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帝相召(2 / 2)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9106 字 1个月前

一声脆响在屋内响起,原来是恼羞成怒的探春当即操起桌上的一根鸡毛掸子狠狠的给了贾环一下。

“啊……你居然敢打我……娘……探春她居然敢打我!”

“你个小泼妇,居然敢打弟弟,你不如干脆连我也打死算了!”

一时间,整个屋里顿时乱成一团……

…………

贾瑜出了赵姨娘的院子后,被凉风一吹,原本有些燥热的头脑这才开始清醒下来。

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只觉得荒谬之余也有些刺激。

探春可是自己正儿八经的小姨子啊,如果自己真收了她,元春那边还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说呢。

元春那边也就罢了,想必以她贤惠的性子,说服她接纳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算下来,最大的阻力应该是贾母和贾政那边了。

一想到如果这能姐妹同收的话,贾瑜就感到刚刚降下来的温度又开始燥热起来。

唉……都是上辈子逛老王论坛时刘备文看多了,这个毛病得改。

就在胡思乱想中,他回到了元春的院子里。

只是他还没进院子,就看到金釧匆匆迎面而来。

一见面就如同看到救星似地,急道:“瑜大爷……您总算回来了。

宫中来人了,说是陛下让您即刻入宫呢。”

“即刻入宫?”

贾瑜抬头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到了酉时(十七点)时分,皇帝怎么会这个时候传自己入宫?

看到贾瑜有些疑惑,金釧又说道:“爷,您快点吧,那位传旨的公公还在中堂候着呢。”

“那行……你等我换身衣裳再过去。”

贾瑜回院子匆匆换了一身衣裳,来到中堂后跟着传旨的小太监来到了大明宫的御书房。

当贾瑜进入御书房后,就看到昌平帝端坐在龙案后,汪知节、简德三、杨继林、叶祚、耿本成等一众内阁阁老以及户部尚书坐在两侧商谈事情。

看到匆匆赶来的贾瑜,昌平帝向来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微笑,甚至还打趣道:“哟……原来是朕的定远伯来了。”

贾瑜大步向前朝昌平帝拜了下去:“臣定远伯、虎贲营总兵官、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贾瑜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吧。”

昌平帝摆了摆手示意贾瑜起身。

随后贾瑜又朝几位汪知节等几位阁老和户部尚书耿本成拱手行礼。

众人看到贾瑜行礼,也齐齐站了起来向他还礼。

看到几位阁老头依次向自己回礼,贾瑜这才突然察觉到,双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

自己不再是那个四品官,而是一名超品的伯爵,皇帝钦封的龙虎将军、虎贲营总兵官兼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而且还手握兵权印把子。

即便是跟几位内阁首辅相比,那也是能平起平坐的存在,甚至从品阶上都更胜一筹。

想到这里,一种巨大的满足感不禁油然而生。

他也不禁心生感慨,难怪人们都说,权利是男人最强烈的春药,只要品尝过它的滋味后便再难割舍。

等到他坐下后,昌平帝开口道:“贾爱卿,原本你刚班师回朝,朕答应了让你在家休息几天的。

但正好这几天朕和汪爱卿等人在商讨和脱脱不花互市的问题上有些事情不明白,所以不得不让你过来,向你咨询一些事情,还望你不要介意。”

贾瑜赶紧躬身道:“陛下切勿如此说,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臣既然是大夏的臣子,便有为大夏朝廷奉献的责任和义务,朝廷有事,臣岂能不尽心尽力之理?”

看到贾瑜这么说,昌平帝很是满意:“爱卿能这么想,朕心甚慰。

接下来的事情,就由汪爱卿等人跟你说。”

贾瑜将目光看向了汪知节等人。

汪知节这才对他道:“贾大人,这两日我等众人都在商讨与脱脱不花互市之事。

按理说互市原本是互利互惠的好事,但本官一直不明白,为何在上次与脱脱不花签署协议时,贾大人为何执意要将蒙古人的羊毛作为互市的必需品之一,甚至和战马相提并论。

要知道,蒙古人固然有用牛羊皮来制作衣物以及御寒的传统。

但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中原来说却并非是必需品,况且咱们汉人的百姓更习惯于用棉花、麻布、丝绸等制作衣物。

倘若用茶砖、食盐换回了一大堆无用的羊毛、羊皮,与国何益?

咱们总不能用真金白银换来一大堆无用的废物吧?”

“是啊,贾大人。”一旁的户部尚书耿本成也开口道:“咱们大夏如今可不富裕,倘若咱们肆意拿着百姓辛苦劳作而来的民脂民膏去补贴蒙古人,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就是,贾大人,你是不是要给朝廷和陛下一个交代啊?”

一众内阁成员纷纷出言附和,所有人都盯着贾瑜,等着他做出解释。

贾瑜明白了,难怪上次自己提出将羊毛作为交换的必需品时,汪知节答应得那么痛快,感情这老头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等着自己啊。

要是今天不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待,不说昌平帝会对自己极为失望,这些内阁阁老和文官恐怕也要第一时间对自己发难吧?

这点贾瑜能想到,昌平帝作为一名驭极十多年的皇帝自然不会想不到,他显示扫了眼汪知节一眼,随后将目光注视在贾瑜身上,他也很想知道贾瑜是怎么回答的。

对于众人的疑问,贾瑜并没有当场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诸位大人。

你们是如何看待羊毛的?”

听到贾瑜的发问,武英殿大学士杨继林只是轻蔑一笑:“羊毛只是一种粗鄙之物,自古以来也就是那些茹毛饮血的鞑子才会连毛带皮的将其制成御寒之衣物。

此物穿在身上既不透气,且还有一股子腥骚味,我泱泱华夏岂会如同蛮子一般用此种来御寒?”

贾瑜环视了众人一眼:“哦……诸位大人也是这么想的吗?”

众人全都没有吭声,很显然他们也默认了杨继林的话。

看着这些人的嘴脸,贾瑜心中冷笑一声,将手伸进了怀里,随后从怀里掏出一块布料递给了一旁的戴权。

“陛下,您请看。”

戴权赶紧将东西捧过来,查看了一下后这才交给了昌平帝。

昌平帝接过布料一看,只见这块布料色泽艳丽,表面光洁平整,质地精致细腻,纹路清晰,触感也非常好。

最重要的是,这种布料他居然从未见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