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我用闽味粤语走江湖啊,扑街(2 / 2)

“很多人把辣椒当作一种调料,但辣椒带给人的是一种痛觉,痛觉让我们的身体误以为我们‘受伤’,从而分泌内啡肽,带给我们极致的用餐体验。”

“你是吃的太快了,像我这样,慢慢来就好。”

丽莎将信将疑的又夹起一块水煮牛肉,不太利索的放进口中。

浓郁的辣味和多层次的香味在味蕾中发酵。

这次不仅没有被辣味呛到,她甚至体验到了那种‘内啡肽’分泌的感觉。

“呜,好吧,我承认确实不错。”

“下次你可以试试其他菜系,川菜只是中餐的一个小分类。”

“什么意思,川菜是什么?”

“川菜相当于美利坚的加州菜,而中国和川菜齐名的地方菜系还有很多,比如鲁菜、淮阳菜、粤菜等等。”

“或许我会试试,我受够了法国菜和披萨。”

两人的午餐就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结束了。

丽莎又陪成大器去银行取了报酬。

看着远去的特斯拉,成大器摸了摸口袋里的刀勒,心中大定。

尽管一千美元并不能真的改变他的困境,但兜里有钱总是更从容点。

一无所有的时候,一分钱真能压倒一个人。

至于丽莎,和这姑娘的关系充其量就是有意思的合作伙伴。

刚刚认识罢了,他拿到合法身份前,暂时也不会有什么交集。

不过,丽莎作为圣洛都本地人,未来可以多联系,也算是个人脉。

把纷乱的思绪理清,成大器决定,先找家华人移民顾问机构了解一下非法移民身份问题。

他现在无法租房、无法拿工卡、无法工作,做什么都不方便。

作为老牌的华人移民聚集区,丁胖子广场上有不少华人旅行社和移民顾问公司。

这些公司还普遍挂着招工的牌子,并且有中文标注‘没护照没身份也招’。

它们算是丁胖子广场上的人力掮客,兼职为华裔非法移民介绍黑工。

成大器找到一家挂着‘李海平移民咨询’牌子的机构,走了进去。

一个冷知识,很多细分服务业里,直接以老板名字命名的店铺往往更靠谱。

当然,这只是个大数据下笼统的结论,不为具体的特例所适用,毕竟例外总是有的。

“你好,我想做些咨询,现在方便吗?”

前台是个十几岁的小妹妹,成大器走进来时,她正与峡谷中的敌人纠缠。

“啊?咨询吗?爸!有人来找你咨询!”

听到成大器的华语,年轻的召唤师头也不抬,直接使用了召唤术。

看了眼她的战绩,龙龟上单,0/11/2,成大器哑然一笑。

随便哪位读者老爷都能用脚碾压她。

“您好,欢迎欢迎,这边坐,我们坐下聊。”

一位戴着眼镜的秃顶中年华裔男性从二楼走下来,引成大器入座。

“鄙人姓李,贵客想了解哪方面的问题?”

中年男一边泡着茶,一边熟练地进入工作状态。

“当不上贵客,李生叫我小成就好,您是湾湾过来的吗?”

在美国人生地不熟,成大器要先确定这位老板的来路。

盘道嘛,在哪里都是必要的。

而他用的口音还是带闽南语味的粤语,保证无论李海平哪里来,都能轻松应对。

美国华人老板来自五湖四海,但福建人、香港人、台湾人、两广人占比极大。

闽味粤语,行走美国华人圈的最佳选择。

成大器在鹭岛打拼了那么多年,这种口音可以轻松地模拟出来。

“哈哈,这里虽然叫小台北,但这些年大陆来的人多,湾湾人都搬走的差不多了,我是安徽蚌埠人,来美国十多年了。”

略带惊讶地打量着眼前的小年轻,李海平笑着回答。

成大器一身运动装,第一眼看下来,他还以为自己遇到了个愣头青。

但成大器开口一问,他就知道这个人不好糊弄。

带着点闽语味的粤语,称人带生,成分不好判断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