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大宋那些事。 东京城破。(2 / 2)

【郭京逃过一劫很开心。下城后,他开宣化门出门迎战,金兵正想打,结果就看到郭京带着士兵们马不停蹄的跑了,金兵都被他的举动弄蒙了,还有自动送人头的?真的太好了,反应过来后的金兵赶紧冲了进来,登上城墙。】

【张叔夜意识到被郭京骗了,他赶紧叫人抵御,但已经来不及了,经过一番鏖战,最终还是不敌金兵,当天开封城陷落。】

***

赵匡胤感觉心口那里有什么涌了上来,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后代啊?

赵光义也气的够呛,他甚至都顾不上被他哥揍的生疼的身体,怒站起来骂道:“这个狗鳖孙子!他怎么还不死啊?不会做皇帝就把皇位让给康王啊。”

&

【开封城被攻陷也意味着这座城市更危险了,消息传进宋钦宗耳里时,他都惊呆了,说好的可以击退金兵,生擒金兵两位主帅呢?现在这样又算什么啊,骗子。】

【宋钦宗又气又愤怒,还很害怕,害怕下他想到了议和。】

【金朝对宋朝的一贯政策是恐吓加威胁,顺便再给一颗糖,攻下开封城外城后,金兵一边恐吓假装攻城,一边又假惺惺的说只要议和就可以退兵,宋钦宗傻乎乎的上当了。他马上派宰相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金朝那边说只要答应割地就可以议和,但是要太上皇亲自来谈。】

【赵佶哪有那个胆子?他吓都吓死了好吗?最后还是赵桓没办法,痛哭了一场,硬着头皮战战兢兢的去了。】

【同时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见金兵肯议和了,也不知道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居然命令各地的勤王之兵不得妄动,将士们只能留在原地裹足不前,望洋兴叹。所以说,当时赵匡胤吸取唐末、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武将势大动辄杀害皇帝的教训,抑制武人地位,抬高文人地位没想到这一天吧?文官一样误国,甚至危害一点都不比武将差。】

【当然这个锅不全是赵匡胤的,更多的是在宋太宗和宋真宗身上,赵匡胤只是抬高文人的地位,顺便收了军权,设计了一套冗军制度。宋太宗和宋真宗才是真正的重文抑武,高粱河车神因为跑的太快,以致于将领们都以为他死了,就准备迎立武功郡王赵德昭为新的皇帝,最后皇位虽然没有被夺,但也给高粱河车神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第一次北伐时他就把军队作战的指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等到北伐失败,他没法接受也没胆子再对外作战,他就把目光转向了内政,发展文化规章制度等。】

【等到宋真宗时,他进一步将这一项发扬光大,公然在劝学中说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么功利的话语,在他们的发扬下到仁宗时更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和士大夫一起分享皇权,以至于现在的许多公知还格外向往宋朝呢,可不向往吗?那么优待文人的朝代,除宋外再也没有第一个了。】

***

赵匡胤脸色铁青,他就说!后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原来根源是在这。

他对赵光义怒目相视,恨不得杀了他。

他抬高文人地位,采用文官治国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武将势大祸国导致朝代皇权频繁更迭,礼乐崩坏,他想通过文官恢复规章典籍制度,让一切有序起来。可对武官们也只是以收回兵权为主,并没有太打压,毕竟一个国家没有军队怎么可以?

却没想到赵光义和他的子孙后代会自我阉割,忘战去兵、疏于武备到这个程度,以致于后代有这样的大祸。

刘彻也直摇头,“宋朝富庶,军队武备却疏懒成这样,可不就像那小儿抱金砖招摇过市吗?”

霍去病接上,“不止,君王还软弱无能,胆小如鼠,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才怪。”

卫青叹了一声,“可惜了百姓苦。”

&

【说完这个我们接着说宋钦宗去金营议和的情况,宋钦宗一去金营就遭受到了侮辱,金朝人根本不鸟他,只是向他要降表。降表改了又改,金朝那边才满意,满意后又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让宋钦宗和一同随他去的大臣向北而跪,以尽臣礼。堂堂一国皇帝成了金朝的臣子,不可不侮辱,真的是面子里子都丢光了。宋钦宗回去后痛哭失声,朝廷内外也是哭声一片,哭声震天。】

【然而哭后该怎样还是怎样,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振作起来一雪前耻这样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在宋钦宗和他的狗腿子身上,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大金的孝子和北宋皇族的怂货了。】

【宋钦宗刚回朝廷,金朝那边就发来了议和条件,金朝向宋朝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一千万锭,帛一千万匹,这根本就是漫天要价,以当时的开封城情况根本就拿不出来,半年前才被搜刮过一次呢。】

【但我们的怂货钦宗他不管,他下了死令搜刮,在他的狗腿子们努力下,勉强凑齐了骡马7000匹,马都被搜刮走了,以致于当时的官员们去上朝都得靠走着去。】

【这边还没凑齐呢,那边金人又开了条件,向宋钦宗索要少女1500名,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因为人数不够,他还让自己的嫔妃凑数。】

【真是孝啊,大孝子!连自己妃子都能送出去。】

所有人:“???”

什么?自己的妃子都能送出去?这宋钦宗是疯了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