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朕劝你想都不要想(2 / 2)

李丝絮眸眼放光告诉玄宗:“儿臣瞧见那个道士的罗盘,可以用于祭祀,占卜还有堪测方位,儿臣以为制成了这个指南针,可以用在军事和航海上。”

李丝絮将军事和航海几个字,咬得特别重。

然后站在一旁杨公公,已经在玄宗的示意下,从盒子里拿出了那份舆图。

标记清晰的舆图上,大唐沿海的各个港口,以及沿海郡府,还有相邻的国度,大片的海洋及海岛,尽数展现在玄宗面前。

这份舆图,标记着从泉州经广州,入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天竺,再到大食,最后到波斯的线路。

连沿海的小国,都标记得十分清楚明晰。

而与吐蕃相邻的大食和天竺,则用胭脂抹了一个圈,李丝絮特意提到了航海和军事,这份舆图又指向明晰,玄宗看后震惊地仰头。

“就是父皇想的那个意思,儿臣想到了一劳永逸,解决吐蕃的法子。”

李丝絮跟玄宗解释:“吐蕃地广人稀,大唐长年与吐蕃对战,只会消耗得筋疲力尽,而就算打下了吐蕃大片的土地,也很难管理,不派重兵驻守,这些打下的领土还会再次丢失。”

“而若派重兵驻守,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拖累整个大唐百姓,影响民生之计。”

李丝絮断言:“就算短时间将吐蕃打服了,一旦等他们缓过劲,还能卷土重来,既然吐蕃此次和谈的计划,是想与大唐联手对付东突厥,那我大唐为何不能与吐蕃相邻的国度联手,来对付吐蕃呢?”

李丝絮指着舆图:“父皇你看,这是儿臣花重金,派人去泉州搜罗来的出海舆图,这份舆图显示,除了与吐蕃邻着的弹丸小国,吐蕃以南住着天竺,吐蕃以西邻着大食。”

“若大唐能派出使臣,携带国信和诏书,率外交使团航海抵达天竺和大食两个大国,与其建交联盟,是不是可以遏制吐蕃。”

“吐蕃敢扰我大唐边境,则大食和天竺出兵,若吐蕃攻打大食和天竺,大唐也可以驻兵边境,如此吐蕃受三面夹击,必定疲于奔命,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绝不敢蹦哒了。”

李丝絮继续分析下去:“而我大唐不管是与天竺还是吐蕃,都隔得山高水远,没有国土边境的利益纠纷,以吐蕃的强盗行径,连我大唐都敢侵扰,与其相邻的边境邻国,必定深受其苦,能与大唐建交,百利而无一害,儿臣相信天竺和大食一定会愿意。”

“派使臣出海,只是其一。”

“其二,长安城名贵的香料,还有象牙宝石什么的,很多来自沿海诸国和波斯一带,而父皇治理天下,一向讲究还利于民,让天下百姓富庶,因此朝廷国库并不充盈,先前有宇文大人撑着,尚有些盈余,而现在宇文大人犯事被发配去了汝洲。”

李丝絮告诉玄宗:“儿臣之所以想航海,也是想利用大唐的出使,与各国进行经商,将源源不断的财富带回长安,用来充盈国库,为父皇治理的盛唐天下,提供坚实的物资基础。”

以外交策略建交,遏制吐蕃,如此奇思妙想,令御书房在场的每一个人十分震惊。

不管是杨公公,还是玄宗抑或是安信王,都要拍案叫绝了。

然而这时候,李丝絮来了一个转折,说除了建交,还有经商的打算,更绝的是,她说她想去航海,出使各国。

玄宗还沉浸在能一劳永逸解决吐蕃的喜悦中,听到她说要去航海,拿着舆图斩钉截铁拒绝。

“你在说什么?要去航海?朕劝你,想都不要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