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2 / 2)

正是早晨,天边太阳刚升起来不久,山间的雾气渐渐变淡,满山苍翠如被水洗过一样,明净清透。

晨起的钟声响起,于山间回荡。

小院地方不大,所以只请了三清画像回来。

玉滟洗漱过后,亲自动手换上新鲜的瓜果供上,而后点蜡熏香。这些事情慢慢做好,她的心神也随之安宁下来。这才于蒲团上坐下,开始做晨课。

一开始诵念经文时,玉滟还很是生涩,但随着这几个月的锻炼,她已经可以诵念的十分顺畅,甚至渐渐找到了状态。

句真字清,调匀声正。

每每读完经文,甚至有种神畅气和,通体舒适之感。

晨课做完,外面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玉滟自幼的膳食都是精心搭配,荤素调合,但随着清修,她渐渐开始偏向食素,早膳便是清粥小菜,再加上一碟清蒸鱼,很是鲜嫩。

晨课做完,到晚课前,就是闲散时间了。

不过今天又到了三天一次的检查功课时间,所以玉滟略作收拾,就往清虚的院里去了。

一路行来,虽然时间还早,但观中已经有香客来了。

除此之外,观中的道士们往来说笑,言语间说的都是即将到来的中元节。

七月十五,地官赦罪。

中元节这一天,观中会设道场,为民祈福,也为普度孤魂野鬼。

玉滟低念一声无上天尊。

这一条路玉滟已经走得很熟了,走到清虚院中的时候,恰巧遇见大师兄玉行出来,他年岁和玉拾师姐差不多,五十来岁,是个十分热情且沉稳的人。

“玉明。”玉行未语先笑。

“师兄。”玉滟微微作揖。

“又到检查功课的时候了?”玉行一眼扫过,立时就笑了,“早知道我就晚点再走,师傅说你进步很大,我也想听听。”

玉滟来做什么,实在是再好猜测不过,她不爱见人,再加上前面观中信客很多,所以大多时间都是呆在自己小院,或许是带着人在后面山上走走。像这样到前面来找师傅,差不多都是为了功课。

玉滟有些赧然,说,“是师傅宽厚,我天资一般,经文也不过是熟读而已。”

“你才入道多久,能熟读已经很好了。”玉行勉励一二,然后就告辞了,“我先走了,你去吧。”

目送他离开,玉滟才进院。

检查功课很顺利,情绪温和,都是根据玉滟的进度问的,不会有意为难。几个月的相处,玉滟已经和他相熟,也没刚开始的忐忑了,这会儿笑盈盈的,

大致问过几句,清虚很满意。

道家崇尚无为二字,万事万物,他都喜欢顺其自然,玉滟向道也是。但玉滟很勤勉,甚至很有悟性,倒是给了他许多惊喜。

之后又问起疑虑之事,玉滟一一道来。

书越品,越是有所好奇,不由探究,好在她有师长,都能及时为她解惑。

清晨的太阳渐起,山间有风拂过,吹散些许夏日的燥热,带来清凉。

院中古松随风轻动,树下大石上,道人娓娓道来。

玉滟安静坐在石几上,整个身心随着清虚的话语陷入安宁。

莲花冠下,灰色的轻纱披在她的肩上,让人想起古人在画卷上落笔勾勒出的神女。

褚琛甫一进院,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脚步一顿。

清虚口中的话一顿,抬眼看了过去,含笑起身。

玉滟慢了半拍随之站起来,一转身,才发现来客是他。

不同于昨日的窄袖紧身的圆领袍,对方今日穿的是一身素雅的灰蓝道袍,不见缀饰,头发也只是用木簪挽起。

本就温润雅致的人,更添了几分出尘。

昨日的尴尬和忐忑经过一夜时间已经散去,除了一开始的惊讶之后,玉滟心中浮现出了些许好奇——

这位泊渊公子到底是何人?

她还是第一次在自家师父脸上看到这样亲切的神情。

“泊渊小友。”清虚一挥拂尘,含笑道。

“清虚道长。”褚琛颔首回应。

两人互相见礼完毕,玉滟才上前作揖,道,“泊渊道友。”

她又有些惊讶,师傅竟称他为小友,难道这位泊渊公子,竟也是道门中人?

“玉明道长。”褚琛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一触即逝。

清虚微讶,“玉明你与泊渊小友相识?”

玉滟略有些赧然,说了小院之事。

“是我冒昧了。”说着她忍不住再次歉意开口,看向褚琛。

她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未经允许,从来不会乱动别人的东西。

像这次贸然进别人小院,还被主人撞了个正着的事情,对她而言还是第一次发生。

“原来如此。”清虚恍然,摇头无奈抚须,“这个玉拾,做事总是丢三落四。”

玉滟有些急切,连忙解释说,“师姐是照顾我,师父您别说她。”

“不妨事。”褚琛及时开口,云淡风轻道,“不过一方小院罢了。能得人欣赏,也不算辜负。”

清虚这才笑道,“不说,不说,主人都说了无碍,你只管把心放肚里去。”

玉滟这才心下一松,微微笑起,下意识看了眼褚琛,想着这人可真好说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