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唯有张居正2(2 / 2)

这后辈女子,怎不知道也崇敬崇敬咱?

没咱,能有后头这些不肖子孙么?

忒没眼光。

不提老朱略微破防,画面中仍在继续。

【改-革没有不得罪人的,被损害了利益的改-革反对派想尽办法、层出不穷地构陷他、给他泼脏水,一会儿污蔑他乘三十二台大轿,一会儿拿他夺情不为父亲守孝大做文章,又说他收受贿赂为亲儿子开科举后门,总之,他们都想让他死,只有这个人死了,推翻新政,他们才能无所顾忌地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张居正是劳累过度才病死的,他去世后,内阁党争越发激烈,朝堂闹得乌烟瘴气,万历也成脱-肛野马,无人能管束。先前对万历管教得非常严格的李太后,也对这个儿子失望了,她退居深宫,不再问政事,不管万历罢工不上朝或是闹出什么荒唐事来,都紧闭宫门只当不知道。

万历皇帝和他爷爷嘉靖一样,浑身都是反骨,有点精明但又不多,还自私自利爱敛财!张居正病逝第二年,他就暴-力推翻了张居正的改-革、褫夺了他所有荣誉称号,抄家不算,还将张居正的儿子通通下狱,逼得其长子张敬修在狱中自杀,其他子嗣也都流徙发配烟瘴之地。万历朝同情张居正的人很多,但碍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出乎意料的恨与狠绝,无人敢为他伸张正义,甚至连说一句公道话都不敢。

直到万历四十二年的年初,京城又降大雪。

这一年,距离张居正离世已三十余年了,六十九岁的李太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是这场大雪让她又想起了曾在雪中独行的张居正。她也成了唯一一个敢在万历面前怀念张居正的人。她临死前或许也醒悟了,皇帝不行,大臣也够呛,如今朝廷败坏成这样,满朝文武谁又能成为张居正呢?她含泪对万历说:“人人都有私心,唯独张先生没有。”

可是万历仍旧没有为张居正平反。

我们都说大明两百多年只出了三个天才神童,除了唐伯虎、徐渭之外,便是张居正。他两岁认字、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二十三岁为进士。这样一个聪明绝顶之人,会看不穿身后事吗?他早就知道自己死后不会有好下场,他也早已做好了殉国殉道的准备,在改-革反弹巨大的“京察事件”中,他向吏部尚书杨博剖明心迹:“为天下的长治久安,为富国强兵的实现,仆将以至诚至公之心,励精图治推行改-革,纵刀山火海,仆置之度外,虽万死而不辞!

之后,他又在给朋友耿定向的信中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即使“蒙垢致怨”,也“无畏于浮言也”;他在《答河漕按院林云源言为事任怨》中说:“念己既忘家殉国,遑恤其他,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

“机阱满前,众镞攒体”,

哪怕前路都是陷阱,哪怕万箭穿体,也不畏惧。

虽千万人,吾往矣!

怪不得人说,他是大明最后的风骨。】

视频已近尾声,这视频在播放时还配有背景音乐,把林菱听得眼含热泪,包子都啃不动了。

而诸朝也听那曲子在婉转地唱:“我自关山点酒、千秋皆入喉,更有沸雪酌与风云谋;我是千里故人,青山应白首;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古人虽不解为何用这首好似描写武将的曲子来配身为文官的张居正,可这曲子词虽写得奇奇怪怪,调子倒不差,听来便觉深痛与孤寒,好似那画中飘飘扬扬的风雪,果真落在了历史上的张居正眉眼之间。

那画面定格在那雪中如青松般的背影上。

【最后,我们用一句诗来送太岳公。】

风雪中浮现一行字。

【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

跪在金銮殿上的张居正,静静地听着仙迹中的后世之人如何评说他,在听到这诗句后,他也在此刻垂下眼眸,能够含笑轻叹了一口气。

可惜,身旁无酒。

真想与后世之人对饮啊。

后人知他之志,他亦九死其犹未悔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