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集体企业的社会责任(1 / 2)

根据林凯峰的想法,北方机械公司增加职工数量是一定的。

等到明年建成火腿肠厂,机械公司起码要雇佣数百人进行生产。

到了产线扩大之际,人数还会更多。

林凯峰为明年的发展,列了一系列的安排。

收购完肉联厂,继续收购几家县里的亏损企业。

形成的小型产业链。

“有时候加担子,同样是一种保护。”

王部长拍拍林凯峰的肩膀。

有些事情,自己没法说得太明白。

正如秘书所讲。

林凯峰带领北方机械公司,将生产效益搞得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大笔资金进账。

其他当地企业看到机械公司红红火火搞,怎么可能不羡慕。

人一旦心神羡慕,眼睛也会跟着变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机部对机械公司的关爱和保护,未必能面面俱到。

林凯峰是创汇能手,搞经济建设的闯将。

但是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的一些问题。

各省各市,都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从乡下返回到城里的待业知青,已经构成了一定层面的社会问题。

前段时间。

上级部门针对现阶段的治安问题,进行了一场联席会议。

几个工业部部长全部到场。

同时参与会议的还有治安方面的负责人。

几百上千万男女知青,短短两三年里全体返回城市。

随着返城人口增加,住房,医疗,就业方方面面,全部出现问题。

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只会发生在夜里的拦路抢劫,转而变得肆无忌惮。

光天化日,就有人拿刀枪劫下过往行人。

上半年治安事件数量,比过去三年加在一起还要多。

解决部分待业知青就业问题,既给当地减轻社会压力,又让林凯峰身上多一层保护罩。

听到这番话,林凯峰似乎明白了部领导的意思。

想了想,林凯峰点头说道:“谢谢领导关心,我明白应该怎么做。”

“每年解决一千五百人的就业问题,包在机械公司身上,我绝对不会让领导多费心。”

“今年快要结束了,从明年一月份开始,四月份之前,增加一千五百个就业工作岗位。”

王部长用不容商议的口吻,定下了具体日期和时间。

“回去后好好安排工作,在你的带领下,我相信北方机械公司,能够发展得更好。”

“这里有一幅字,是我闲来无事随手所写,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回去挂在办公室。”

很快,一副龙飞凤舞的草书出现在林凯峰面前。

八个大字,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落款王长生。

看到这幅字,林凯峰感慨万千。

哪里是题词,分明是部领导给他的护身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