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山陵崩(2 / 2)

晚唐余晖 雪地猫熊 4575 字 1个月前

所以,这些牙将们当街叫唤,询问谁想当节度使。

最后,已经五十多岁的牙将罗弘信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担任魏博节度使一职,抵御乐从训的反攻。其实罗弘信也不是什么小兵出身,他们家族往上四、五代都是魏博军的押衙,算是魏博军中的中高层了。

而罗弘信也是打了大半辈子仗的老军头,所以他毛遂自荐,众人纷纷归服。

罗弘信就领着魏州兵与乐从训的相州兵交战,乐从训与朱全忠交好,加上朱全忠的使者雷邺被魏博军牙将们所杀,朱全忠派遣朱珍带兵北上。

不过虽然朱珍连破魏博的黎阳、临河、李固数座城池,但是乐从训那边却先一步被罗弘信斩杀,相州兵溃散。罗弘信随后又杀了乐彦祯,将他们父子二人枭首于军门。

魏博镇内部于是重新归于一统,而统一后的魏博镇不是现在的朱全忠能占到便宜的,加上罗弘信也给足面子,遣使修好,朱全忠于是下令朱珍退兵。

魏博再次经历了一场军乱,不过这只是魏博这数百年间的再一次内斗,不足称奇。只是值此大变之际,魏博军忙于内斗,没有一个有威望的首领抓住这次机会,注定在接下来的天下大乱中只是一个配角。

魏博军内乱之后,照旧向朝廷请封,不过,眼下的朝廷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朝廷还顾不上这里。

虽然因为张延礼的干预,圣人比历史上提前一年赶回了长安,但是张延礼可改变不了圣人的身体状况,光启三年年末身体就一直不太好。

光启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圣人大赦天下,改元文德,以韦昭度兼中书令。

不过圣人虽然大赦天下,但是身体依旧没有任何好转。

文德元年三月五日,圣人病情进一步加重,在长安的众位大臣有些惊慌,要知道圣人虽然在位已经十五年了,但实际上才二十七岁,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都夭折了。

如今的朝廷可没有成年的皇子作为继承人,所以皇位的继承人只能是圣人的几个弟弟。

群臣当时商议立圣人最年长的弟弟吉王李保为帝,但是掌权大半神策军的杨复恭却有自己的想法。

晚唐一直有掌管神策军的太监废立皇帝的传统,对于杨复恭而言,吉王年长,又是正常的顺位继承人,如果他也支持吉王,吉王只会认为理由当然,他也没什么功劳。

所以杨复恭与心腹商量之后,准备立寿王李杰为帝,对于寿王而言,这个皇位本来和他无缘,杨复恭立寿王,寿王自然会感激他。

不过,杨复恭明显识人不明,准确的说,晚唐的圣人,除了极个别几个外,其余没几个是好糊弄的。

三月六日,圣人驾崩,遗诏立寿王李杰为皇太弟,改名李敏。三月八日,寿王在圣人柩前即皇帝位,不久又改名李晔。

至于西门思恭,在这个立场上是与杨复恭一致的,加上也没有张延礼的要求,所以并没有阻拦,甚至可以说是顺水推舟。

至于原来的圣人,庙号僖宗,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作为庙号,指的是君主在生前具有一定的功德,但其统治时期也存在一些过失或不幸,当然整体上而言,这不是一个好的庙号。

寿王继位时已经二十二岁了,加上他之前被太监欺压过,知耻而后勇,第一次会见群臣之时,就表现出极强的个性,想要重新恢复朝廷权威。

如今的圣人的表现,让朝中想有所作为的大臣们看到了希望。懿宗、僖宗这对父子二人的表现,将武宗、宣宗这些有为君主的成果祸害的一干二净,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人祸更多,如今的大唐早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如今朝臣终于看到了一个雄主的影子,希望现在的圣人能再次中兴大唐。但是,如今的局势,即使太宗发生,也不见得能好好处理,何况现在的这位圣人了。

这个天下,只会在越来越乱的路子上,走的越来越远。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