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1【全国人口不足九千万】(2 / 2)

藤原忠宗问:“欺君之罪会杀头吗?”

官差摇头:“不知。”

……

御前会议上,阁部院大臣们也在讨论。

“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首相翟汝文说道,“大理寺已经审问清楚了,安南谎称进献麒麟,是为了彰显朝贡的诚意。既然如此,把使者放归,并向安南国王问罪即可。”

礼部尚书胡安国说:“首相所言,符合邦交之礼。”

张镗说道:“既然朝廷暂时没有攻打安南的打算,可以放归使者先缓一缓。如今治理黄河耗费钱粮极多,不该再跟安南开战。等灭了大理,再打安南也不迟。”

钱琛说道:“五年之内,能与安南保持和平最好。就算要打,也只可小打。大打出手太费钱了!”

既然大臣们都说别搞事儿,朱铭也懒得一意孤行。

“这事就不再讨论了,先把安南稳住再说,”朱铭说道,“全国的摊丁入亩已经结束,最新的人口统计也送到京城了。方尚书,你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方孟卿起身道:“城镇有行役钱法,乡村有摊丁入亩,老百姓不再刻意瞒报户口。另外城镇乡村还取消了户等制,按照住宅、店铺、农田的面积来征税,因此主动到官府落籍者极多。又大力清查庙观,勒令没有度牒的僧道还俗……”

“我大明的户口,跟前朝统计不一样,涵盖所有户数和人口。当然,孩童容易夭折,只计15岁以上的男女。”

“我大明现有京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湖南、湖北、淮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共计一京十五省。另有,安东、漠南、临潢三都护府。”

“三都护府暂未统计,其余一京十五省,15岁以上人口总计8931万余。”

“按照耕地与人口比例,人口最稠密的是江西、福建、四川、浙江、淮南五省。人口最稀疏的,是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陕西。广西蛮夷太多,暂时无法有效统计。广东也比较特殊,仅广州府就占了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

“再说户数……”

人口还是没恢复过来啊,远远不如宋徽宗统治中期。

那个时候有很多隐匿人口,但从户数推断极有可能已经上亿。

先是方腊在江南起义,接着黄河决口引发河北、山东大乱。然后是金人肆虐河北、钟相祸乱湖南。另外还有一些战争,譬如泸南蛮席卷川南,福建、江西、广东、淮南都曾出现起义。

这都没把朱氏父子打的仗算进去。

广东的人口分布比较扯淡,全省25%的人口挤在广州。而广东的其他州府,距离福建越近,人口就越稠密——福建移民造成的。

除了广州之外,税收排全省第二的是英州(英德)。

但英州却是北宋人口增涨最慢的:负增长!

那里交通便利适合收商税,耕种环境又比较恶劣,工农商税之重排全省第一,税网密集程度排全省第一。

朱铭敲着桌子说:“英州的榷关,必须取消到只剩州城一处!”

户部尚书方孟卿还没说话,钱琛就出声道:“陛下,江西、湖南两省的货物,都可以通过英州运到广州出海。在那里多设几个榷关,并不会影响商业繁荣。想要增加人口,只须减轻农税即可。”

“短视!”

朱铭批评道:“在英州取消的榷关,可以在各行各业找回来。它可以繁荣三省工商业,让更多百姓有活干。小小的一个英州,两县之地而已,前宋竟然设了25個税场!看似官府收税变多了,实则却让英州人口越变越少!”

这25个税场,也包含了部分矿场税务机关。

但依旧显得离谱,区区两县之地而已,并且还是山多地狭的所在。内河商船行经此处,有可能在同一个乡界,就要被收两三次税费。

朱铭继续作出指示:“江西、福建两省,人口过于稠密了,官府必须继续组织移民。江西往湖南移民,福建往广西移民,每个府县官员都要警醒起来。既要快速移民,又不能搞出乱子,还得保证移民的安全!”

既要,又要,还要……

阁部院大臣们,对江西和福建官员表示同情。

当然,只要跟政绩挂钩,再难的事情也有官员去做。

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对移民不上心,甚至是阻挠百姓移民,主要还是在考虑自身政绩。

他们可不管什么土地资源紧张,他们只知道辖内户口增多,就能在政绩考核当中获得好评。一旦户口减少,就会影响政绩考评。

朝廷怎么考核政绩,他们就愿意怎么搞。

朱铭说道:“江西、福建、广西、湖南,这四省的布政使,今年夏天去金陵开会。户部、兵部各派一个右侍郎,去金陵主持会议。兵部侍郎主要安排跨省漕军,在四省移民当中的工作。大家坐到一起,协商该如何对接移民,保证移民工作有序快速进行。”

在座重臣皆惊,还特么能这样玩?

地方官是严禁擅自离开辖区的,朱铭竟让四省布政使离境开会,还派户部、兵部侍郎去主持会议。

商讨完毕全国工作安排,朱铭说道:“胡安国留下,其余可以走了。”

胡安国坐在原地,知道跟安南使节团有关。

朱铭说:“派一个使者去安南问罪,勒令安南交出他们侵占的前宋疆土。至于安南使者,训斥之后释放。他们回国路上,沿途驿站不再免费接待,吃喝住宿赶路都得自己掏钱!”

“是!”

胡安国很想笑,这皇帝实在太损了。

安南使节团可是带着犀牛和大象的,如果没有驿站帮忙,一路上喂养动物都困难。

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卖掉贡品自筹路费回家!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