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设军医院,为新医学做准备(2 / 2)

朱厚照摆手:“朕会从太医院抽调十名御医,分别进入第一、第二军医院,招募民间大夫的同时,在军医院内,招募弟子,跟随御医学习医治之术。张渡舟,这第一军医院的院使,便由你来当,给朕培养出一批人才来,如何?”

张渡舟激动不已:“臣领旨!”

朱厚照微微点头,对张渡舟道:“军医院需要着眼于战场伤员救治,务必重建整个救治流程,从伤兵安置,初步伤口处理,到医官救治、给药,再到后续安排人照料,当全面周到。至于治伤方面,军医院所有军医当掌握外伤处理之术……”

张渡舟一一记下。

朱厚照看向张懋等人,道:“军医事关军士性命,做的是救死扶伤之事,粮饷当高于寻常军士,院使月给粮八石,院判七石,医官六石,医徒暂定为三石。”

张懋、顾仕隆领命。

朱厚照起身,走出亭中。

等军医院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考虑消毒杀菌、外科手术等问题了。

新医学的大旗,需要交给军医院来抗。

朱厚照离开教场后不久,皇帝三箭三中的精彩表现便传遍教场,尚武的精神在军士体内逐渐苏醒。

文华殿。

内阁首辅李东阳、户部尚书孙交求见。

朱厚照看着忧虑的两人,问道:“何事?”

孙交凝重地说道:“陛下,朝廷如今大量招募军士,调拨到教场的军粮增多,不利京师粮食安全。如今漕运粮食专供山东,短时间内无以支应京师。故此,臣建议暂缓给新兵发放粮饷,等待月余,漕运畅通,夏粮打下来,朝廷粮仓充盈再发也不迟。”

朱厚照皱眉,微微摇头:“招募军士当月给粮饷乃是朝廷之言,广告天下,岂能食言?无论招募多少军士,该给的军粮不能短缺。”

李东阳叹了口气,进言道:“陛下,朝廷救灾山东赢了民心无数,坊间称赞朝廷救灾有力者比比皆是。只是——有些奸商看到漕运船只南下,京师粮食储备或是不足,开始涨了粮价,虽然涨价颇少,若朝廷不放粮,恐怕粮价还会涨。”

朱厚照眉头微动,笑道:“商人要涨粮价,还有这等好事?孙尚书听令,十日后,户部敞开了收粮,不准放出一粒粮食!有多少粮,收多少粮,最好是动作大点,告诉所有人,朝廷缺粮了。”

孙交吃惊地看着朱厚照,急切地说:“陛下,万万不可。若是商人看穿朝廷空虚,粮食价格必然疯涨,商人也会借此囤积粮食,到那时,京师无数百姓会吃不起饭……”

朱厚照摆了摆手:“听命行事。”

孙交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思索了一番,问道:“陛下,若是如此,后果难料。”

朱厚照淡然一笑,自信地说:“后果,都在朕预料之中。放心吧,经过这一次敲打,户部不仅不会折损钱粮,兴许还能大赚一笔。”

李东阳老脸抽动了下,不知道皇帝如何操作可以得利。

朱厚照敲了敲桌子,目光中透着渴望。

前世为官时,没少整顿经济,没想到了大明,还有机会打一场经济战。

现在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做空粮食,狙击粮价,然后便是粮食与财富的乾坤大挪移!

给商人一个血的代价,也好让这群人知道,粮价这东西涨起来不一定是铜钱,还可能是自残的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