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夺嫡结束?立储圣旨,东宫之位花落谁家(2 / 2)

再怎么说,水镜先生也是在天下读书人口中斩获“醇儒”名号的,能得到这一份称号,天下独一份。

陆鸣渊微笑回应:“本王哪有什么大名,恐怕只有恶名吧。”

水镜先生抚须而笑:“人世间的善,是可估量的,可人世间的恶却无边无际,当恶转为善的时候,自然拨云见天日,殿下遭受过分的恶,换一种角度,何尝不是名的一种体现?”

陆鸣渊哈哈一笑。

这老头,是在告诉自己,黑红也是红?

如今整个大炎,谁不知道他陆鸣渊的名字,大冥女帝都宣传烂了。

但未必有多少人知道陆云卿的大名。

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醇儒之言,名不虚传。”陆鸣渊夸赞道。

水镜先生的掌心悬浮一枚掌印,递到了陈恪的身前:“小师弟,今日师兄代师收徒,这枚“文”字印,伱要收好了。”

“好!”陈恪郑重的将“文”字印收起来。

这一幕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另一副景象。

“难道文圣一脉,也要支持淮安王了?”几位年轻翰林院修士面面相觑。

“这可不得了,文圣的学派虽略弱于理圣,但实力和派系与理圣不相上下,到底谁会胜出?”

“开玩笑,淮安王除了文圣之外,还跟天师府关系极好,洞天之中,慈航仙子一直贴身保护陆鸣渊,你们难道不知道?”

“淮安王如今在民间的讨论度,都要压过崇文王了。”

“陆云卿没有兵权加持,淮安王身上还有冠军侯的支持,你们别忘了。”

在场官员和儒士讨论之下,纷纷认为,淮安王崛起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另外一边,不少大儒则是已经凑到了陈恪的身边,虚心求教。

“陈大贤,能不能详细说说陆王心学具体为什么?若是能摘录,更是感激不尽。”

“致良知于天理而言,又当如何解释?”

陈恪看到诸多大儒如此放低姿态来讨教,也是诚惶诚恐,第一次面对如此境况。

御花园。

凉亭四角垂下遮挡春风的帷幔,坐了两人,望着棋盘对弈。

残局未消。

一身龙袍的永安帝却已经站起身来,双手负后,望着烟柳池塘,身侧则是身着绯袍官袍,弓着腰的袁玄罡。

一个是当今天子,一个是内阁首辅,乃是站在大炎权力中心巅峰的两人。

袁玄罡开始施展儒庙的阴阳术神通,遮掩天地,让此处更不易被人以心神或是术法远观查探。

袁玄罡这才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桩惊天气象,成功让淮安王身上背负的儒道气运达到了顶峰,时机差不多到了。理圣说,陆云卿的道心文胆皆不稳,已经不是帝位的最好人选,如今最好的人选,是淮安王,齐行砚突破十二境,陆鸣渊顺风顺水地汇聚了三教气运,能够帮助大炎吞并整座浩然洲和青冥洲的气运!”

大炎皇帝松开拳头,揉了揉脸颊,脸色冰冷,冷笑道:“好一个千年未有的天命之争!”

袁玄罡轻声提醒道:“事已至此,更加不可泄气啊。”

永安帝闻言一笑,摇头道:“不会,朕不会的!一年也好,十年也罢,可以做的事情,不少了!回想一下我大炎历代皇帝,开国以来,在中土天下遭受三教的屈辱白眼,我这点内伤,不算什么。”

嘴上说得轻描淡写,男人强行咽下一口涌至喉咙的鲜血,低下头从手指揉了揉脖子,流露出一丝狰狞和悔恨之色,只是脸上的狰狞神色久久不散,悔恨很快就消散殆尽。到最后,仍是只留下一份无奈。

原来他在渡龙门之前,用了一手无上秘术,悄然打断了自己心脉,使得他的武道长生桥彻底崩碎,原本一位生机盎然的八境修士,如今生机孱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教是大炎发展最大的阻碍。”

倾尽一甲子之力营造的局势,却不及三教积累万年的底蕴。

袁玄罡沉默不已,他表面在大炎待了三十年,实际上,他已经服侍了许多帝王。

他翻阅各朝各代的正史野史,走过无数山河国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最终得到一个结论,一味扶持弱小,缝缝补补,无济于事。五百年的天命轮回,群雄逐鹿,扶持弱国对抗霸主之姿的强大王朝,最终死的人,要远远多于强势王朝一统江山的伤亡。

所以袁玄罡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王朝,一个合适的君主,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最后他找到了大炎皇帝,永安大帝,而且没有失望。

哪怕是九龙夺嫡一事,害得大炎如日中天的强盛国势,遭受重创,但是袁玄罡从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本身是错的,错就错在人算不如“天算”而已。跟某些幕后大佬比拼算计,哪怕袁玄罡也要自认不如,但是他偏偏要赌,孤注一掷,赌赢一个不可阻挡的天下大势!

让大炎能够结束王朝轮回的宿命,万年屹立不倒。

“圣上,齐行砚求见。”

花园之外,有人禀告。

“让他进来吧。”

永安帝已然老态龙钟,面无表情,淡淡道。

一位蓝色儒衫老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从后院大门迈入,第一眼看到了永安帝身侧的大炎首辅,袁玄罡。

“朕的身子,一天越不如一天了,这些日子,朕冷落了你,让你屈身谏议大夫之位。”

“你没有怨恨朕吧?”

永安帝抬目,捻着棋子,微微一笑。

“没有。”齐行砚轻轻颔首。

“这些年来,朕还是最倚重你,当初你若是没有从儒庙出山,而是走到其他王朝去,朕不知道要操心多少事情,当初如果听了你的,早点立太子,恐怕也不必为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伤神。”

齐行砚表情忽的顿住,又在瞬间恢复如常,笑着说道:“现在立,也不迟。”

永安帝眉头紧蹙,盯着棋盘沉吟不语,旁边是早就写好的圣旨。

“既然如此,接旨吧。”

半日之后。

一个震惊京城的消息,轰然放出,引爆了整个大炎。

“报!!”

“立储圣旨到!”

清烛殿。

“是立储圣旨!”

紫芸和红婉惊喜的跑到大殿之中,要给陆鸣渊汇报这个好消息。

她们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