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8【宋史】(2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287 字 1个月前

陈鳌身为进士,其实不太想做驸马。

可朱国祥就是相中了他,实在是君命难违。同时,朱国祥答应取消“宾客之禁”,陈鳌这才硬着头皮愿意尚公主。

宋代的所谓宾客之禁,就是公主和驸马,不能随意结交大臣。跟某某官员喝酒,都必须提前打报告,驸马王诜就是因为结交苏轼被贬官的。

但是,宋代对于驸马的约束,又经常出现例外情况。

比如驸马柴宗庆,就跑去做过济州通判。宋仁宗对此抱有戒心,于是再派一人去“辅佐”。

甚至南北两宋,还有几个能带兵的驸马。

最终解释权,在皇帝那里。

陈鳌拱手道:“臣愿外放!”

“那就给你一个近畿县令职务。”朱铭笑着说。

近畿,此时特指洛阳府十三县。

答应外放驸马做地方官,是为了安抚陈鳌,毕竟考上进士不容易。

但肯定不能放得太远,一来防备驸马为非作歹,二来方便公主随时回京探亲。

陈鳌现在是破罐子破摔了,他决定好生做几年文官,过一把治理地方的瘾。

然后回京担任驸马都尉,按照规矩慢慢提升爵位,如果寿命很长指不定能升到国公——这种国公的后代,袭爵递减速度更快,三四代之后就变成白身。除非子孙能够立下功勋,靠自己的本事重新升上去。

……

盛夏,蜀国公主朱嫣大婚。

一向俭朴的太上皇,从皇室财政掏钱大宴宾客。还让儿子给官员放半天假,免得喝醉了第二天起不来。

朱嫣是见过陈鳌的,还私下接触过。

她的第一印象是陈鳌很英俊,继而发现这人说话很有趣。于是又一起打了几场马球,感觉此人的脾气也不错,最终向老爸表示可以结婚。

出嫁那天,大哭一场。

第二天就乐不思蜀了,偌大的公主府她说了算,随便跑去哪里可劲儿撒欢。

夫妻感情还不错,小两口结伴旅行,绕着洛阳周边数县景点度蜜月。

直至秋季,朱嫣才跟着丈夫一起赴任。

陈鳌的外放官职是偃师县令,距离京城洛阳仅五十里。而且就在洛水边上,坐船进京一天便到,朱嫣随时可以回家探亲。

《宋史》也在秋天付梓印刷,直接印了五百份。

皇室和朝廷收藏五份,各省府衙门也有收藏,剩下的委托给书商出售。

并且朝廷开放版权,民间书商可以随便印刷。

宋代已经有版权意识,自己著作或编撰的书籍,被盗印了可以去报官。

但多数创作者都拉不下脸,而且也乐见自己的作品广为传播。

真正想打官司的是书商,他们偶尔会组织人手,编订一些科教或通俗读物。比如各种各样的蒙学、科举书籍,以及百工百业的专业图书,又或者是戏曲剧本之类。编这些书是要成本的,一旦发现被同行盗印,这些书商便怒气冲冲去报官。

一套《宋史》被送去湖州府衙门收藏,赵桓得到消息,立即跑去找知府借阅。

知府自己也在看,见赵桓来借书,而且还是借《宋史》,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君请自便。”知府拿着一册《宋史》离开,让赵桓自己留下看书。

赵桓直接寻找《本纪》部分,很快找到关于自己的内容:“宋末帝,讳桓,僖宗皇帝长子……”

这版《宋史》对赵桓的记述,跟另一个时空侧重点不同。

好多当事人都在,知道具体是啥情况!

详细记载了赵桓做太子期间被打压,从而养成正直又懦弱的性格。主要缺点是优柔寡断、识人不明,身边有一大堆无能且奸猾之辈。

赵桓看完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很想哭,他回忆起许多往事。

接着再看他爹的本纪,简直不堪入目。

史官并未刻意抹黑,而是如实写出他爹干过的好事。

“唉!”

赵桓一声叹息,不想再继续读,回试验田搞研究去了。

大明编修的这一版《宋史》,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并没有掺杂野史黑料。

甚至本纪部分的赞(评语),有些还是朱国祥和朱铭亲自执笔。

朱铭就点评了赵光义,还说某些野史里的烛光斧影纯属臆测。以当时面临的五代遗风,赵光义如果不继位,赵宋国祚可能很快就没了。

当然,朱铭也吐槽了赵光义的飙车行为,同时又肯定赵光义的文治之功。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