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2 / 2)

二先生道:_______

冯院长拂须,大赞二先生才气逼人。”

看完第一题,孟小川忍不住瞄了眼二先生,心说这考卷,估计就是这位二先生所出。

“这是要让二先生说的话,比三先生好听,更有文采…”孟小川认真思忖,他没什么文采,但基本的审题能力,还是有的。

想了一会,孟小川持笔蘸墨…

三先生:天公咳咳大吐痰。

二先生:片片鹅毛飞上天。

写完后,孟小川默读一遍,脸上露出了微笑,继续去看第二题。

“二日,皓月当空,冯院长邀诸弟子赏月。

冯院长:___________

二先生:___________

三先生:___________

冯院长劝三先生多读书。”

看完第二题,孟小川挠头,有点懵。

冯院长肯定是在赏月,二先生、三先生是在赏月,还是在拍冯院长的马屁,孟小川一时无法确定。

思忖一番,孟小川觉得这种时候还是拍马屁更符合语境,手持毛笔又蘸了蘸墨水,略一沉吟,便写道:

冯院长:月亮圆圆像酒碗,多看两眼醉入眠。

二先生:月亮确实像酒碗,弟子只敢看一眼。

三先生:俺也只敢看一眼,再看就觉眼睛酸。

“真难啊。”孟小川额上已隐隐冒汗,余光偷瞄了眼楚休,见楚休脸上满是古怪的笑容,不禁暗哼一声,猜测这小子,肯定写的比他好。

“继续。”孟小川再次看向试卷第三题:

“三日,寒冬腊月,二先生于院中练功,梅花丛中,一棵桃树桃花初开,冯院长、三先生一同走来,师徒三人赏桃花。

冯院长:____________

二先生:____________

三先生:____________

冯院长瞪了眼三先生,拂袖离去。”

孟小川扫过整张试卷,发现一共有十二题,不禁叹了口气,持笔蘸墨,绞尽脑汁,开始书写:

冯院长:院中桃花开,我徒运气来。

二先生:寒冬腊月树凋零,师尊一来桃花开。

三先生:一棵桃树两花开,我和师尊一同来。

“好像不太好啊。”孟小川叹气,心里十分无奈,他已经绞尽脑汁去想了,可惜真没什么文采。

整座高台,无奈的不止孟小川,近半考生,都是越做题,越无奈。

最近两天,在知道有文考这一项后,他们多是在疯狂翻书,然而临时抱佛脚,通常都是没什么效果的。

尤其,这考的是文采,可不是背诵默写。

“如果想交卷的,直接站起身,退到一边即可。”这时,二先生开口道。

无人交卷。

文采这种事,有时灵感挺重要的,多坐一会,或许就能想到一两句更好的诗词。

“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已答完十二题的楚休,检查着试卷,暗自感叹。

这试卷,考察的不仅仅是文采,还要根据语境,根据冯院长、二先生、三先生等人的人设,具体分析,具体书写。

在整张试卷里,冯院长所言,文采自然是要最上等的。

二先生次之,三先生垫底~。

“大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楚休瞧着第一题,笑了笑,前世的义务教育,正好教过他一篇类似的文章。

整张试卷十二题,前十题,主要表现文采的地方,都是在咏物,大雪、圆月、桃花、柳树、城池、美酒,外加春、夏、秋、冬四季;

第十一题,主题是孤独;

第十二题,是赞美,赞美冯院长。

这些题目,于楚休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几乎每一题,他脑海里都能够冒出三四首诗词。

如第十二题,赞美冯院长的文采之时…楚休用了‘笔落成风雨,诗成泣鬼神’。

赞美冯院长的剑法时…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赞美冯院长的地位时…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赞美冯院长的强大时…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这边楚休已落笔,那边陈长生也放下了毛笔,他先是欣赏一遍自己的杰作,随后瞥了眼楚休方向,楚休的答卷顿时皆映入眼底。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初看第一题,陈长生微微颔首,心说倒是符合语境。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待看到第二题,陈长生眸光微凝。

这首咏月诗,很不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