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那就送去大牢吧 去京城(2 / 2)

陈雁秋虽然搞不懂女儿为什么揪着人家上一段婚史,没完没了;但她到底爱女心切,还是又找了阮小妹,跟人仔细打听了经过。

阮小妹上回虽然没能成功搅和的她哥离了婚,可陈大夫还是给了她三百块钱。

而她哥竟然宁可发疯直接辞职了,都没想过把高中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让给她这个干临时工的妹妹。

两厢一比较,在她心中,陈大夫简直就是观音菩萨再世。

连阮小妹都站在王潇一家人这边,苦口婆心地劝:“阿姨,要不你让王潇也出国吧。反正她是大学生有文化,出国还能挣大钱呢。出了国,我哥他们又没办法追过去。”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她还强调了一句,“我哥上一个老婆不就是这样跑掉的嘛。”

哼!她损人不利己她也乐意。

阮瑞没把她当妹妹,她眼里也不会有这个哥。

阮瑞占不到王家的便宜她才高兴呢,反正就算她娘家把王家搬空了,也不会落一分钱的好处到她手上。

王潇心道,戏肉来了,赶紧追着问:“你之前那个嫂嫂是怎么回事儿啊,他俩怎么离的婚?”

阮小妹自觉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

这是说,既然阮瑞前一个老婆条件那么好,他怎么还可能同意离婚啊。

王潇这是想有样学样呢。

“嗐,就是出国呗。”阮小妹这回又收了一个电饭锅——钢铁厂发的福利,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哥那个前任老丈人两口子先出的国,就没回来。然后那个女的跑到大使馆去了,一帮人一块儿再出的国。”

王潇一个字眼都不肯放过:“他们具体是什么时候打的离婚证?”

“出国了就离了呀。”阮小妹兴致勃勃,“真的,你要出国肯定能赚大钱。外国好有钱的,一个月能开成千上万的工资。我要是上大学了,我肯定出国。”

王潇心里有数了,嘴上敷衍:“我知道了,谢谢你啊。”

她又拿了一盒芝麻酥糖给她,“尝尝吧,我出差带回来的特产。”

阮小妹笑逐颜开,殷切地期待着:“你要在国外落稳脚跟了,给我也来个信,帮我介绍个工作呀。”

待打发走了阮小妹,王潇兴奋地揽住了陈大夫的胳膊:“成了,这婚肯定要撤销掉,无效。”

陈雁秋还满头雾水呢,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她警告女儿:“你可不许出国。你瞎跑出去干啥?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

王潇也没兴趣出国去刷盘子呀,挣钱的机会遍地都是,她干嘛非得漂洋过海当二等公民呢。

“我是说婚姻。阮瑞跟他前妻根本没离婚,他再结婚就是重婚!”

啊,还有这事?

当然有了。

去年那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各种乱七八糟。

作为重要的运动分子,阮瑞和他前妻哪儿来的时间专门跑趟民政局去领离婚证?

事实上当时他们信心十足,一心认定他们能获得这场运动的胜利。

最后发现情况不妙了,提前听到风声的人才想办法找后路赶紧逃之夭夭。

这个过程中,他俩根本不可能离婚。

因为走不开。

因为他俩也害怕一旦有大动作,会引起旁人的警觉,对他俩不好。

所以,从头到尾他俩都没办离婚手续,只是他的白月光前妻出国,婚姻事实破灭而已。

陈大夫听了这一通分析,气得咬牙切齿,把城南高中都给恨上了:“他们怎么能开这种介绍信?他们也太不负责任了!”

但凡他们工作认真,查出来阮瑞还没离婚,不开这封介绍信,那她女儿根本不用结这个婚。

“好了好了。”王潇赶紧拦住陈大夫。

这人实在太容易被转移注意力了。

他们现在要对付的人是阮瑞。再把旁人拉进局里,是生怕自己的敌人不够强大吗?

