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不想累着自己,便只能累着工具(2 / 2)

甘礼信点头,记下了舒应然和陈木匠的信息。

如谷风车一般,甘礼信也想将水车上报。

但水车太大,不好运输,甘礼信思索片刻,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页的折子。

甘礼信那边些折子送往京城时,桐方县的一些地主,也知道了水车的事,当然,便有一些人找到沈知瑶,也想安装水车。

当然,也有一些觉得无所谓,反正田已经佃出去了,累的是佃农,关他们什么事呢。

来找她做水车的,沈知瑶根据陈木匠的时间,答应了几个,其余的,也告知了他们原因。

一台水车制作时间不短,眼下离春耕也近了,等他们的水车做出来,恐无法赶上春耕。

对此,没排上做水车的几人又旁敲侧击地询问,可不可以在这儿买点她庄子上种的菜。

如今沈东家的那家店铺卖的菜,天还没亮就排起了长队,等店铺门一开,直接被抢售。

他们安排的人有时候去晚了,还买不到。

“我庄子上的菜现在能摘的也不多,各位要买的话,一人只能买五斤。”沈知瑶先将话说在前头。

众人点头同意,能买到就好,多少他们不挑。

桐方县这边,一些地主在忙着安装水车,另一边,京城,甘礼信的折子到了京城后,无外乎引起了一些讨论。

此次没有见到实物,光是凭甘礼信折子上的描述,也难以得知水车全貌。

于是,昭兴帝准备派个官员去看看。

至于派谁?

昭兴帝眼神一瞅,瞅到了今年才调入京城,担任工部侍郎的沈城。

大手一挥,昭兴帝直接指派沈城,并让小将军段承年护送他。

临行前,昭兴帝将段承年叫到御书房,跟他密谈了很久。

京城即将来人,来的还是熟人,这事沈知瑶完全不知。

她这边跟着毛大壮的毛春雨,去看了她家的猪。

为什么要去看猪呢。

原因是,毛家的一只猪这两天不怎么吃猪食,经常大叫或在猪圈中跑来跑去,还要咬他们才买的一只猪崽。

毛春雨问爹娘和外婆,他们家的猪怎么了,大人们只说她还是个小孩子不懂,跟她说猪没事。

毛春雨心中不服气,小孩子不懂怎么了,但大人们怎么不告诉她原因呢?

于是,她和小伙伴们在田间玩耍时,都在嘟囔着此事。

一次,她嘟囔的话被东家听到了,她干脆问起了东家。

在她眼里,东家无所不知。

瞧着毛春雨求知的眼神,沈知瑶轻咳一声,“或许是春天到了,猪体内的一些小毛病复苏了。”

毛春雨依旧忧心:“东家,那该怎么给猪猪治病呢?”

“割了就行。”

“啊?”

“走,去看看你家的猪。”

沈知瑶抬脚往毛春雨家走去。

这个时代的猪都是没有劁过的,猪肉有一股或淡或重的腥臊味。

她之前做的猪肉,买回来后处理一番,将腥臊味去掉后才食用的。

毛春雨家,此时只有她外婆吴婶在。

沈知瑶说明来意后,吴婶哭笑不得地看了跟在沈知瑶身后的毛春雨一眼,随后带沈知瑶去猪圈。

“这猪瞧着有些瘦。”沈知瑶看了看猪道。

吴婶点头:“这两天都瘦了有好几斤了,每年养的猪都会这样。”

“吴婶,你们以往养的猪,一只最重多少斤呢?”

“一百四十多吧。”

一百四十多斤……确实很瘦啊,现代的猪成年后,一只有三百斤左右,更有长白猪,一只能长到一千斤。

这个时代的猪,如果去势后,再喂得精细点,也不知能长到多少斤。

如此想着,沈知瑶让郑二和万方给她在庄子上修了个猪圈,而她则去牙行找五苗,让五苗帮她找渠道买几只猪仔。

等猪圈修好,猪崽也到了后,沈知瑶聘请了一个杀猪匠。

是她经常在集市上买猪肉的,一家猪肉铺的老板介绍的。

杀猪匠到了她庄子上的猪圈前时,看着猪圈中五只猪仔,一脸懵:

“沈东家,这些猪这么小就要杀吗?”

“不是杀猪,我今日请你来,实际是想让你给这五只猪仔去势。”

“啊?”杀猪匠从未遇到过这种要求。

“沈东家,可我也不会啊。”

沈知瑶道:“你对猪是最了解的,你大胆试试吧,放心,如果猪有什么问题,我不会怪你。”

“行,那我试试。”杀猪匠虽然不知道这沈东家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人家给的银子丰厚,他动动手之事,又不损失什么。

接下来,杀猪匠选了第一只幸运猪仔。

沈知瑶让站在她旁边的万方帮忙按住猪仔。

杀猪匠仔细的瞅了瞅猪仔的某个部位,拿出了他随身带的刀……

在猪仔嗷嗷的叫声中,杀猪匠搞定了一只。

后面,杀猪匠手起刀落,越来越快。

五只猪仔都去势完毕,沈知瑶将银钱付给杀猪匠。

半个时辰后,她让万方给猪仔们喂了点水,观察猪仔的情况。

当天也只为了猪仔一点点猪食。

这五只猪仔,沈知瑶不打算喂它们灵泉水,她想按照正常的喂养方法,看看养出来的猪能有多重。

她记得,河蚌可以喂猪,豆渣也可以喂猪。

就在沈知瑶开始去搞一些河蚌,也让郑二、郑二嫂和江桃空时去割猪草,兴致勃勃的开始养猪时没几天后,工部侍郎沈城和段承年到了桐方县。

“沈大人,段小将军。”甘礼信接待了他们二人。

“甘大人,我和段小将军来桐方县的目的,想必你已知晓,不知甘大人现在可否带我二人去看看水车?”

沈城面带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虽然这甘礼信官品比他低,但甘礼信毕竟是文首辅的学生。

而且看甘礼信到桐方县后的这些政绩,说不定哪天就调入京中了。

所以,他还是不在甘礼信面前摆官威较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