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二十四章(2 / 2)

曹雪芹:“……”

顾青岚这番异常不仅引起了在场考生的注意力,还在各个位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康熙位面

“那士子是谁?”康熙从龙椅上站起,对着天幕里的曹雪芹来来回回打量,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来。

“梁九功。”

梁九功一听这话立即回道,“奴才这就吩咐人去查。”

康熙挥手让他下去,从天幕上收回目光的时候仍免不了遗憾,这次考诗歌并不难,可惜没他的份,整个大清也没几个能上去的。

连唐宋的零头都没有。

这也就罢了,几个清人里,他唯一认得的一个纳兰性德还早就过世了,相当于他这一朝人数为零。

乾隆位面

赵翼是乾隆二十六年的探花,授翰林编修,历任广西镇安知府、广东广州知府等职,如今在贵州贵西任兵备道。

乾隆对他还算有印象,当年会试,赵翼得了第一名,但因为清开国以来陕西从未出过状元,所以便以他和第三卷陕西人王杰互易,王杰为状元,赵翼为探花。

没想到这位探花郎竟有这样的福缘,乾隆悄咪咪地打起了对方的主意。

一个多时辰多长不长,说短不短,乾隆也不可能时时盯着,让人继续看着,他自己拿出了一本《道德与法治》看了起来。

还是空手变出来的,在众大臣的面前好好炫了一波。

才看了几页,就被太监总管提醒看天幕,一抬头就看到神女站在一个大清士子后面。

乾隆:“!!他是谁?”什么身份啊,竟然有这待遇。

……

汉武帝位面

刘彻盯着曹雪芹的头看了好久,最后还是别开了眼,罢了,是他无法理解的审美。

为此,他还拉上了满朝公卿讨论这个发型,“

你们说,那头好看吗?”

公卿们闻言瞬间一个激灵,什么意思,他们要是说好看陛下不会让他们剃吧?瞬间,公卿们的眼神变得惊恐起来,“陛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何况,您是不是忘了髡刑?

敢让剃头,就有谏臣以头抢地,撞死在大殿之上信不信。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刘彻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吧,朕也觉得不好看。”也不知那人是哪里吸引了神女下台亲自看他作答。

啧……

公卿们闻言大松了一口气,不让他们剃头就好。

***

【叮铃铃,考试时间到,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答题。】

“休息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公布考试成绩,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顾青岚一挥手把卷子全收了回来。

杜甫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当年考科举时他都没这么紧张过。

也不知道这回的考试结果如何,会不会也和科举一样落榜?

忐忑的杜甫被李白拽离了考场,“好不容易考完,快出来透口气。”

杜甫见李白心情颇好,“看来太白兄考得不错啊。”

“卷子上有太白兄四首诗呢。”一首诗四到六分,四首差不多就二十分了,再加上作文,也难怪太白兄欣喜。

李白轻咳了一声,“子美你也不差,对了,那两首诗我怎么没见你写过。”

“而且……”无论是《春望》还是《石壕吏》都是国破家亡的诗,“子美,大唐是不是——”

被白居易拉过来的王维闻言一顿,他和杜甫都被叛军抓过,大唐盛世毁于安史之乱。

高适攥紧拳头,一字一句立誓,“此番若我能考中,定换取救国良策,驱逐安史反贼,复我大唐河山。”

李贺:“算我一个。”

王维:“摩诘不才,也愿献一份力。”

在场的大唐诗人有安史之乱后的,也有安史之乱前的。

安史之乱的诗人们纷纷站出,安史之乱前的诗人们被感染,也站了出来,大唐的诗人们空前团结。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眼含泪光,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对着天幕扬声道,“诸位都是我大唐的股肱之臣。”

“陛下,太医说切记动气。”长孙无忌担忧道,大唐这几位诗人太能写了,陛下刚才都气得急火攻心传太医了。

“朕现在是高兴,不是动气。”李世民强调道。

长孙无忌:“……”您高兴就好。

李世民轻叹,“可惜朕上次考试及格了,补考没朕的份,不然朕定要好好教训那个鳖孙。”气死他了,到底是做了多少孽才能将大唐盛世败光。

尉迟敬德劝道:“陛下,天幕的考试如此频繁,未必没有机会。”一天两场,指不定哪天就遇上了。

“你说得对,到时朕定让他知道来自祖宗的关切。”李世民森然一笑。

武周位面

武曌眉头微蹙,“安史反贼?”什么样的反贼能打到长安,让天子弃长安出逃?

自她掌权以来,叛乱造反的可不少,但都没掀起什么水花就被平定了,只要不到秦二世、隋炀帝那种地步,大唐绝不会落到短短十几载亡国的地步。

武曌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婉儿,你瞧着那唐玄宗像谁?”

上官婉儿犹豫了几息,轻轻摇头。她瞧着是有些像相王,可是相王之子皆年幼,最大的不过才十四,最小的才刚出生,哪里能看得出来。

若是猜错了,又是一桩血案,平白得罪人。

武曌也没纠结这个问题,日子还长,说不定这家伙以后根本没有登基的可能呢。

“婉儿,你说杨炯考得如何?”和乾坤打赵翼的主意一样,武曌也打上了杨炯的主意。

可惜王勃、骆宾王这个时候都死了,不然这两人也可以打一下主意。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