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卫清挽的善意隐瞒!(1 / 2)

“等等等等!我有点跟不上了!你是说,你要拉拢清流党?”

“而且,第一个要拉拢的,还是郭芷的父亲,郭仪郭大相?”

醉梦轩内。

这是长孙川今日所听到的,令其觉得离天下之大谱的第二件事了!

萧宁的战略,竟然是要拉拢清流?

甚至,第一个要拉拢的,还是郭仪?!

在长孙川看来,这件事情,在她心里,真要跟刚刚的请来夜面郎君做一个比较的话。

似乎这个,将郭仪郭大相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更加困难……

因为长孙川已经算是,正式加入到了萧宁的党争阵营了。

有关于接下来的具体情况,萧宁自然也是要告知了。

加上醉梦轩和宏兴楼之争的事情,已经定论,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更改的可能了。

这话题自然而然就来到了这里。

“我觉得,不可能,这件事,还是放弃吧。”

“萧宁,你不在京城,怕是不知道如今,这京城清流们对你的态度啊。”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真的打算拉拢清流,第一个人也绝对不能是郭大相!”

郭大相郭仪!

大相二字,是其官职。

大尧王朝的官职,实行三相分制。

三相,分别为左相、中相和右相。

如今,当今的朝堂之上,左相为穆党首领,曾经的河西军的大将军,盘踞在河西的猛虎,穆起章!

中相,则是清流的首领,有着大尧第一相之称的许居正!

右相,则是霍纲。

此人同样属于清流党,只是在穆起章和许居正两个大佬的光环面前,显得有些无足轻重。

三相制衡,一直以来都是大尧的传统。

直到老皇帝上任,这三相之上,又多了一个大相!

因为一直让这三相相互制衡,皇帝时不时的还要从中平衡。

老皇帝偷懒,于是设置了一个,可以为自己分忧的官职。

这个官职所属,就是郭仪了。

由此也可见,当初的郭仪,在老皇帝面前,是何等的受重视。

只是,在十年前的一场瘟疫过后,郭仪迅速丢掉了老皇帝的信任,老皇帝觉得郭仪跟自己不再一心。

大相这个官职,至此形同虚设。

至于那长孙川为什么如此的笃定,萧宁百分百的拉拢不到郭仪。

原因很是简单。

因为十年前的退婚事件。

萧宁的父亲萧洛,和郭仪,以及卫清挽的父亲卫峥,年轻时就交好。

而三人的子女,萧宁、郭芷和卫清挽,后来则都受教于香山书院。

郭仪的女儿郭芷,名列香山七子之一。

她和长孙川,也是香山七子里,唯二的女弟子。

在长孙川的印象里,当初在书院,有那么一段时间,郭芷可没有少被萧宁欺负。

对此,郭大相永远都只能是一边无奈的摇头,一边安慰女儿。

一切,都还要从当初萧宁差点被处死之后的退婚事件说起。

前面提过,郭、萧、卫三家,自幼交好。

在萧洛和卫峥定下了媒妁之言后,郭仪不甘示弱,同样争着吵着要和好友联姻。

加上郭芷、卫清挽和萧宁又都受教于香山书院,同时卫清挽和萧宁又已有了婚约。

于是,郭仪提议,提前定下郭芷,和萧宁卫清挽二人,未来的孩子的婚约……

萧宁也不懂,当时这群老家伙们怎么想的,总之脑洞大开。

就这样,三人一拍即合。

而郭仪呢,因为有了婚约的关系,从小到大对萧宁,那也真是视为己出。

只可惜。

萧宁这厮,从小就从骨子里露出了纨绔的苗头。

三个孩子,就萧宁每天都把郭大相气的头大。

后来,萧宁的纨绔之名,更是传遍了整个大尧。

终于。

在萧宁十多岁那年,闹出了大事。

也就是萧宁刚刚穿越过来,差点被处死的那次。

当初。

若不是卫清挽力揽狂澜,就萧宁当初犯的罪,足够让萧家和卫家满门抄斩了。

当时的事情,大家知道的,就只有大尧第一巾帼才女,为救丈夫千里奔赴沙场。

但里面的具体内幕,除了当事人外,实则至今无人知晓。。

要说萧家经此事后的唯一变故,大概就是从那以后,萧家和郭家的婚约,取消了。

提出解约的郭仪呢,只留下了一句:

“我的老命,可以陪着诸位一起葬送,我也不会觉得怎么样。”

“但我还有一家老小。”

“我视萧宁为己出,但郭芷同样是我的女儿。我不能看着,未来郭芷被萧宁这小混蛋连累!”

当年。

因为这件事,刚刚穿越而来的萧宁,还暗自在内心里,留下了一个“莫欺少年穷”的戏码。

之后在香山书院,他没少欺负郭芷,没少骂郭仪是个胆小怕事、忘恩负义的小人。

这一点,人尽皆知。

因此,郭家和萧家,彻底算是友情名分还在,情分实则消亡了。

不过,在后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起郭仪当年对自己的点点滴滴,加上当年的内幕,萧宁也逐渐了解清楚了。

对于郭仪,萧宁才知道,当初自己错过他了。

细想一下,当初的卫清挽力挽狂澜之时,也就十几岁的年纪。

如果只是靠她自己,她又怎么能如此顺利的,周旋在外敌和老皇帝之间?

事实上。

当年的内幕竟然是,郭仪当初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帮着两个老伙计求情。

卫清挽同样,是在郭仪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了这件事。

最让萧宁感动的还是。

当年卫清挽奔赴战场时。

萧、卫两家不得离京!

郭仪又被老皇帝要求,在京理事。

那时,恰巧京城生了瘟疫。

郭仪为了有理由脱身,竟然故意染病。

得逞之后,他以身染瘟疫为由,告病三月。

拖着自己本就虚脱的躯体,暗中保护着卫清挽前往前线。

那场胜仗里,同样有他的功劳在!

据卫清挽自己回忆说:

当年她是应该身中五箭,死在沙场上的。

是郭大相,帮自己挨了两箭!

事实证明!

对于萧宁和卫清挽,他的那句视为己出,从来就不是空话!

也就是自那以后,老皇帝觉得,郭仪跟自己不再是一条心。

自此,郭仪一片大好的仕途,算是走到了尽头。

当萧宁知道这件事时,郭萧两家已经被自己闹得,情分不复存在了。

加上萧宁之后一直在藏拙,没有机会出面和解。

在萧洛去世后,老一辈的情义彻底断绝。

如今的郭、萧两家,已经再无来往了。

这件事情的隐情,不是卫清挽告诉萧宁的,而是萧宁自己查出来的。

卫清挽不告知的理由是,郭大相不让萧宁知晓这事。

因为,当时郭大相离京,是瞒着皇帝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