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先了解“味”再去调味(2 / 2)

之后我们给鱼打上花刀后,对鱼进行浸泡的过程,一方面是给鱼肉入味,另一方面也是要让鲤鱼本身的腥味出掉。”

张磊和杨鹏坐在旁边听得很认真。

冯正明以一道菜做例子,这样去说理论知识,就让两人可以听得更加明白。

“再比如海参,海参其实本身完全没有味道,所以就需要给海参进行入味,而且要用重味去入味,用俗话说,叫要能够拿的住它。

所以晚上姐夫跟师哥说起的菜,是海参扒肘子。

用肘子的味道,可以更好的拿住海参,让海参能够具有肘子的肉香。”

听到这,杨鹏突然问:“小师叔,我听说师公有一道葱烧海参,可算是非常经典的菜,师父说师公的那道葱烧海参,当年曾经拍卖出过6000块呢。”

冯正明点头:“对,师父的那道葱烧海参确实是他老人家很经典的一道菜。”

张磊问:“小师叔,那你刚才说,海参要用重味拿住它,葱烧海参的葱好像并不算是多么重的味道吧?”

冯正明听了笑起来:“你们不会以为,葱烧海参就是用葱去烧海参吧?其实葱烧海参,海参烧之前是需要先入味的,要跟一些猪骨、火腿、老鸡,以及一些香料一起进行炖煮,要先让海参入了味,之后再用葱烧制。”

张磊和杨鹏有些惊讶:“原来是这样的吗?”

冯正明说:“对,千万不要只看表面,好像葱烧海参就是用高汤,把海参和葱一起烧出来,实际上海参烧之前的炖煮入味更重要。”

张磊和杨鹏感到,每次和小师叔聊天,尤其是谈论烹饪和菜品时,都会有所收获。

今晚冯正明的寥寥几句,也是让张磊和杨鹏对调味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两人没有继续打扰冯正明写信,而是到一边去消化今晚听到的一些东西。

冯正明继续给师父写信,介绍完自己和大师兄情况,最后不忘让师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身体,也在信的后面写上,等不忙的时候会去看望师父。

写好了信,看到时间不早了,冯正明又拿着手电筒出门,对食堂里里外外进行一番检查。

并且把食堂前边的门,以及后院的门都给锁好,然后才回到宿舍里睡下。

翌日凌晨,冯正明他们依然是一起早起,去农贸批发市场采购。

采购回来之后,冯正明先是跟大师兄领着张磊、杨鹏把一些食材给清理一番。

大概是早上十点的样子,冯正明跟大师兄说了一声。

揣上要寄给师父的信,骑上大师兄的自行车赶往邮局去寄信。

寄信的同时,冯正明把这些天自己卖盒饭赚的钱,和乡下做席姐夫分给自己的钱,自己只留下一些零钱,在邮政银行开了个账户,存进了1000元。

拿着存折,冯正明心里明白这存折里的钱,算是自己未来的启动资金。

把存折收好,冯正明又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市区,在商店里买了一些糖果点心,准备等下午大师兄和姐夫家里人过来,给大师兄和姐夫家孩子吃。

买好了东西,冯正明立刻马不停蹄骑车赶回食堂。

食堂里,李辉东领着两个徒弟已经基本上完成中午接待要用的备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