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三十四章 等高线地形图(2 / 2)

可是女皇比他老多了,不也被神女叫“亲亲”。

刘邦把韩信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除了年轻点,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刮目相看的地方。

李世民心中一动,他也很年轻啊!比韩信还年轻!

老师,看我!!

**

之前参加过考试的古人们:“!?”凭什么年轻机会多?谁还没有年轻过!

要是让年轻时候的他们上去,他们也年轻啊。

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似乎韩信死的时候仍旧年轻。

众人:“!!!”难道要这种年轻才算?

可是他们也想要这种年轻待遇,酸JPG。

汉高帝位面

在座的功侯们面面相觑,酸味快将他们淹没了。

韩信平时就瞧不起他们,这下还不得尾巴翘上天,他怎么就这么好运呢?

张良长眉微挑,之前因为郦食其和韩信讨封齐王的事,刘邦对韩信已有不满,且以韩信的行事作风,也不像是个会收敛的,二人将来迟早会翻脸。

天幕里的神女如此看重韩信,对韩信来说或许是好事,但对刘邦来说,可就未必了。

……

**

古代的地理学家们看到等高线地形图的题目,又惊又讶,绘图要遵循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他们知道,可是想要从舆图上准确无误算出两地距离,不可能!

宋代以前的地图基本是以山川为基准,或者以航线为基准分区作图。前者是古代绘制地图最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一种画图形式。

只需将要绘制的地方画在中心,然后把这个地方附近的山川河流,按照相对位置、大小,用特定符号表示出来;最后再把这个地方和山川之间的道路绘制出来就完成了。

这种制图方法方便是方便,误差也很大,地方小点还好,地方越大误差越大。

后者比前者还简单,中心定点,先把水运路线画出来,再把河流两岸的山川地貌画在运河两侧就完成了。

这种绘图法方向定位比前者准确,绘制过程也比前者快,但绘图的区域太窄,仅限于河流两侧附近的地区。想把所有的郡县都绘制进去,那工作量会让所有绘图的人头皮发麻。

宋代之后,有了“计里画方”,再加上汉时张衡研制出的“记里鼓车”,方能绘制出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较为准确的舆图。

但也只是较为准确。

远达不到可以通过舆图算出两地距离,山有多高。

一开始众人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做到,直到有人提了一句后世可以飞天,若是从上方俯视大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而且都能上天了,绘制几张舆图,还不是简简单单。

刚才还直呼不可能的制图大家瞬间蔫了。

……

模拟考场

顾青岚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掀起了多少波浪,因为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了。

先纠正了韩信的称呼问题,顾青岚才道:“当然不是了,我指的是你还有其他的机会,地理考不过,还有其他学科。”要是都考不过,那只能是真的背。

众人闻言也不知是该失落还是该羡慕,看向韩信的目光愈发复杂。

韩信眨了眨眼,嘴角抑不住地上扬。有其他机会,不就是说他能像陛下一样,考好几次,且每次考的内容都不一样。

若是如此,总会遇到一个简单的。

韩信:(*^▽^*)

又回答了几个问题后,顾青岚回到讲台上,“好了,考试途中,不要问与考试无关的问题,把握时间,认真答题。”

知道考完试没有讲题后,已经解锁系统商城和知道有系统商城的人牟足劲答题——万一能及格呢。

可是地理这种虽然在高中时属于文科,但到了大学属于理科的学科实质上是有些偏理的,理科和文科不同,不会就是不会,连言之有理的分数都没有。

李世民看着卷子上让他写A点的经度、纬度,让他写B位于D的什么方位,欲哭无泪。

谁能告诉他经度、纬度是什么?

还有什么从C点步行出发,向正北步行两千米,在向正东步行两千米,然后又向正南步行两千米,最后向正西步行两千米,最终回到哪里。

犹豫了几秒,李世民选了回到出发点的答案。

既然浑天说是对的,那回到原地应该没错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