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第 91 章(2 / 2)

大唐辟珠记 饭卡 6156 字 1个月前

韦训愣住了,没想到阶层不同,面对困境的处理竟会大相径庭,这些朝堂上的人从不把成事放在首位,反而会优先考虑如何推脱责任。

杨行简一声叹息:“对御医来说,这一趟差危机四伏,肯定会绞尽脑汁地试图自保。卢颂之临时换人,又安排这种特别容易出岔子的组合,就是居心不良,没出事跟他没有干系,如有不测也能以意外为借口推脱。”

他从怀里掏出一支毛笔,拔掉笔头,从中空的笔杆中抽出一卷黄纸,展开后递给宝珠。

“这是刺客在卢颂之家中搜出来的证据,臣原本要带回幽州给韶王过目的,既然今天已经和盘托出,就请您亲自参详,判断来龙去脉。”

宝珠接了过来,发现黄纸上是一个药方,她虽然完全不懂药性,但药方末尾清清楚楚写着署名:周明志。

杨行简道:“这就是公主您‘临终’前用过的最后一张药方,皇室用药的凭据理应在殿中省存档,这张药方却被卢颂之调换后带回家,可见他心中有鬼。给您开方的,果然就是那个年轻学生周明志。”

三人成行,二人塞责,一人背锅。只是他们都没想到万寿公主之死牵连甚广,三个人全被处决,合族流放,谁也没能逃过天子之怒。

杨行简道:“圣人应当能察觉到卢颂之的小心思,以失职为名削了他一年俸禄,敕令闭门思过。只是近几年卢颂之推荐了许多方士入宫,圣人无法离开丹药,才没进一步追究此事。但您向来是韶王深爱之人,就算卢颂之没有下手暗算,只凭他尚药局监管的嫌疑,韶王也绝不会放任此人活在世上。”

韦训从宝珠手中拿过药方,一行行看过去,瓜蒂、胆矾、常山、皂荚……他断言:“这是催吐的猛药。”

宝珠知道他为了治病读过许多医书,或许没有开方的本事,认方却应该可以,道:“我记得当时服药后确实拼命呕吐,苦胆都要吐出来了,接着就眼前发黑人事不知。那学生果然开错了吗?”

韦训道:“催吐方是针对中毒最基础的处理,原理就是赶紧让人把服下的毒素吐出来,假如你真的中了毒,按照这方子吃也没有大错。只是君臣佐使头重脚轻,药性太猛,服药后剧烈呕吐,需要有人精心照料,不断用盐汤、浆水补上,否则脱水后昏迷不醒,想灌水也灌不进去了。”

韦训回想当时把她从陵寝地宫中掘出来,眼眶深陷手足湿冷,确实是严重脱水的症状,而不是脸色青黑的中毒之相,要不是身体底子好,挺不到他开棺就早被无常收走了。自己抱着她以内力续命,推拿咽喉穴位慢慢饲喂热汤浆水,才把人从阎王手里偷了回来。

听了韦训的判断,杨行简暗暗心惊,他从刺客手中拿到这张药方,重新抄录后拿给长安名医过目,结论跟他说得大差不离,此人虽是江湖草莽,见识却不可小觑。

“卢颂之死前被切成人彘,只承认在御医人选上做了手脚,但始终不肯承认向您投毒,臣调查至此,线索就断了。又打听到安化门‘珠儿’的传闻,便追着您这边的消息,离开了长安。”

杨行简喝了口茶润喉,继续道:“臣至今未解的是,就算周明志这个学生的方子马虎了些,毕竟算得上对症,公主身边奴婢环绕,怎么会没人照顾,任您拖延到昏迷假死的地步?”

韦训道:“她身边那些人可不仅仅是被陪葬了,都是受了酷刑才遭处决。或许是御医诊断为投毒,皇帝就立刻抓了这些人拷打逼问,反而把她晾在空里了。”

杨行简流露出不忍的表情,道:“可就算把熟悉的宫人拘押,难道没指派新人来服侍?”

