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 第十七章 圣人论(2 / 2)

闻道邪魅 捉龙寻脉 5625 字 1个月前

“不能吧……三师兄怕是受不了四师姐这般巾帼不让须眉……”

“你懂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万一师兄和师姐看对眼了呢?”

阁主把手中的一卷书摔在地上,被这俩小东西气得吹胡子瞪眼,“吴四九和刘熙,你们两个给我滚出去!”

“都怪你!”刘熙还不忘抱怨一声再出去……吴四九看着阁主,道“先生,气大伤身啊。”

阁主捡起地下的那卷书就要砸上去,若不是姜文起身拦着阁主,吴四九的脑袋得被打开花。

谁说读书人不善武力?

“李梦一,你给我交代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阁主被吴四九两句话气得上了大火,接连咳嗽了好几声,姜文从怀中拿出一颗秋梨糖剥开递给阁主。

“先生,这是我在「立文之地」那买下的一些,润喉化痰的效果很好,我已经放在您屋子那柜里面了。”

这阁里的老二也是个不上进的玩意儿,靠着那点儿天赋目中无人,这四十九名弟子里就只有老大和姜文争气,只希望二人莫要为了这阁主之位在以后伤和气。

“小文文,还有吗?”李梦一轻声细语,自以为阁主听不到,实则尽数入耳,姜文挠着头尬笑了一下,又拿出一颗递给她。

李梦一全然没有想到他真的会给自己留一颗,可是细想,他每一次游历后都会给自己带东西的。

“你看!我就说吧!”

“闭嘴!小点儿声!”

屋外突然传来吴四九与刘熙二人的议论声,阁主气愤得更加,袖口瞬间掸出一道「儒气」破门而出,化作两柄铁锤敲打了他们二人几下。

可也只是势头猛,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入室弟子,实在舍不得。

吴四九揉了揉脑袋,“嘿嘿……先生,我先走了!”他拉着刘熙就跑,像极了死到临头都要拉个人垫背的样子。

“小文文,能再给我一颗吗?”姜文看着兜里唯余的五颗糖果,有些不舍得,本是打算给自己、大师兄、二哥、梦一、刘熙、四九一人一个的……

不过他还是把自己的那颗给了李梦一。

阁主又清了清嗓子,明示这二人别再窃窃私语了。

“梦一,姜文他满腹经纶,你这每天招猫逗狗、欺负师弟,人家姜文能愿意娶你进家门吗?”

阁主这毫不顾忌的一番话让屋子里的众弟子全部沉默了,姜文和李梦一更是一时间不知所措。

“小文文……那个……你……”李梦一不知道再说什么了,虽然老是逗这个榆木脑袋的师哥,可是这么明了地说也实在是尴尬……

阁主又幸灾乐祸地把众弟子赶走,“行了,都出去吧。让李梦一和姜文在这面壁思过,不知礼仪!”

等众人都离开了以后,李梦一倚靠在姜文身上,伸手绕过他的脖颈,“小文文,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你猜猜后续?”李梦一不停地往他脖子里吹气,可这姜文就是不为所动。

“没劲!没劲!”李梦一撤开手,也离开了,只有姜文还在阁内跪着,似把阁主的话当真了?

三人在傅慎先生的「长生州」中所辩谈的那番话语开始在耳边回响……

竟忘乎了李梦一刚才那一番作为。

吴四九大口大口地塞着肉包子,两个手同时往嘴里怼进去,吃完两个又拿两个,简直如同饿死鬼托生。

“刘熙,你说是圣人仁心宅厚呢?还是仁心宅厚的人是圣人呢?”

刘熙的吃相就好看了许多,小口慢嚼,掰开茴香肉的包子蘸着醋汁细细品味,“立德、立功、立言。”

“那先生岂不是错了?仁心宅厚者只是立德,怎么称作圣人?”吴四九把两个包子全都塞进了嘴里,抢过刘熙面前那碗醋倒进嘴里顺了顺。

刘熙也习惯他这吃相了,懒得计较,“那你是不是要去和先生犟嘴去?”

“这叫点化!错了就得认!”

“有话直说,你肯定不是为了这点儿事问的。”刘熙实在了解他,两个人也就不兜圈子了。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圣人之准并不准?”

“何意?”

“圣人应在律己之上,不应当有所要求。

就像我,要饭的那时候要是有人给我两个肉包,那他就是大圣人!”

刘熙不耐烦道“到底想说什么?”

“圣人之准不准才可为圣人,如此条条框框,那就不是圣人了,那是君子。

君子爱财,圣人尚德。

在我看来,德性出众就是圣人,应当不轻浮在名、功、言、禄之上。”

“那这不就是先生说的?”

“非也非也!”吴四九故作高深的晃了晃手指,“圣人在圣,不在仁,更不在德,所谓圣人德性出众那是于咱们这一行而言。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对圣的标准,这标准参差不齐,但一定是最准于自己的。”

“唯己道者,你的思想很危险。

别忘了,圣人训,当以佑卫天下众生为己任。”

吴四九得意地一笑,“什么训?”

刘熙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这家伙一步步带到沟里去了,不过仔细想想他的说法,“这所谓的圣人,应当是边境圣人?”

“明白了?”吴四九凑到刘熙脸前,露出一幅得意扬扬的神情。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先生没问题,凡事都应当有个评判基准。”

吴四九还是高深莫测地摇了摇手指,“非也非也!每个人的评判基准都是不一样的!之所以冒出这所谓的基准……”他用力地伸出手掌再攥紧拳头,“是为了凝聚这零散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刘熙后知后觉,“好啊,你小子!我算是听明白了!你是认为圣人不圣啊!”

“他们成了圣人再给后人留下基准,逼着后人重现他们的旧姿,算得上什么圣人?

圣人为何圣人?因为他上不仇人、下不鄙人,留与他人之道,行他人之事,做他人之圣!

天地圣人,不应当受一丝拘束!更不应当使人拘束一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