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内政-教育篇(2 / 2)

非洲建国记 诡术木偶 3771 字 1个月前

欧阳庚等人都推说自己的才学不够,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无奈之下石锦堂只好把欧阳庚三人分配去做物理、化学以及汉语这三门学科的补足工作。

他带着秦墨和钟艺林,开始编写历史课本。

之所以带着这两人,是因为他们都有古文的功底,同时对历史还有少许了解。

两人能够给他打打下手,翻译查找一些古文资料。

石锦堂对于历史课本做了规划,分为总纲、三段史以及世界史。

总纲主要是概括一下整个中华文明的古代史,并在总纲中罗列了历朝的名称。

教授“朝代歌”,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十分新颖,学生的接受度也更高。

三段史分别是上古史、古代史、近代史三部分。

上古史部分,主要是罗列上古时期的几位圣帝直到夏朝的建立为止,其中夹杂着他们的传说故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同时从神话故事以及典故中抽取汉民族的根骨和底蕴,鼓励学生以汉文化自豪,并以汉文化为荣。

……

古代史部分,则是历代封建王朝的一些名人轶事,和忠臣叛将的传记内容,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古代史部分,石锦堂还“创造性”的提出了“四大发明”的概念。

并详述“四大发明”对于欧洲文明的启迪作用。

至于明、清两代欧洲传教士偷译中华典籍的事,同样做大篇幅的说明。

这部分课程石锦堂还特别增加了中华文化同化异族的内容。

强调汉族的“战斗民族”本性,增强学生对汉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现代史部分,主要讲述清代的一些史实,他在其中着重对满清的闭关锁国进行了批判。

并且指出满清统治阶级的狭隘和僵化,但是他没有批判封建集权制度。

……

世界史部分,主要讲述历代欧美强国的发家过程,同时石锦堂还把“四大文明古国”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化。

强调文明古国产生的条件以及农耕文明的伟大之处。

并特地指出“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华文明绵延悠长,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断绝了传承。

尤其是古印度文明,因为被众多强权势力征服,早已经丢弃了自己的文化根源。

如今更是沦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失去了民族自主权。

……

这本历史书编纂完毕,欧阳庚等人对石锦堂的佩服已经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

这些人之中的钟艺林,更是在他的回忆录《那些年,在石总身边打杂的日子》中写过这么一段话。

石总(太祖皇帝)是一位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人。

他对于欧美各国的分析,从来都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发人深思。

他的论断,让我在制定针对欧美各国的国策时,少走了很多弯路。

他也是我的恩人和指路明灯。

若是没有他,我现在或许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腐儒学究。

一辈子只会寻章摘句,更或者我早已经成了冢中枯骨。

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值得南华帝国所有臣民铭记的一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