时隔两个多月,宝珠第一次听到自己亲近的女官、奶娘、婢女生前的下场,脸色惨白,泪水唰得一下奔涌而出。

她哑着嗓子,推测道:“近四十人被禁卫拘捕,有些人说不定血溅当场,御医们肯定慌了神,没留下如何照顾的详细医嘱。新指派来伺候的宫人胆战心惊,跟我也不熟,倘若再错了一星半点,同样是杀身灭族之祸,人心惶惶之下,什么都不做才是上策。”

本是身受天恩盛宠的公主,却因为人性使然,服下新手开的虎狼药后无人照顾,硬是被拖到假死昏迷。皇帝服丹后脾气暴躁易怒,还没见真相就迁怒众人,倘若留下一两个从小跟着的亲近婢女在身边,起码能让她有口水喝。

有人心怀鬼胎,有人敷衍塞责,有人苟全保命,意外巧合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公主之死”的必然。

杨行简听了宝珠的推论,认为很是合理,感慨道:“从上到下,但凡有一个活人恪尽职守,也到不了这般地步。可惜这一场祸事的起源,恐怕再难查明了。”

卢颂之已经伏诛,可宝珠依然觉得迷雾重重。

就算因为连续意外被拖到假死,只要停灵时间足够久,终会有人起疑,再来一个御医诊脉就能发现的事,为何那么仓促将她下葬?死后魌头盖脸、咒符压身,又是什么道理?

半晌之后,她擦了擦眼睛,问:“这刺客的手段也太酷烈了些,你是怎么雇佣到的?”

杨行简说:“既是公主询问,臣就不隐瞒了,是韶王在长安的眼线帮忙联系的,据说是关中最厉害的刺客首领。而且……”

他咳嗽了一声,两眼放光,以讲述志怪的猎奇口吻道:“听说是个女人!一个漂亮的鲜卑女人。”

宝珠和韦训同时一愣,杨行简滔滔不绝地说:“臣觉得不可思议,本想一睹真容,只可惜这种人神秘莫测,从来不跟客人见面,只派来手下与我商谈。收了五百两金,三日后就办成了,人狠话不多,真是江湖奇女子也。”

宝珠心想,前几日客栈里群魔乱舞的师门聚会,你已经见到过了,抱琵琶的那个女鬼就是。

韦训忽然道:“她价码已经涨到这么高了?”

杨行简不知他们之间的关系,道:“当然不止卢颂之一颗脑袋,韶王要他全家鸡犬不留,五百两是卢氏夫妻和三个儿子加起来的总价。”

宝珠总觉得难以置信,忍不住问道:“阿兄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怎么会下这么……这么决绝的命令?”

杨行简露出些许尴尬的神色,支吾了半天才说:“行简是韶王府开府的老臣,已经侍奉他许多年了,就是蒙着脸夸,也不会用‘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来形容主公。他多年韬光养晦,平日不会露出锋芒,又深爱公主,自然对您温柔体贴。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

斟酌良久,杨行简道:“我想……杀伐果决更合适。”

韦训哂然一笑:“这个词在我们说来,就叫做心狠手辣。”

杨行简登时恼怒:“休得放肆!这是对人上人的溢美之辞,怎么能用你们江湖上粗鄙之言来比较!”

韦训撇撇嘴,不屑一顾:“就你们矜贵,还不是要雇佣我们江湖上的人干这些脏活儿。”

宝珠耳听他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又吵了起来,心思已远远地飞向幽州。她之前看上拓跋三娘的专长,想将她收入麾下却不可得,引以为憾事,谁想兄长早就搭上了这条线?

她们兄妹俩身为天潢贵胄,却不知为何,总与残阳院的草莽侠客扯上丝丝缕缕关系,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自己被活埋的旧案似乎揭开了一角,可却又没有真正水落石出,更让她震惊的是李元瑛的另一个阴暗面。

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好奇地问韦训:“我那时候命若悬丝,又被活埋了几天,翠微寺什么都没有,你是怎么把我救回来的?”

韦训见她因旧事黯然伤神,思虑片刻后,露出一丝狡黠笑容,轻描淡写地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多喝热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