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开门红和二战格莱美(1 / 2)

大年初四。

#田振铿锵玫瑰#、#金海欣那么骄傲#、#吴彤好春光#、#薛谦谦认真的雪#等词条先后登上热搜。

《歌手》第一期收视率,平均收视率1.78%,巅峰收视率破二,最高达到2.15%。

一炮而红!

收视率爆红的同时,灿星文化的幕后人员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歌手》的筹备,远比《跑男》、《好声音》累的多。

单单协调歌手背后的经纪公司,就让人头大。

选曲、编曲、彩排、现场竞演等等,每一项都是挑战,虽然《歌手》是录播,但节目主打‘唱将’概念。

除非是遇到重大事故,不然的话,即使录制期间有什么瑕疵,也不能重录。

顶多后期修修音。

如果是修音都修不回来的失误,歌手丢人就丢到了全华夏,也正因为这项规则,很多歌手都不愿意参加《歌手》竞演。

当然,既然是综艺,多多少少有一丢丢‘剧本’。

像第一期节目,节目组就安排了暖场‘哭泣姐’,但最终入选的镜头,并不是节目组安排的托。

而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人,当田振唱起《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时,这位海选观众,哭得稀里哗啦。

真哭跟假哭的感染力完全不同。

节目播出后,‘哭泣姐’也跟着走红网络。

好事者煞有其事的分析,这位到底是真哭,还是节目组安排的托。

最后,谁也不能说服谁,反对者和支持者一路战斗上千层,最后也没能分出个二三四五六。

……

台北。

收到公司传来的消息,陆远也安心了几分,对比前世《歌手》节目,灿星文化版本虽然少了棒子团队的配合。

但《歌手》的后期团队也不是无名之辈。

《歌手》的灯光师、舞美设计师基本出自【在路上】巡演的幕后团队。

而【在路上】巡演的主灯光师、舞美设计团队,既有08年奥运团队,也有阿美瑞卡那边的顶级舞美团队。

真·顶级豪华阵容!

论效果,论本事,吊打棒子。

不止是舞台灯光效果,南韩的K-POP也被陆远一个人压着抬不起头。

韩流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比前世低得多。

初代归国‘顶流’韩更,眼下的发展对比前世,不知道差到哪里。

没办法。

韩更是07年出道,07年10月加入SJ-M,正式开始在华语乐坛营业。

那会国内的乐坛是什么情况?

陆远一人力抗JJ林、王力虹、张震月等港台歌手。

紧接着,属于陆远的时代降临。

韩更、归国四子为什么成为顶流?

大半是因为他们在国外闯出了名堂,严格来说,不论是韩更的SJ-M,还是归国四子的EXO-M,都是专门针对华夏市场的团队。

SM公司不要太精。

主队收割日韩等亚洲市场,顺带进攻一下欧美。

小分队专门收割华夏市场,反正很多粉丝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区别。

事实上,SJ-M、EXO-M小分队的队名已经道明了一切。

两支小分队都带着字母‘M’,这是英文单词‘Mandarin’的缩写,直译的话是‘国语’、‘普通话’的意思。

SM公司的策略是利用EXO、Super-Junior主队的名气,带动小分队,然后再利用小分队华夏人的面孔,收割华夏市场。

如此一来,既能通过华人面孔扩张韩流的影响力,也能反哺小分队中的棒子成员。

一鱼多吃。

后来,好莱坞大片启用华人演员,让华夏演员露脸几分钟,借此讨好、收割华夏市场。

双方的招式,如出一辙。

更早一点,英超豪门曼联引进董芳卓,也是一個套路。

服装行业也有类似的套路,专业术语叫‘出口转内销’。

招式不怕老,好用即可。

不过,SM公司在SJ-M小分队身上吃了一个闷亏。

撞上了如日中天的陆远,SJ-M小分队虽然引起了一部分热度,但效果远低于预期。

韩更退团,一方面是因为SM不当人,极限压榨艺人,另一方面也有SJ-M起不来的缘故。

没有了原来的热度,韩更归国后,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

前世,韩更归国在内娱引起轩然大波,道一句震动内娱,也不为过,各大经纪公司,排着队任他挑。

最后,他选择了杜花。

选杜花的原因也很简单,彼时,刚刚创业的杜花,议价权并不强,能给韩更提供一些别人无法提供的条件。

而现在,韩更最后进了龙耽霓之手。

老老实实当艺人,堵死了翻身当资本的路。

但SM娱乐并没有放弃华夏市场。

毕竟,华夏坐拥十几亿人,市场太广阔了,即便效果低于预期,SM也舍不得放弃。

这不。

【在路上】巡演棒子站公布时,李秀满就联系了陆远,准备再走一遍伴舞的路。

女性伴舞依旧是大腿时代,男性伴舞团队是SM旗下的练习生团队。

伴舞名单,陆远看了。

凢凢、路晗、张艺星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像这种合作,没有拒绝的必要。

SM是棒子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2月8号。

《何以笙箫默》大结局收视率出炉。

第二十八集巅峰收视率2.01%,勉勉强强破二,这个收视率也算是挽尊了一把。

不过,如果只算平均的话,《何以笙箫默》的平均收视率只有1.87%,比不过《杉杉来了》的2.44%。

虽然平均收视率没能破二,但不管是陆远,还是大恬恬,都对这个成绩比较满意。

好歹破二了不是。

对比去年的数据,《何以笙箫默》排入卫视剧年度前十,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同日。

陆天王乘着私人飞机,空降小棒子。

再次见面,李秀满的态度更加谦卑了几分,这一次的谦卑,跟上次不太一样。

上一次,多多少少有演的成分,仅限于陆远在欧美取得的成就,想搭上顺风车。

这一次,除了歌手、演员之外,企业家的身份更加重要。

S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入内地市场,自然了解华夏内地的情况。

星辰系的崛起,远比SM崛起快得多。

双方类比,一方是红色法拉利,另外一方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的老爷车。

羡慕使人质壁分离。

“陆总,欢迎来访蝶喊敏古。”

“李总,好久不见。”

双方寒暄了几句便登上了SM公司的中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