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郭景明投稿(2 / 2)

陈建国对张一行的诉求还是看得很重的。

第二节课时,一辆警车便开进了学校。

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听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普法。

学校给全体学生来了一个开学下马威,也算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开学仪式了。

中午放学,大家骑车回家。

原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走,村子挨着,大家都一条路。

张一行尽量远离刘波,因为他腿太贱了,骑车时看到前面有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他就会靠过去蹬一脚,路还没走一半就已经有三辆自行车遭了殃。

沿路村子也有十分调皮的孩子,看到有自行车经过,就拿着长树枝去往别人车轮里伸。

有个男孩吓得赵金麦骑车差点歪倒,被刘波骑车赶过去踹倒在地。

有时还要小心来自屋顶的袭击,因为有孩子拿着玩具枪乱打,彩色的塑料小子弹球打在人身上不疼,就是很烦。

刘波都一一记下,中午回来时口袋里就装满了砸炮,看到有孩子露头就扔一个过去,嘴里还喊着“压机给给”!

没几天,上学路上就清净了许多。

……

这天放学到家,胡苇时忽然打过电话来,因为她收到一篇散文稿,名字叫做《一个仰望天空的孩子》!

文章开篇就忧伤到炸裂:“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泪水。这是真的,好孩子不说假话。……”

作者署名是“第四维”。

第四维啊!

张一行曾经提醒过胡苇时,这位笔名“第四维”的作者,传闻有抄袭嫌疑。

可也只是嫌疑,并没有确凿证据,《最小说》的几位编辑翻遍了整个榕树下,也没有找到关于第四维抄袭的言论。

实在是不知道张一行从哪里看到的传闻。

胡苇时问张一行,但张一行却说自己也记不清从哪看的了。

“一行,我依然坚持我的看法,相信我,虽然这个作者的文章有卖弄词藻和故作忧伤之嫌,但是中学生尤其是女学生肯定喜欢这种风格,市场会喜欢,他会成为下一个韩涵的。我们办杂志,要抛弃成见,更要尊重市场。”

听到胡苇时的判断,张一行不得不佩服她的眼光,看得实在是太准了。

郭景明当然会火,整个八零后作家群体,就数他和韩涵最显眼,其他同龄作者全成了背景板。

并且从商业角度来说,郭景明比韩涵还要成功。

可惜,郭·卡卡西·景明以后的名声太臭,而且知错不改,与他沾上,绝对是要被口诛笔伐的。

张一行用45度角仰望屋顶,眼睛里充满了蛋疼的忧伤。

本来当时邀请作者时就故意将郭景明排除在外,没想到他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应该还是归功于他灵敏的商业嗅觉,《最小说》的火爆以及今何在的爆红,让他也看到了成名的契机。

而且他太聪明狡猾了,在这篇投稿文章中,他点评了一些音乐人、导演、作家,其中就有张一行,他用他独特的郭氏疼痛文字给与了张一行不错的评价。

“张一行。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掌心仿佛被黑玫瑰的尖刺微微刺痛了一下,一瞬间灵魂从身体中抽离。我无法想象那些瑰丽的故事出自一个孩童之手,他是个善于编织童话的人,而我是个总是在童话中沉沦的人……”

听到胡苇时在电话里念出这段文字,张一行整个人都不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