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 第9章 学完长虫又学蛆(2 / 2)

宋战世界史 著作佐郎 3341 字 1个月前

“这不行,兹事体大。”

“漕司大人。官方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百姓们总会循着腥味摸进这个行当的。看在他们提着脑袋的份上,您就干脆给他们一条生路吧。”

“你这,可真是仁人之心呐!好吧,老夫就当是行善积德了。”

“大人何止是行善积德,这是为民谋利,为皇宋谋教化四夷之伟业。”

“啊!”庞籍被吓的一个哆嗦,“你竟然所谋如此之大。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宁叹了一口气:“我不是跟您说了吗?我们要培养兽医、水手……”

“这些和教化四夷有关系吗?”

李宁明白了,感情职业教育在皇宋根本不被视为正统。不过这也难怪,即便是千年之后,职业高中的学生也是以娱乐为主。

而高中生进入大学专业学习之后,也迅速的变成了职业高中生的复制品。

是职业教育不对吗?

当然不是,是底蕴太差了。

李宁还记得,他有一位十六世纪的同行,曾经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了好几年的古典希腊语,但他最后爱上了矿物研究,并因此成为矿冶之父,此人是格奥尔格乌斯-阿格里科拉。

换而言之,应试教育带来的社会分工结果,并不总是完全失败。倘若一开始就进行职业教育,虽然必将折损择业自由,但恐怕也会更有效率的为皇宋带来便利。

然而,这样的道理要怎么和庞籍解说?

在他的眼里,所谓的职业教育还停留在师徒传帮带的地步,而教育,虽然还没有被四书五经完全锁死,但恰巧处在汉唐儒学崩溃,而新儒学还没形成的空档期。

莫说教化四夷,就连教自家儿子,都还不知道用什么教材好。

所以,李宁最终也只能另辟蹊径的进行了解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贪财是人之本色,但如果让他们知道,学问是财富的源泉,那你说他们会不会对学问趋之若鹜?”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学问和铜臭之物有关?”

“让他们以为有,至少汉话还是能学好的。至于更高深的学问他们愿不愿学,那我们再想其他办法。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到时候开放科举也未可知。”

“嗯,这话有道理。”

见庞籍终于有了点头的意思,李宁也算长出一口气。

但他这终究是忽悠,其中人物能走多远,虽然也得靠自己拼搏,但绝非他向庞籍描述的那样。

“如此,我便去劝说那些同僚们。”

“漕司大人,您只需告诉他们军队护卫之事就可以了。至于教化四夷这件事,因着我们得先学习四夷的语言,所以恐怕不会被人立刻接受。”

“你这就像错了。既然不被接受,那调子就得起的高一些。省的他们说闲话。”

“嗯。大人说得有理。”李宁恍然大悟,他竟然险些翻了个错误,“就是那些混蛋们,恐怕追直接提出反对。”

“我只说教化四夷这四个字,不涉及具体方式。那群人肯定和老夫一样,想不到那么多花招。只是让他们也一起赚钱,恐怕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那也没办法。您把话说在前头就是了。大不了就说是为了教化四夷而进行的支持活动。至于朝廷是否同意,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你说得对。可这风险有点大。”

“那没办法。不让那些混蛋们赚钱,谁会在乎我们的事?这是怕了他们愚蠢误事,所以才用钱吊着。也顺便找个说辞,省的有人说咱们举措无用。但事情做到这一步,就有这么个逻辑需要重视。能让混蛋们赚钱的事情,凭什么不让官家也得些好处。这榷场要开,而且要征税。这泉州之地早该有个市舶司了。如今强敌在侧,海防更是不得不管。他们想赚钱,那就得多给官家一份税收。至于官方商队,也是这般道理。但成本不用咱们全掏,半官半私,摊低成本。让小的们入些股子,也好知道这钱不光是给官家赚的。再怎么说,到那边去也是掉脑袋的事情。”

庞籍一听,心思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做。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公账上出些钱,家里也淘一些。同僚们那里,我也去劝说一下,一家吃独食总是不好的。哦对了,你这个小公据就委屈一下,去商队做个领队。这是公家的任命,记得弄些情报回来,不要落人口实。”

“知道了。”李宁应了一声,欣喜地准备离开,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转身又道,“对了,漕司大人,我有一个大胆的预案想要询问您的意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