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为人求情(2 / 2)

犯官亲友们纷纷跪拜,以感激桓熙的恩德。

在人前眼过这场戏,桓熙才与王猛同车进城,反倒将谢道韫留在了另一座马车上。

没有了外人,二人说话也就放开了,桓熙叹道:

“可惜今日没有过足戏瘾。”

他的本意,还是想要王猛当众抽自己二十鞭子,但王猛又哪敢,二人通过信使私下沟通戏份时,王猛断然拒绝了这项提议。

王猛闻言,苦笑不已,这世上,哪有臣子当众鞭笞君主的道理。

桓熙转而问起了正事,他最挂心的还是接收迁民的准备工作。

王猛昨日亲自巡察过一次,正如权翼所言,赵俱准备得很妥当,王猛在桓熙面前不吝溢美之词。

桓熙问道:

“从事中郎一职对于赵俱来说,确实是屈才了,我打算提拔他为军府主薄,先生以为如何?”

王猛笑道:

“主公既然有了决定,又何必再来问我,天水赵氏,为关陇士族之冠,而赵俱之才,亦能胜任主薄之位,下官别无意见。”

桓熙的征东大将军幕府中,以军师将军王猛地位最高,总揽府事,以长史权翼次之,如今赵俱荣膺主薄,也将成为桓熙麾下的第三号文臣。

对待士族,不能一味让步,也不能一味打压,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才是长久之道。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自身的强大。

回到长安城中,谢道韫自然是被送去了京兆公府,而桓熙着径直去了军府,听取汇报。

在他离开期间,关中发生的事情并不多,真正能称得上大事的,也就王猛整顿吏治这一条。

关键也是因为桓熙不在,人心不安,王猛也不敢有太多的大动作。

至于周边势力,可就热闹了。

前凉方面,张重华耻于战败,重新起用大将谢艾,以谢艾镇守金城郡(今甘肃兰州),显然,那份和约不能带给张重华太多的安全感。

张重华回到凉州以后,不再有东出之志,不仅荒诞政务,甚至沉迷酒色,身体每况愈下。

谢艾瞧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张重华不纳忠言,谢艾也只能干着急。

而张重华的庶兄,此前劝说他亲征的张祚仿佛看到了机会,大肆结交张重华的宠臣赵长、尉缉等人,与他们结为异性兄弟,一场张氏内乱的危机已经埋下。

只顾着享乐的张重华,却没有丝毫察觉。

与此同时,姚襄已经带着收获的秋粮,离开了洛阳,奉其父姚弋仲之命,前往救援襄国。

争夺关中未果,羌人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了河北。

毕竟中原虽好,却是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在桓熙、桓温、苻健、冉闵、殷浩、段部鲜卑等势力的包围之下,作为创业之基,显然是不合适的。

姚襄可没有曹操、朱温那样的本事。

在姚襄撤离之后,洛阳、许昌等地被后赵豫州刺史张遇重新占据。

姚襄的豫州刺史,是在襄国称帝的石祗所授。

冉闵称帝以后,又授张遇为豫州牧。

张遇自然知道要想在中原立足,就得要找一位靠山,因而,他将目光瞄向了偏安江东的东晋。

投降东晋,能够作为一方诸侯,与桓熙、桓温、苻健等人并列。

张遇又怎会考虑桓家父子以及苻健等人。

既有定策,张遇便在派人与东晋豫州刺史谢尚联络,希望能以洛阳、许昌等地归附晋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