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林兄,你到底行不行啊(2 / 2)

明龙帝回身看了他们一眼,失笑道,“难得连你们都起了心思,有趣,有趣,那就,且看谁出价高吧……”

高阁之间一时无话,唯有年迈史官奋笔疾书:

大夏玄武十七年,春润三月二十七,剑圣李太白,提剑入国门,落剑惊神阵。

满城惊动!

……

桃源县。

朱如是今天很高兴。

一个时辰前,有位故友自巨海府而来,给他带来了京城的最新情报:

那首《白衣胜雪·恭请剑圣落剑太安城》,已经于朝圣楼下大放异彩。

当时举国震惊!众生膜拜!

剑圣大人更是一见倾心,当场就践行誓言,直接落剑太安城。

惊神阵成,人心大定,陛下龙颜大悦,决定举国欢庆三日,这会儿,京城正热闹着在呢!

“你是不知道,当时剑圣大人直接否决了定稿的那三首绝品诗,大家都觉得没希望了,可万万没想到,翰林院的那帮读书人竟还藏了一手!”

衙门内,知县故友小酌一杯,抹掉嘴角酒渍,感慨道,“若非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强行无视了书院的规矩,冒死献上那首千古奇诗,只怕现在的大夏皇城,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翰林院!侍读大人他,对吾儿果然是真爱啊!…朱知县强压住心头激动,他略带骄傲的看了一眼故友,问道,“你可知,那首千古奇诗,究竟何人所作?”

故友摇了摇头,“当时我也不在京城,只在府里听说了这件事,情报里说,那首诗出自你们桃源县,我这不就赶紧过来了!”

他看了一眼朱知县,半晌后眯着眼睛说道,“真没想到,你这老小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下县里出了这么一位旷世奇才,你这位桃源县的父母官,不得跟着往上飘?对了!那人现在何处?快带我认识一番,日后再想攀这根高枝儿可就难喽!”

“不急,还是等陛下的圣旨下来再说吧!免得有人说我居功自傲。”

朱如是忽然站了起来,唤来雷公,“既然是举国欢庆,咱们桃源县自然也不能落下!吩咐下去,衙门休沐三天,于广陵街大摆酒席,宴请全县百姓,喜事嘛,就该热闹起来!”

“遵命!”

雷公满面红光,发自内心的欢喜。

他大笑着离开,不知道的还以为名震京城的那位诗道天才是他儿子呢。

休沐和摆酒这两件事,衙门里向来效率极高。

距离朱知县的命令下达不过半个时辰,广陵街上的三十几家酒楼就都收到了衙门的定金……

“什么?知县大人要宴请全县百姓共饮三天?”

某位酒楼老板望着柜台上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不确信的问道,“没开玩笑吧?”

“谁跟你开玩笑?”

奉命定席的衙役压着声音说道,“知道名动京城的那首奇诗是谁写的吗?没错!就是知县大人的儿子!据说京城很快就要派人来报喜了!你说这等好事,能不庆祝一下?”

酒楼老板眼神一震,正要说话,衙役立马嘘了声,“都低调来的,别给我往外乱说哈,大人不希望太张扬。”

“了解了解!大人,您喝杯茶再走啊!”

酒楼老板作势要去泡茶,衙役手一挥,抓了把柜台上的蜜饯,掉头就走,“还有别家要通知呢!”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其它酒楼中。

“别乱说哈!大人喜欢低调!”

“了解了解!”

……

一个时辰后,整个桃源县都已知道,知县大人的儿子朱小德,靠着一首奇诗名动天下,他马上就要摆脱桃源县的桎梏,去往京城做大官啦!

为此,青云小舍的姑娘们难过了很久。

她们是真的舍不得朱郎,和他的钱袋啊!

……

“岂有此理!凤麟!那明明是你写的诗!”

许家老宅,许平生刚收到衙门休沐,让他父子二人去吃酒席的消息。

自然也知晓了朱如是宴请全县的内幕。

他猛拍着桌子,满脸铁青,无能狂怒道,“那位侍读大人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要替你主持公道吗?怎么还是让那个只知乱嫖的朱小德出了风头?这下好了,功劳全让他占了!”

“爹,淡定。”

许星牧说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咱别慌,先去吃席。”

说完他便往外走去,只是转身的那刻,他脸色一垮,抚额悲叹,“林兄,你到底行不行啊?”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