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沸腾的媒体(上一章又屏蔽了)(1 / 2)

次日。

线下各路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昨夜中歌榜的盛况。

一人独拿13座奖杯,别说是内地乐坛,即使是整个华语乐坛,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这是一件足以载入华语乐坛史册的大事件!

不止是娱乐媒体,连官媒也下场点评了中歌榜颁奖事件。

【不惧流言,中歌榜勇于打破陈规!】——人人日报

官媒的下场,也让很多小黑子闭上了嘴巴。

打破陈规,这个词足够定下调子。

其实,早在颁奖之前,京城广播电台内部就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一年内,他们因为陆远,一连开了好几次会。

一人拿下13座奖杯,哪怕其中没有任何黑幕,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人言可畏。

作为官方直属机构,像这种重大事项,必须慎之又慎!

这场讨论一直持续了一個礼拜,也没有达成共识,直到陆远的第二张专辑问世。

看到新专辑里的那些歌,天平开始慢慢倾斜。

凭这第二张专辑,哪怕给陆远一个人发13座奖杯,也无需担心外界的质疑。

陆远,配得上!

当然。

京城广播电台敢于打破常规,和某个小道消息也有关系。

据说,真的是据说,某位大佬比较喜欢《时间都去哪儿了》,私底下特别聊过这首歌,并称赞文艺工作越做越好。

然后嘛。

上行下效。

中歌榜,勇于创新!

随着官媒下场,各大门户网站的风向齐齐一变,藤讯网最先行动,那些质疑的报道,上演了一出神秘消失的戏码。

紧接着,搜虎、新琅、网谊纷纷跟进。

门户网站必须要保持敏感度!

不过,相比于国内的一片盛赞,港台那边的媒体就夸张了许多,赞誉和批判,大概三分之二比三分之一的样子。

特别是苹果日报、壹周刊等头号‘陆黑’媒体,直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黑幕’。

《中歌榜15年积累的信誉,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苹果日报

《深度解析:中歌榜为何强捧陆远?》——壹周刊

然而,认同苹果日报和壹周刊论调的人,却不多。

哪怕那些同样批判中歌榜的媒体,也很难认同他们塑造出的‘黑幕’。

只要稍微留意一点,就会发现一个事实,这俩家媒体,可谓是资深‘陆黑’,凡是跟陆远有关的报道,全是负面的。

正面报道,一篇都没有。

什么?

你问,如果没有负面报道,怎么办?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只要秉持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不论什么人,都能找出黑料来。

当然。

有黑子,肯定就有白子。

湾湾那边的媒体,也不是一块铁板,当天下午,就有媒体向《苹果日报》开炮。

《五问某果日报:黑心钱收了多少?》

一问:陆远个人首专卖了多少张?

答:……

二问:G-MUSIC风云排行榜,陆远个人首专在榜时间?

答:……

三问:陆远首专EL—V点播数据?

答:……

四问:一人身兼词曲、编曲、制作人,含金量几何?

答:……

一连串数据翔实的报道后,记者吴自新,亮刀发问。

五问:某果日报副主编吴良,你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答:是的,被狗吃了。

看到这篇报道,苹果日报的副主编吴良,差点气的吐血,于是,他连夜奋战,花了五个多小时,写一篇新闻稿回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