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王叔您有那个大病(2 / 2)

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人,还是她师兄王梓青。

身为太医游走于宫中和京城达官贵人府上,消息本就灵通,更兼她师兄的祖父王焘还在弘文馆任职。

王梓青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她师妹:“张垍十分有才学,又是兵部尚书家的嫡次子,原本吏部几位大人向陛下提议要钦定他为状元,但是参与了此次科考的国子监祭酒武忠反对,说若是钦定他为状元,会让进京赴考的学子们寒心,以为没有出头之地,不利于朝廷选拔人才,任人唯贤。”

“陛下不知为何,竟接受了武忠提议,钦定科考前三的那个寒门学子为状元,只赐张垍为探花郎。”

王梓青补充:“国子祭酒武忠,是武婕妤的亲弟弟。”

按她师兄王梓青的意思,武婕妤很怕张垍得了状元的头衔,与她月姐姐联姻。

毕竟杨贵嫔可是皇后一系的啊!

这才利用她亲弟弟武忠参与主持此次科考,在中间使绊子。

李丝絮却以为不尽然,他父皇不是个听信谗言就能打乱科举公允的人,除非张垍和那位寒门学子的文章各有千秋。

而与张垍这种出身高门的公子哥不同,自寒门而来的那位学子,定是更深知黎民百姓疾苦,做的文章虽朴实无华,或切中时弊,才会被他父皇高看一眼。

而恰好,武忠的提议又在点子上。

朝廷多启用寒门学子,能够打压门阀世家,更利于朝政的把控权。

武婕妤的弟弟国子祭酒武忠,竟能从时局利益和朝廷需要考虑,给她父皇如此提议,当真是个极有脑子的。

也难怪接连受挫与妃位失之交臂的武婕妤,能屹立不倒,前朝与后宫息息相关,而她身后偏有如此坚实的依仗。

除了从朝政的利益钦定这个状元郎,李丝絮总觉得她父皇这么做还有其它深意。

她跟王梓青打听:“父皇钦定的状元郎是何方人士?”

“河南安阳人,姓源!”

看她师妹很有兴致的样子,王梓青暗暗怪自己没有多打听些消息。

他跟李丝絮解释:“师妹为了月公主,只要梓青打听张垍是否高中的消息,梓青就没有管其它人了,他也不是药材,更不是师妹,不值得多看几眼。”

除了痴迷于医术和药材,他师兄眼里就只有他这个疼爱的师妹了,李丝絮哭笑不得,感动得要骂他一声呆子。

这时候甄太医推开药房门,叹气道:“公主快去看看吧,岐王殿下又来闹了!”

“老臣要给他号脉施治,他闹腾着不肯,非要找太医正。”

他们甄家的银针术,连太宗皇帝都赞誉有加,他好心要替岐王号脉施治,岐王却一口咬定自己要害他。

说不见到孙医正,谁替他号脉施治都不行。

甄太医快气死了,解释:“宁王殿下这几日染病,太医正一早奉召去了宁王府,这一时半会儿也回不了太医院。”

发配了与她岐王叔来往密切的大臣,宁王就病倒了。

她宁王伯这病也是来得蹊跷。

“甄大人放心,丝丝专治各种闹病。”

李丝絮扯了扯甄太医的衣袖安抚他:“几日不见,甚是想念,丝丝这就去见见我风流倜傥的岐王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