再说,现在全国又没联网,户籍管理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漏洞。人家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高中上哪儿去调查职工到底有没有离婚啊。

陈雁秋不痛快:“那民政的也能瞎给人发结婚证。不行,得让他们把婚姻给撤销了。”

王潇又赶紧拉住人,陈大夫怎么听风就是雨啊。

“咱们得有证据,没证据法院也不可能说婚姻无效。”

证据要去哪里找?

去京城啊。

当初阮瑞和他的白月光是在京城办的结婚手续。他们的婚姻关系,只有京城那边才知道情况。

陈雁秋二话不说:“妈跟你一块去,咱们赶紧把这事给解决了。”

王铁军同志也积极赞成,还特地去厂里请假了。

然而厂里不批。

为啥?

这不十二月份的嘛,年底是各级领导下来检查调研慰问一线工人的关键时期。作为钢铁厂屈指可数的八级工,王铁军同志是妥妥的门面担当,时刻准备着接受领导接见的,哪里能离开工厂。

如此一来,王铁军不放心老婆女儿单独出远门了。

现在他们是在严厉打击路匪路霸,可其他地方没这项行动啊。而且现在扒火车抢劫的越来越嚣张,还有乘务员被从车窗直接拉下去的,甚至好多站台火车都不敢停。

他老婆女儿两个女同志到时候着了道可怎么办?

唐一成主动请缨:“叔叔,我一块去吧。那个,我跟我们肥皂厂说,我和王工去京城是为了拓展业务。”

他联系方洲市想搞招商会,进展的很不顺利。

人家市政府领导完全不感兴趣,三两句话就把他打发走了。

最后他跑了一趟,也只是去方洲的宾馆说了一次性牙膏牙刷和特产的事儿,顺便留下金宁大饭店的电话号码,说如果哪个县想去搞招商会,可以打电话过去咨询。

接着他就灰溜溜地回到省城,等王潇下一步的安排。

现在,她要去京城,他自然也得跟上。

王潇不愿意再耽误时间,痛快点头答应:“行吧,咱们先斩后奏。厂里不报销车票也没关系,我付账。”

陈大夫狠狠瞪了她一眼:“你有几个钱啊,妈掏钱。”

还真得陈大夫出面。

不是钱不钱的事儿,王潇早就是万元户了,不缺车票钱。

而是这时代买卧铺需要单位开介绍信。

说到这个介绍信啊,王潇当真不明白,除了既得利益者,还有谁会昧着良心说计划经济时代人人公平。

公平个鬼呀。

哪怕是改革开放都12年了,距离21世纪不到10个年头,这个时代的等级供应体制依然极其普遍。

从方方面面告诉你,人分三六九等。

比如说软卧车票吧,单位开介绍信,而且坐车的人还得是地师级/高级职称以上(含)方可购买。

其余的,不管你身体情况如何,到底有多需要,老老实实地买硬座去吧。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时代又没实名制乘车,只要有关系,想捣腾出来软卧也不是没办法。

陈大夫拿钢铁厂的高级工程师的名义买了软卧票,三个人都睡上了卧铺。

必须得这样啊。

1990年的火车真的很慢,他们得在火车上待一天一夜才能抵达京城。

这宝贵的时间,王潇当然不能浪费掉。

她拿出了笔记本和各个县的资料,开始对照着帮人写文案。

招商会虽然是草台班子,但必须得打响了。

考虑到港商台商平常写的都是繁体字,有可能不认识某些简体字,而王潇自己本人也不会写繁体字,她还写了简单的英文介绍。

唐一成伸头看了一眼,顿时浑身不自在。

他就没看过比王潇更努力的女同志。

不,准确点讲,连比她更上进的男同志,他也没见过几个。

更让唐一成惊叹的是,陈大夫也没像他认知中的中年妇女一样,一上火车要么就是到处找人啦呱,要么就是捧着一包瓜子不停地咔嚓咔嚓,或者拉着他说闲话;而是拿出了一本针灸书,在晃荡的车厢里认真地看,不时手还比划两下。

