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陆王心学,舆论反转!岳父跻身十二境,面见永安帝(两章合一)(2 / 2)

这位身为文圣三弟子的水镜先生,念着陈恪口中的新真言,微微低喃:

“我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心学的三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超过了大部分圣人教诲。

不少大儒看着天上的惊雷,显然这句话已经得到了天道的认可。

他们神色迷茫,有很多理学一脉的学子,不断低声念叨着:

“难道我们真的错了.”

“天理.难道真的不可信?”

“本我之道.才是对的?”

“轰!”

忽然,一道金色雷霆落在陈恪的身上。

在他的身上不断流转,宛若成千上万的金色龙蛇。

这些细若游丝的电弧汇聚成了一个新的儒家真言——“知”

金色文气汇聚的“知”,很快遁入了陈恪的体内。

这一幕,让现场大儒当场震惊。

“居然是两个本命字!”

“据说只有十三境的圣人,才有可能凝聚两个本命字!”

“天道也认为陆鸣渊是被冤枉的?”

水镜先生眼中浮现出欣慰之色:“两个本命字,起码已经有了成圣的条件。”

同时,他挪向陆鸣渊的目光中,充满了思索。

陆王心学的三道真言,皆是被天道认可。

也侧面证明了陈恪的话语是正确的。

看来这一次,天道是真的站在陆鸣渊这一边。

一个刚刚出世的陆王心学,能招来如此大的动静,显然儒道即将变天了,大炎将注入新的气象。

他身为南离帝师,还要考量一番。

自己虽然号称醇儒,凭借文圣一脉出仕治国延伸而出的“修身齐家治国”,能拥有如今的地位,想更进一步,难于登天。

如果说淮安王真的有办法能让陈恪参悟大道,那这份智慧,不容小觑。

必须跟文圣交涉一二。

不能与淮安王交恶,甚至,还要与其交善。

如今国学虽是四大学派之一,可已经逐渐式微了,被不少大儒批成是功利主义的工具,只知道做官科举,不知经世致用,还吹捧其他百家的学问,不尊儒学,无异于忘祖之举。

为此,先生隐世数百年,想要破解此法。

可还是失败了。

趁着文圣闭关百年的时候,理学出世,大行天下。

一个学派的兴起,就代表了上一个学派的衰亡。

心学的崛起,是对理学的抨击。

水镜先生极为看好陈恪,以及对方背后的淮安王。

凭借陆王心学,淮安王就能获得天下读书人的支持,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身侧的陆鸣渊见到陈恪获得第二个本命字。

不禁思忖起来。

听外公说,皇城门口还跪了这么多士子百姓,都是抨击自己不配得到赦免,请求圣上收回成命的。

这道金色天雷,不仅让陈恪凝了第二个本命字,还让他们成了小丑?

看来这大势不可阻拦,天道都跟自己对着干,是执意要自己出冷宫了。

“你们看。”

“齐先生要破境了。”

此时此刻,盛京书院的动静也不小,有书院士子开口指向齐行砚。

紫幻竹林之间。

一层层圣辉洒落在齐行砚的周围,化作一重重的光芒,如同湖中涟漪,重重荡漾而出,光芒越来越炽烈。

“看来心学,与你的大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的出世,解答了你的一些疑惑,说明你的道,确实无错。”

在一侧旁观的儒庙御史,澹台明盯着胡须飞扬的齐行砚,一脸微笑道。

“托了他的福,我心即是理,正是老夫追求的人人如龙之大道。”齐行砚面带笑意道。

澹台明微微颔首。

齐行砚的大道乃是愿天下寒士,人人如龙的大道,此道很是宽敞光明,却十分难走。

因为得不到各大王朝的认可,大部分王朝都是以世家贵族为主,岂有寒门的位置?

但心学的出世,打破了这个局面。

我心即是理的本我概念,补充了齐行砚的大道根基,学说也变得扎实,让人人如龙变得更有说服力,所以才让其成功证道,跻身第十二境。

伴随涟漪越来越大。

一重重波及千里之地。

齐行砚笼罩在圣辉之下,显得格外不同。

而他的气息,也在这一刻产生蜕变。

是的。

齐行砚要成圣贤了。

陈恪向世人阐述了陆王心学。

从而齐行砚也有一些感悟。

再加上天道降临恐怖的大道之力,让齐行砚彻底踏入圣道。

圣贤前面之所以有一个“圣”字,是因为其证道圆满,拥有了比肩圣人的实力,儒家圣人,口含天宪,一言一行,可以让天道降下惩戒,镇压忤逆之人。

身为圣贤,也拥有了牵动天象的能力。

轰隆一声!

终于。

就在刹那间,恐怖的气浪自齐行砚身上爆发而出,席卷出去。

圣贤的气息。

也在这一刻瞬间弥漫在帝京城内。

大炎诞生了一位圣贤。

儒道需要精气神三者合一。

也要完成三不朽方可成圣。

齐行砚,如今已经明悟了圣道,达成了其中一条。

“我等拜见圣贤。”

盛京书院的书生士子,皆感受到书院里面有一股冲天而起的浩然正气,纷纷赶来,看到中央的齐行砚,开口朝着先生深深一拜。

儒道第十二境。

再往前一步就是真正的圣人。

圣人有三不朽。

立功。

立德。

立言。

齐行砚如今已经达成了其二,只差立功圆满,就能成圣,可谓是一踏入十二境,就站在了顶峰。

或者说,这本就是他应得的,如果不是大炎皇帝这些年的疏远,大皇子一脉的气运反噬,借着一口心气,他早就该顺利成为圣贤。

齐行砚的脚踏出一步,一旁的澹台明就看出了他的意图。

“刚刚跻身十二境,你就要去皇宫?看来我之前说的话,你没有听进去。”

齐行砚没有丝毫悔意,平静道:

“大道之争,三教为棋,大炎必须终结眼前的一切,这一趟,我必须去。”

澹台明闻言,没有阻拦。

齐行砚纵身一跃,消失在盛京书院。

澹台明目光深邃道:“你不是不明白真相,只是不愿坐视悲剧的发生。”

忽的。

皇城大门。

圣光拂照,跪在皇城门口的士子百姓,见这一幕,皆是抬头,宛若见天神下凡。

“什么人哦.居然是齐先生!”

“是他,没想到他老人家居然成了圣贤!”

“他就是大炎新诞生的那位圣贤?刚刚那道强大气息就是他散发出来的。”

齐行砚看着这些被人利用的士子百姓,淡淡道:

“全部回去吧。”

“一切已经结束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