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青花瓷,编入教材!(2 / 2)

“师娘看过我的节目?”

“当然,我可是你的忠实歌迷!”

梅媛说的是“歌迷”而不是“粉丝”。

因为她喜欢的是夏虫的音乐作品。

而不是兴饭圈的那一套对他的个人崇拜。

一个用词就足以说明这位中文系教授对人际关系有多讲究。

夏虫觉得自己受到了最大的尊重:“谢谢师娘!”

“开饭了。”

“夏虫,去洗洗手吧,自己拿碗筷。”

“哦,好的!”

......

尝了几口严教授做的菜。

味道是相当不错。

夏虫正犹豫怎么开口......

严教授就先提出了找他来的目的。

“虫虫,你昨晚唱的那首《青花瓷》,是你自己写的词吗?”

夏虫犹豫再三,还是点了点头:“是的。”

他很想说不是我,是方文山。

可是,如果严教授提出求见的话,上哪儿给他找方文山去?

严教授当即竖起了大拇指:“词写得很好!”

“可惜啊,有一点点小瑕疵。”

作为历史学的专业人士。

严教授指出了歌词里的两处漏洞:“天青色,是汝窑瓷钦定的颜色,而非青花瓷,所以你对于青花瓷的颜色描写是错误的。”

“其次,天青色等烟雨,逻辑上是不对的。”

“青是蓝色的一种,天青色就是天空的颜色,只有被雷雨骤雨洗涤过的天空,才会呈现出这种晴朗的天空色,而非烟雨朦胧。”

“所以,应该是天青色等骤雨,而非等烟雨。”

夏虫算是听明白了。

严教授的重点不在于指出漏洞,而是邀请他交流歌词里蕴含的历史文化。

这是在点他!

前阵子,严教授的课里就提到过瓷器的发展历程。

幸好夏虫没有落下课业,否则真要当着两位教授的面露怯了。

“严教授,我的副歌里面提到的确实是汝窑。”

“但汝窑较为稀有的能见度低,我很难将它与歌词里的故事关联起来。”

“而我之所以用烟雨而非骤雨,纯粹是因为烟雨朦胧的意境比较美,换成骤雨的话整首词的意境就毁掉了。”

见他淡定自若的解释了原因。

梅媛果断站在了夏虫这边,笑道:“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用词无伤大雅,我们所追求的意境美,是不必完全遵循现实的。”

“如果你把《青花瓷》改成了《汝窑》,这首歌又会变成另一番风格,也就不再有这么优美的意境了。”

“即便是诗仙李白,也会采用大量夸张手法凸显他的浪漫主义。”

“夏虫,你的词很棒,我给满分!”

严教授赞许的点了点头:“老婆说的对。”

“夏虫,我今天找你过来呢,主要是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我能否借用一下你的《青花瓷》?”

严教授说出了原因。

他除了担任湖泉大学的历史教授,还负责编撰全国的历史教科书。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大多数人,这辈子能接触到的身份地位最高的人。

可能就是自己的大学教授。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教授在外面还有什么兼职。

甚至,教书育人才是他们的兼职工作!

平时在大学课堂听的内容,放在外面开讲座,可能一场就是几十万上下。

也许你的教授看起来只是个平平无奇的糟老头子。

但他背地里可能是中科院的院士,可能是某个国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

严教授就是历史专业的天花板!

这个世界的学生,读的每一本历史教材,都有他的名字在里面。

现在,严教授想把《青花瓷》写进他的教材里,让学生通过歌词更多的了解瓷器文化,并对汝窑和青花瓷做一个详细的区分讲解。

“你放心,教授不会白拿你的。”

“该付的版权费,一分都不会少。”

夏虫赶紧摇头拒绝:“不不不!”

严教授瞪大了眼睛:“你不同意?”

“不是不同意!”

“严教授,您能把《青花瓷》编入教材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认可。”

“版权费不必支付了,您尽管拿去用,这对我来说是荣幸之至!”

“不过,我倒是有另外的一个小请求......”

说到这,夏虫将目光瞟向了一旁的梅媛。

严教授笑得眯起了眼睛:“嗯,你继续说!”

“我最近在写一部剧本,可我不懂剧本的写作方法,想请师娘给我辅导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