陈雁秋当然不可能浪费宝贵的时间了。

现在厂里日子不好过,也牵在三角债里,领导都说想办法尽可能节省开支。

到了他们厂医务室,其他的钱能省,药不能省啊,药又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况且现在天寒地冻,慢性病发出的干部工人一堆,哪个不得上药。

她这个老医生想来想去,决定求助赤脚医生的法宝,给病人扎针灸。

别说,效果还不错,省钱不多了。

现在趁着去京城火车上的时间,她要多学点针灸方面的知识。

唐一成实在无事可做,只能暗自下定决心。下回他也要准备本书,不然学渣混在学霸堆里,实在过于格格不入。

火车开了一天一夜,停在京城时刚好是上午九点。

三人在车上匆匆吃过了一顿面包配牛奶当早饭,然后连旅馆都顾不上找,直接跑去跟陈大夫的熟人碰头了。

没错,作为一位医生,哪怕只是厂医,陈雁秋女士的人脉也相当惊人。

她在京城公安局竟然还有熟人。

这位老公安当初到省城出差的时候老寒腿犯了,肿的一塌糊涂,连路都走不了。

是陈大夫给他扎了银针泡了药汤,他才缓过来的。

王潇回想起陈大夫在火车上还在看针灸书临阵磨枪,严重怀疑她能治好人家老公安的老寒腿,也是时也运也。

不管怎样,人家念这份人情。

陈雁秋女士隔了好几年打电话过去,求人家帮忙,人家二话不说,甚至还特地跟同事换了班,专门在单位等他们。

待陈雁秋把阮瑞的个人身份信息交给他,老公安找到户籍科的同事,他们一通翻查,很快就给出了定论。

真叫王潇给猜对了,起码截止到去年九月份,阮瑞户口调离京城时,他仍然是已婚状态。

他跟他那位所谓的前期冯玉洁根本没离婚。

而冯玉洁本人,虽然跑了,但她并没有被通缉,理论角度上来讲,她不算犯罪分子。

公安还给他们做了普法教育。哪怕人家真犯罪了,没打离婚证,没办离婚手续,那他俩还是合法夫妻。

听说阮瑞在外省伪装未婚欺骗女青年,派出所特别痛快地开了证明,又强调:“这是犯了重婚罪,要坐牢的。”

陈雁秋大喜过望:“还能坐牢啊?”

虽然她骂过无数次,诅咒阮瑞千刀万剐。但说实在的,古往今来,男的有两个老婆的,有几个付出代价了?

农村留个老婆给他生儿育女抚养老人,城里再养个娇妻的,她都知道好几个。

“当然要坐牢。法律规定了,重婚的最多能判两年呢。”

陈大夫又不满意了,撇撇嘴巴:“才两年啊。流氓罪都能枪毙的,他这种难道不是更流氓吗?吃枪子儿都应该。”

那公安可解释不了,人家又不负责立法。

好在两年就两年吧。骗婚重婚的婚姻都是违法的,能够直接被判别无效。

王潇看陈雁秋郑重其事地将那纸证明放进包里,跟着松了口气,笑容满面地提议:“妈,难得来一回京城,我们出去逛逛吧。”

逛哪儿?逛京城的四合院吗?

别想啦。

虽然王潇也想逛四合院,哪怕现在买不起,过过眼瘾也好。

可惜的是1990年的京城,连个房产中介都没有。

她想看房的话,首先得去茶馆之类的地方找房虫子,提出自己的要求,让人家帮忙留意。等人家有消息了,她再过去看。

而且这个时代的房虫子,也大部分都是兼职,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干中介的活。天知道他们寻摸合适的房子要花多长时间。

她一个外地人,又怎么可能一直在京城等下去。

这里又不是她的大本营。

所以她没打算看房,她现在要看的是秀水街。

对,就是大名鼎鼎,诞生的无数倒爷神话的秀水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