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家书难得(2 / 2)

桓熙冷冷地注视着跪伏在他面前,苦苦求饶的叛党与其家眷,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桓熙只是看向了宋混,说道:

“宋混,带上你的妻妾儿女,你们可以离开了,往后搬去关中,不要再回凉州了。”

众人闻言,以为是看到了生的希望。

宋混还没来得及谢恩,众人就争相恐后的喊冤:

“梁公,我们也是无辜的!”

“还请梁公高抬贵手,莫要牵连无辜!”

“梁公,我不曾参与叛乱,还请梁公明察!”

桓熙皱起了眉头,邓遐见状,怒喝道:

“住口!”

声如响雷,众人受到惊吓,不敢言语。

桓熙这才道:

“据我所知,你们之中,仅有宋混一人明确反对,其余之人,虽然没有响应叛乱,但也默许了此事。”

说着,桓熙桓熙指着宋澄、刘肃、易揣、张玲等劫持赵俱之人,以及那些响应乞伏鲜卑的各城反问道:

“他们若能成事,你们都将受益,又怎么能说是无辜?”

这世上哪有光占便宜的事情,今日灭绝叛党满门,往后再有人心生反意,只怕也很难得到亲属的支持。

至于安排家人唱双簧,别人见你都在考虑退路了,谁还愿意跟着你造反。

桓熙三言两语间,就定下了数百人的生死,众人无不惊恐,有人还在苦苦哀求,也有人明知必死无疑,已经破罐子破摔,放声大骂,只求图口舌之快。

谩骂者还没等话说完,就被身后的骑卒当场砍杀,死于乱刃之下。

而哀求之人,也没能得到宽赦,只是死前没有遭受那么多的痛苦。

不分老弱妇孺,尸体尽数被运往姑臧,将在城外修筑京观,以儆效尤。

宋混一家侥幸留得性命,心有余悸的同时,也连连向桓熙叩首称谢,随即被人送去关中安置。

处置完了乱党,桓熙来不及休息,对于他来说,还有一件更紧要的事情,便是要安抚三万鲜卑降卒的情绪,免得再生叛乱。

好在桓熙早就准备了一件利器。

三万降卒赤手空拳的被带来了营外的空地上,这里已经搭设好了高台。

降卒们聚集在高台之下,人人眼中透露着惊恐与不安,他们不知道桓熙会如何处置自己。

毕竟古往今来,坑杀降卒的例子并不少见。

桓熙就是在鲜卑降卒的紧张与恐惧之中,走上了高台。

沈赤黔紧紧跟在桓熙的身后,怀中还抱有一个木盒。

“将盒子打开。”

桓熙吩咐道。

沈赤黔一声掀开盒盖,只见里面放着的不是金银,也不是人头,而是许多的信件。

桓熙随意的从中拿出一封,看了一言信封,随即用鲜卑语大声问道:

“普娥的丈夫豫奴何在!”

桓熙在这些时日苦学鲜卑语,颇有所得。

三万降卒,或许会有同名,但夫妻都同名的,实在少之又少。

台下,被特意挑选出来,能说鲜卑话的梁军将桓熙的问话传扬开来,人群中好一会没有动静,直到豫奴的熟人都望向了他,豫奴这才颤巍巍的举起手来。

很快就有人前来将他领到前列。

桓熙看着惊恐不已的豫奴,确认道:

“你是普娥的丈夫?”

豫奴强忍惧意,答道:

“回大单于的话,我就是普娥的丈夫豫奴。”

桓熙点点头,说道:

“我手中是你妻子写给你的家书,因为她不识字,所以由人代笔,你可识字?”

豫奴摇头道:

“回禀大单于,我不认字。”

此事倒也没有出乎桓熙的预料,他把豫奴的家书交给了一名懂得鲜卑字的文吏,由他代为朗读。

信中,普娥先向豫奴报平安,告诉他,自己一家如今被安置在了西套草原,父母孩子都很安全,没有遭受欺辱。

当然,也没忘记告知豫奴,银川的单于台已经做主,借给每户六只羊,允许他们在繁育出羊羔后,再归还官府。

信的末尾,普娥表示,自己在银川等着与丈夫团聚。

有道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又何况是这些不知家人生死的降卒。

豫奴已经泪流满面,而其余降卒也无不动容。

桓熙又拿出一封信,与此前不同,众人无不盼望着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

随着文吏逐一朗读盒中的信件,在场的降卒无不垂泪。

桓熙又何尝不想将三万降卒的家书都带来,但时间上实在来不及。

直到四十封书信被全部读完,沈赤黔才盖上了盒子。

台下的降卒没有听见自己家的名字,无不大失所望,又为家人担忧起来。

桓熙望着台下的一张张面孔,大声道:

“时间紧迫,我没能将所有人的家书全都带来。

“但我向你们保证,麦田无孤山一战,没有人杀戮妇孺!没有人凌辱你们的家属!她们全都安然无恙!”

随着梁军将士为桓熙传话,台下的降卒无不举手欢呼。

桓熙继续喊道:

“现在!我需要你们追随我前往姑臧,会盟诸部!

“等到事成之后,我将带你们回去与家人团聚。

“此外!另有赏赐发给你们!

“今日,我当众盟誓,绝无虚言!”

众人闻言,无不拜伏,高呼着大单于万岁。

实际上,这些降卒之所以不能安心,就是不知道家人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如今得知她们安然无恙,没有遭受欺辱,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请愿为桓熙效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