为陈国华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高,务必保证,不能够发生哪怕一次的航天事故,都不允许。

南天门空间站计划是他发起的,他也是项目总负责人之一,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自从他建立振华研究所那天开始,他所跟进的所有项目,几乎都没有出现过重大的事故。

就算是之前振华十八型客机出现的事故,那也是因为有敌人搞事儿,否则的话,根本不会出事儿。

还有就是此前轰-65型轰炸机的‘感冒’事故,也仅仅只是技术问题,算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故。

而航天项目就完全不同了,参与的科研人员太多了,并且大部分科研人员还都不是振华研究所的人。

所以,陈国华对他们这些人并不是很放心,也因此他才会经常给大家喂鸡汤。

可以说是过分重视安全了。

不过,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振华研究所待久了,陈国华对安全问题格外上心,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国华,喝一杯?”

晚上,办公室里,邱宗岳带着一瓶茅台酒和一些配菜走了进来,笑呵呵地问道。

“领导,我就不喝了,看你喝吧。”陈国华无奈一笑,明知道他这个时候不能喝酒,还来诱惑他,这领导不能要了。

“就我一个人喝,有什么意思?”

说是这么说,邱宗岳还是将酒和食物放一边,没有再拿出来了。

“怎么样?有没有压力?”

他来找陈国华,自然不是简单的喝酒,而是跟陈国华聊聊天,放松放松。

只以为邱宗岳知道陈国华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很紧绷,便是春节的时候,也都没怎么休息。

“有点压力,但不是很多。”

陈国华摇摇头,没多说什么。

事实上,压力肯定是有的,但也很有限,不会很多。

“那就好,南天门项目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太重要了,就像你在会议上面强调的一样,我们不可以输,不能够像莫斯科和华盛顿他们一样放烟火”

听到邱宗岳的话,陈国华不由想起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他们释放的烟花,那确实是人类有史以来放过最多最贵最大的烟花了。

比如之前提及的联盟一号,比如六七年一月二十七号华盛顿发射的阿波罗载人飞船,发射的时候地面起火,三名宇航员当场就没了。

最严重的是在一九五八、五九这一两年,当时是太空竞赛的初始阶段,也是太空技术最不成熟的阶段,很多月球探测器几乎都是升空就爆炸了。

华盛顿这边有很多水星号无人飞船、绕月探测器等,要么升空后坠毁,要么就是升空后发生爆炸,总之每年都可以看好几场大烟花。

恐怖如斯!

但是,就算付出了这么多惨痛代价,莫斯科和华盛顿也是越挫越勇,发射任务排得很满,几乎每年都需要发射十几二十次相关的飞船或者探测器。

至于说卫星,那就更多了。

看别人放烟火,那确实是很爽的事情,但如果是自己放烟火,绝对会肉疼。

后世那个时空,陈国华就喜欢白嫖别人的烟花,自己是很少去购置烟花的。

不是穷,而是心痛那些钱。

如果说他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话,那么烧了也就烧了。

可问题是,那些钱是他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赚回来的,拿去买烟花放了,确实非常肉疼啊。

跟邱宗岳简单聊了一会儿,对方见他时不时地盯着文件看,便主动离开了。

陈国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特别是检查这一项,便有几百上千个细分小项目需要他来盯着。

事情多,所以他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浪费。

什么压力大不大之类的,忙碌起来的时候,哪里顾得了这么多?

时间过去两天,邱宗岳再次找了过来,跟陈国华说了几个消息。

第一件事便是莫斯科那边发射了一枚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升空之后没多久,爆炸了。

同一个月,相隔不到十五天的时间,莫斯科再次发射绕月探测器,升空之后没多久航天器发生故障,坠毁了。

莫斯科的航天成就很多,但不为人知的大烟花,也同样很多。

第二件事,那就是同为航天界的双子星,华盛顿这边也同样贡献了大烟花。

其次就是阿波罗载人飞船再次登月,但临近月球的时候,服务舱贮氧箱发生爆炸,致使航天员没有成功登月。

不幸中的万幸,那就是航天员没有出现事故。

连续两个都是跟航天有关系的坏消息,让陈国华的心情沉重了几分。

尽管那是莫斯科和华盛顿,但陈国华依然觉得心情不是很好。

毕竟人类想要征服宇宙星空,真的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所以说,陈国华一直跟所有科研人员强调的一点:敬畏宇宙,只考一百分!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连人家莫斯科和华盛顿都是放烟火,何况内地?

就算有陈国华这个开挂的存在,但很多事情,真的说不准。

第三件事情,那就是关于大哥大手机的后续。

从一月中旬,结束了入场券竞拍和南美洲等几个偏远贫穷地区的代理权竞拍之后,基站建设就启动了。

由于大哥大手机是大区制基站建设,几乎是大几十公里范围才会有有个基站,当然市区这样的地方肯定会密集一些。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模拟信号是有不少缺点的。

首先模拟通信是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所以,模拟通信信号比较弱,很容易受到杂讯的影响。

现如今的北美,很多城市都已经安装了密密麻麻的小灵通和寻呼机信号基站,还有就是电报、广播电台等无线电波的杂讯。

也因此,在城市里,这种杂讯影响自然是非常大的。

其次就是模拟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弱,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

偏偏在市区这样的地方,绝对是噪音污染源啊。

所以,如果在市区这样的地方,不多安装一些基站的话,那么购买了大哥大手机的消费者,绝对会骂娘的。

最后一点则是模拟信号保密性差,通信内容很容易遭到窃听。

这一点嘛,没什么好说的。

反正消费者也不是很清楚,只要别被整出来就是了。

大哥大撑死了也就是流行个五六七八年,不会太久。

也就无所谓保密不保密了。

除了市区稍微密集一点的基站,其他地方的话就不用那么讲究了。

所以这个基站建设速度很快。

进入三月份之后,大哥大手机就可以发售了,以东京为例,三月初就上市销售了。

“卖了多少台?”(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