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四章实战——检验金子的标准(2 / 2)

董工,技术出生,五十多岁年纪,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不过即使是临近退休,对技术的热爱从余长等人见到他,他还在检修设备就可以看得出。

对于公司提供的产品方案,技术方案,董工都比较认可,说话也比较直,道:“除了你们,还有另外一家公司对这个项目也比较在意。”

这是一个重磅炸弹,但是的张佳华闻言,神色稍显紧张,急忙道:“董工知不知道是哪家公司?”

“具体的公司我记不住,不过好像是行政副院长的关系。”看得出,董工对张佳华没有隐瞒,实话实说。

“那他们的技术方案怎么样呢?”张佳华镇定下来道。

“技术方案同样也行得通,只需要改几条链路,花费人工搭建平台后,录入管理员信息,再根据管理信息导入用户信息即可。”

张佳华感觉到了危机,不过沉住气继续道:“那董工觉得和我们的方案相比,如何呢?”

董工看了张佳华一眼,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道:“我肯定是支持你们的,毕竟第一期,第二期项目都是你们做的,交给你们,我也放心。”

现在的重点已经不在董工和彭林御这里了,而在更上层的关系。这连余长涉世未深都能想到,张佳华不可能想不到。

从董工那里出来后,张佳华让我和方琳在车里面等着她。

余长猜测,他应该是去找更高层的负责人了,只是不方便带着余长和方琳。

而在车中等候的余长,回忆刚才的拜访情景,陷入了沉思:

张佳华分别拜访了采购程序办理的行政部副主任,技术负责人董工,那么接下来,她应该会去找这个项目拍板人,或者话语权极重之人。

因为两版方案在技术过审方面都能满足客户需求,那就不存在方案论证问题,那就只有之前赵永说过的,搞定客户,搞定客户关系。

但具体如何搞定,张佳华并未讲,余长也并未再问。

虽同为销售,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东西可以拿出来分享,但有些东西却只能自己知晓,即使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对别人提及。

这个项目,最终在几方的角逐下,变成了公共参数,而张佳华在彭林御的帮助下,以88.45万,低于拦标价11万的价格中标。

下午,拜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

这个医院要进行网络综合升级改造+防火墙设备升级,一听名字就知道,项目金额不小。

不过这个项目并不在这年,而是明年,这家医院,张佳华带着余长和方琳一共拜访了五个部门。

分别是安保部、行政部、技术部、运营部以及张佳华自己拜访的一个副院长。

安保部,并不是保卫安保部,而是网络安全保障部门,是为了医院信息安全而成立的部门,有些地方叫网安部。

运营部,医院系统对接各类平台,如社保,异地报销,全国专家联诊,对外宣传等都是运营部的职责。

当然,这几个部门,每个医院的叫法不同,但职能大同小异。

运营部和技术部和张佳华比较熟络,但安保部却有点排斥,可能因为张佳华平常联络得少。

拜访了几个部门,和每个部门谈的东西,谈的方式,谈的内容都不同,这是今天陪同张佳华出来,余长最大的感受。

销售真是一门学问,并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准入门槛低,但能走多远,多高,那都是天赋,努力,毅力,持之以恒等综合因素凝聚的结果。

拜访结束后,张佳华说:“这个项目光是网络改造的部分预算就达800多万,加上防火墙设备的升级改造,至少1000万出头,如果我能拿下这个项目,我明年的业绩就没有丝毫压力了。”

余长和方琳都暗自咂舌。

1000多万的项目,那该有多少的利润,销售通过这样一个单子可以赚到多少钱?

如此想,是对的。

因为销售员始终要对金钱充满着饥饿感,只有时刻有这种饥饿感,才能在销售的道路上,愈战愈勇。

“相信凭借华姐的能力,一定可以拿下这个项目的。”方琳适时拍了下马屁。

张佳华笑笑,道:“哪有那么容易。不过,这个项目,我们部门的‘柴大大’也跟着,凭借我和她的努力,再加上张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调动资源,拿下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今天的拜访结束了,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问我。”回去的车上,张佳华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