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二十一章(2 / 2)

届时不就能入天下人的眼,入天子的眼,一步登天吗?

也不知天幕何时再考试,若是他们也能上去就好了,这可是比科举还能改变命运的考试。

天幕没有辜负众人的期盼,翌日辰时六刻,天幕再次亮起。

几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天幕里,各位面的古人还没来得及看清那几个人的脸,又有数人出现,有文士打扮的,有身着官服的,还有着黄色龙袍的,甚至还有女子!

各位面的皇帝们一听到天幕显灵,下意识的抱住自己精心准备的包裹。

然而一息过去,两息过去,七八息过去,外头喧哗不断,他们依旧在自己殿中。

熬了个通宵的刘彻将手中的书收进袖子里,迈步往殿外走去。

大唐的李世民把背在身上的包裹解下,匆忙往外赶,这次的考试难道没他?

到了殿外,李世民怔住了,天幕里的人数比昨天多了数倍,这些人是何身份?

相对于昨天整齐的冕服、龙袍、绯袍,让人一眼就知道对方是皇帝,今日的就完全看不出了,布衣有之,官服有之,女子有之,农人也有之。

李世民嘀咕道:“难不成今日参加考试的是随机选人不成?”

汉文帝位面

刘恒看着天幕中一道熟悉的身影,愣了愣,扭头询问身边的宫人,“你看那人可是贾谊?”怎么贾谊也在上面?

宫人闻言抬头一看,回道:“禀陛下,那人确实是贾太傅。”前几年贾谊任博士,迁太中大夫,陛下见对方有才,时长召见,他对其印象颇深,错不了。

……

模拟考场外

来自不同朝代的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但也有认识的诗人碰头叙旧,甚至还有认亲的。

“爹。”

曹操正因为自己能上天而欣喜,昨日天幕里的神女说过无论贵贱,只要有才都能参加考试,果然是真的!

他昨晚连夜作了一首诗,期望神女能选他。

没想到翌日真的就轮到他了。

尽管周围灰茫茫一片,曹操还是高兴地闲逛起来,不曾想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男子跳出来拦住了他,还叫他爹。

随着一声“爹”而出的,是曹植的眼泪,“爹,孩儿好想你。”

目前四十三岁,正值壮年的曹操沉默了,他四十三岁,哪里来的三十多的儿子?

但想到天幕的神通广大,曹操问道,“你是?”原谅他实在看不出这是哪个儿子。

“爹,我是子建啊。”自从曹□□后,曹植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次被迫迁徙封地不说,还遭到了曹丕的多次迫害,整个人十分愤懑郁郁。

曹植本就心里苦,一看曹操陌生的态度,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见对方幽怨的眼神,汹涌的眼泪,曹操把到了嘴边的“子建又是哪个”咽了回去,抬手安抚性地拍了拍对方,“何至于如此。”

曹植抹了抹眼泪,开始控诉曹丕对他的迫害,“爹,自你走后,兄长就容不下我。”

曹操也终于听懂了,这是他少年早慧的小儿子曹植。

想到前一刻还在家中见到的雪团子曹植,再看眼前这个抑郁潦倒的青年,曹操再次沉默,他家中的曹植虚岁才六岁啊,一转眼就长这么大出现在他眼前,好奇怪。

认亲组还有久别重逢的苏轼苏辙兄弟。

被贬的苏轼见到弟弟,上去就是一个熊抱,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也遇见了他的死对头司马光,自从熙宁变法后,司马光就辞去了枢密副使的官职,回到洛阳隐居。

这还是三年来,两人第一次见面。

相顾无言,唯有沉默。

唐宋来的诗人们发现,场上有不少他们的同僚、前辈以及晚辈。和其他朝代只有零星一二人比起来,唐宋的诗人简直是滚雪球,在场上转一圈,越滚越大。

憔悴苍老的杜甫看到了还未曾卷入永王之乱的李白,这时候的李白虽已没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却依旧洒脱不羁,“太白兄。”

“子美,我方才看到浩然、少伯(王昌龄)、季真(贺

知章),就知你也在!”对于能再次见到永远也见不到的故友这件事,李白难掩愉悦,“天幕可真神通广大。”

浩然和季真前几年就病逝了,本以为从此阴阳两隔,不曾想有朝一日竟能再见。

杜甫听到李白的话,环顾四周果然发现了不少熟面孔,不由狐疑:“莫非此次参与考试的是诗人?”

贺知章是武后证圣元年的状元,官拜秘书监,张若虚曾任兖州兵曹,王昌龄开元十五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他们这些人唯一的相似之处,大概就是爱诗,写诗。

李白笑道:“若如此,岂不正好?”

考诗,他李白可不惧。

而且昨日见天幕降临,又见考试过程中的种种神异,他灵感爆发,早就想好了不少诗作。

杜甫并没有和李白一样乐观,昨日那些题,若是让他答,必也是不及格的。

可他很想及格,很想很想。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圣上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

他听说了太子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

后来他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投奔新皇[1]。五月十六日,被新皇授为左拾遗。

本以为新皇会与之前的圣上不一样,可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

因为安史之乱,大唐如今风雨飘摇,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时常感慨为何大唐不能再出一位明君,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明君。

上天似乎听到了他的祈祷,昨日天降神迹,半空竟出现一块四四方方的水幕,时人称之为天幕。

天幕里,大唐的开国皇帝高祖,太宗皇帝,则天皇后、年轻时的圣上,皆出现在里头……

最让他震撼的是始皇帝当众废胡亥一事。

若是有太宗皇帝训斥,当今圣上会不会不那么亲近奸佞,若得太宗皇帝指导,大唐是不是就可以很快摆脱安史之乱带来的苦难,重现大唐盛世?

“子美,你在想什么?叫了你几声都没听见。”李白的话打断了杜甫的畅想。

“一些不知道可不可行的幻想,”杜甫笑了笑,憔悴的脸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太白兄方才说了什么?”

李白道:“王勃,王子安也在,咱们过去看看呗,天幕太厉害了,竟然能将过去、未来的人都聚在一处。仙人的力量比我想象的还要神通广大。”

王勃,字子安,高宗时期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一篇《滕王阁序》奠定了其在文坛的地位,后人多有效仿。

没想到他竟也在。

……

大秦位面

嬴政微微蹙眉,“诗人?”为什么诗人也能上去?

昨日之前他还下令凡是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后来天幕出现,暂时搁置了。

如今看来这《诗》不仅烧不得,还应广为传播才是。

天幕里唐宋的诗人是真的多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