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献给离乡人的味道(2 / 2)

旁边被吸引来的一桌旅客。

几个人是一直在外地工作,过年的时候回泉城过年,但是因为回来比较晚,没有能吃到冯家干饭铺的把子肉。

属于只知道名声,一直没有能够尝到味道。

他们回到泉城过年这些天里,倒也吃过泉城其他家把子肉。

对几个人来说,可能也就超兴兴的把子肉算有些特色。

今天终于有机会尝到冯家干饭铺的把子肉。

他们自然是也赶紧要几块把子肉,想要先尝尝看,究竟被泉城很多人都夸奖的冯家干饭铺把子肉,和泉城其他家有什么不同?

把子肉上桌,首先在颜色上就让几个人看出不同。

其他家的把子肉颜色往往会有一点点偏黑。

但是冯家干饭铺这把子肉颜色相当红润。

会给他们一种仿佛是大片红烧肉的感觉。

再有就是把子肉的香味,铺面不是超兴兴有些调料的味道,而是简单的酱油香搭配上肉香。

如果仔细闻,还有一股淡淡清香。

把子肉无论是色还是香,已经让几位旅客感受到不凡。

随后几个人送入口中开始品尝。

首先把子肉上汤汁的味道,入口会有一些咸,但是咀嚼肉的时候,又不会觉得特别咸,等到细细咀嚼后,会在咸之下吃到一些甜味。

正是这一点甜味,搭配上咸味一下子把把子肉味道提升了。

酥烂的瘦肉,几乎能直接融化的肥肉。

这一块把子肉,让几个人吃出很不一样的滋味。

这几个过年前才匆匆赶回泉城,在家里过了一个年,又即将踏上去往异乡火车的人。

终于在他们离开前,吃到了记忆中泉城家乡的味道。

不是大甜大酸,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齁咸,更不是外地越来越多见的辣。

就是很朴实的咸鲜口,然后会有那么一点点的甜。

没有什么多余花哨的滋味,它就是两个字“适口”。

几位即将离乡的人把肉汤浇在米饭上,然后大口大口把碗里的米饭扒拉着吃掉。

吃完了饭,几个人起身付了钱。

离开前,几个人分别对冯正明表示感谢。

“谢谢,您让我走之前尝到你这把子肉的好滋味。”

“真是家乡的味道,过年回来这些天里,一直都没有吃到,还觉得是不是在外面久了,吃不惯家乡味道。”

“好吃,你家的把子肉确实好吃,难怪是泉城最好吃的。”

“一块把子肉,一碗米饭,带着家乡的味道,可以满足的出门了。”

“老板,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外地也吃到你的把子肉。”

冯正明已经把里面点的爆炒三样出锅装盘,让夏蕙去给里面的顾客上菜。

然后他对几位即将远行的人说:“我们会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咱的把子肉卖去其他地方,几位外出路上也多注意安全,家乡随时都欢迎你们回来。”

几个人笑着向冯正明告别,各自提着行李赶往火车站。

大排档里也要出门的老顾客,听到冯正明和几个人的对话,他们也有些感伤。

“又要离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可不是嘛,想要再吃到冯老板的把子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外面很多菜做的味道真是不如咱们鲁省啊。”

“冯老板以后去外地干吧,你这手艺,在外地也一定能行。”

冯正明听到几个人的话,笑呵呵说:“好,等莪赚到钱了,一定把咱的把子肉卖去全国各地,不能让其他地方的人小瞧了我们鲁菜。”

有两桌客人打底,慢慢火车站这边陆陆续续又开始有人来冯正明的大排档。

开始更多还是来买把子肉的火车站旅客。

等时间晚一些,大概是晚上十点之后,开始陆陆续续有住在周边的人来大排档吃饭。

此时,冯正明一大锅把子肉基本上已经卖光了。

不过凭借他名声在外的手艺,依旧是能让大排档里坐满人。

当然,能坐满人的大排档也不止是冯正明一家。

火车站这边其他几家大排档生意也都不差。

显然,年初六了,不少人在家里吃饭也吃腻了,三五朋友邀约一起,找个大排档吃几道热气腾腾的菜,再配上一些小酒,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

而面对不同的客人,冯正明总是能保证稳定发挥。

喝酒客人是什么口味的饭菜,只是吃饭客人又是什么口味?

或许只是一些细小的变化,但会让顾客吃着觉得很适口。

这一点上,虽然夏蕙和陈安邦一直在旁边看,但是两人并不能够通过看很好掌握。

就像是一道简单的醋溜白菜。

简简单单的大白菜帮子,经过冯正明的改刀和煸炒,就是能够保留脆口,同时又会有那么一点点软,即将要出水却又没有完全出水。

这么一道看着极为简单的素菜,反倒是会成为很多人喜欢的下酒菜。

往往一些喝酒的客人,酒都还没有喝好呢,结果醋溜白菜已经吃光了。

只能是再点上一盘,接着当下酒菜吃着。

甚至有一桌客人,最后吃饭的时候还点了第三盘。

三盘醋溜白菜,最后再来一大碗的白菜卷汤,价格不贵还能让一桌人吃的相当满意。

夏蕙盯着看了好一阵,最终还是只能说:“师叔手艺太厉害,光是你这调味,我看多少遍都没办法完全学会。”

冯正明笑着提醒:“不要相信经验,最好的办法是尝,只有自己舌头不会骗自己。”

大排档经营到接近0点时,让冯正明他们意外的是,竟然见到带妻子孩子回来的杨斌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