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6章 珍妮纺织机(2 / 2)

几个地痞,无赖哪里敢说不是,带来的货物都不要,连滚带爬的就离开陈家沟。

“好了,以后诚信做买卖,本知县也不管你们,要是敢胡乱叫价,那不但货物要没收,牢房那可还有很多空位呢!”韩昔警告了一句,随后就带着人离开了。

经过这事情后,韩昔想着,土豆回收价格是要调整一下才行,否则迟早生乱。

今年税收过后预计有十万两白银,加上关税和杂碎,估计有十二万两,那就是三十万石粮食。

军队现在有系统养着,韩昔只需养着召唤出来的上百农民和供应整个县的粮食购买。

五千多户,小麦刚收不久,预估只需要给黑风市场一万多石就行。

韩昔自己加上农民一年大概只需要六七百石。

想到此,这三十万石的小麦,估摸够整个县三四年的用度。

“哎!看来回去后还要调整下土豆的回收价格。”韩昔嘀咕一句,接着就在心中默算起来。

一顷土豆地大概能产出二十万斤,一斤土豆价格回收价格五文钱,那就是一百万文铜钱,一千两。

全县一千六百顷地就是一百六十万两,三成税就是四十八万两。

还是太多了,感觉一年十万两税收就够用了。

两文一斤?

这价格太低了,现在大豆都要五六文一斤。

就这般,韩昔一路纠结的走到了纺织厂。

此时的纺织厂出了二十台珍妮纺织机外,还有十五台比较老式的单锭机。

这十五台机器是做出来应急用的,十分简易。

生产效率也不高,手巧的妇人一日只能织布一匹多点,一月大概四十匹。

连珍妮纺织机产量的一日的产量都不到。

“机器都收拾好了么?”韩昔开口问道这里的主事。

这批珍妮纺织机出品的布是宽六尺六的规格,所以所有机器都宽六尺六以上,长大概在一丈左右。

一台机器需要三人操控。

二刻钟能织布一匹,按照明朝一匹布长三丈二尺,宽一尺八寸,一尺六寸来算。

那就是能裁剪成三匹布。

一时辰八刻钟,那就是十二匹,一日工作六七个时辰便能得布八十匹。接着需要二十位裁缝师,将布匹裁缝成规定的格式便可以出售。

棉布是最白棉布,目前陕西市面上一匹的价格在四钱银子。

江南一地可能会便宜很多。

“都收拾好了,这里的厂子需要关闭么?”主事问道。

厂子里上百妇人,女子都是眼巴巴的看着韩昔。

原先的纺织厂,在厂内工作的妇人,一月能领取一匹白棉布,几月下来,家中积攒了十几匹布和村里农户换银子。

是的,陈家沟里的农户只有五六十户而已。

其余的要不是在铁匠铺工作就是在砖窑工作,剩下的妇人则是在纺织厂工作。

一月下来,一户人家也能赚个五六两,人口多的,十两也有可能,经济收入只是比农户差了一点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