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武举文试(1 / 2)

红楼:庶子称雄 林羽乐 15527 字 1个月前

贾琮进场一看,宽阔的校场内摆了上千张桌凳,每张桌子之间相隔六尺,前头点将台上搭了棚子,坐着一排考官,牛继宗赫然坐在正中。

他的考牌是甲子·二十五号,正好是西墙根下第一列中间,这个位置相当好,又挡风,又干净。

他心中默数,这校场内共30余列、50余排考生,一千好几百人,和贡院一样,座位有好有坏,有人坐广场中间,四处漏风,十分难受,还有人坐东南角,挨着一大排茅厕,更是臭气熏天,好在时间短,忍一忍就过了,也不知道这个考牌号码怎么定的。

武举文试与文人科举不同,咚咚咚三通鼓罢,数十名士卒捧着许多信封,挨個上来分发今天的题目。

只听牛继宗在台上大声道:“熙丰六年,武举文试现在开考!”数十名军士同时大声重复一遍。

众人方敢打开信封看题。

“问:古之善战者,必以两击一,既为之正,又为之奇。故我之受敌者一,而敌之受敌者二。我一而敌二,则我佚而敌劳,以佚击劳,故曰:三军之众,可以使之必受敌而无败。

自唐季以来,古之阵法遗散而不讲。今世用兵之将,置阵而不知奇正,犹作乐而不用五声,饪食而不用五味,宫竭而商不继,甘穷而酸不辅,一变而尽矣,不可复用也。

兵法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又曰:‘奇亦为正之正,而正亦为奇之奇。’所谓奇正者,将合为一阵欤?将离为二阵欤?学者所宜辨之。”

贾琮心中暗笑,果然问的是奇正之变,题目照顾武人文化水平,文辞倒也浅白,没什么深奥的句子,一看便懂。

当下铺开草稿纸,想都不想,奋笔疾书。

周遭举子有些吃惊,这贾琮文思这般敏锐,老子还在看题,他就开始写题了,别他妈漏了题罢。

贾琮感觉到周遭惊奇目光,心中一凛,忙停笔,假装皱眉沉思,忽又在稿纸上删删改改,勾勾画画,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

众人心中大定,还好还好。

一上午时间很快便过,贾琮虽早已写好,却并不急着交,打算等牛继宗敲响点将台的大铜锣,鸣金收兵后,才随着众人起身交卷。

所谓将在谋不在勇,武举文试相当重要,占了一半权重,若是文试答得不好,后面武试基本上就不用参加了。

故三日后发榜,至少会淘汰一半人。

最终这千多举子,能考上武进士者不过两百余人。

-------------------------------------

荣国府

凤姐儿刚在上房伺候贾母用完中饭,才回到自家院儿里歇息片刻,刚进门便见平儿坐着怔怔出神。

“哟,平姑娘可是跟东府太爷学了修仙练道,神游物外了?”王熙凤笑道。

平儿忙起身接着她,让座。

“奶奶说笑了,我想着今儿是琮三爷武举第一场,想必现在也差不多快考完了。奶奶还是亲嫂子,也不说关心关心兄弟。”平儿道。

呸!王熙凤啐了口,冷笑道:“我还要怎么关心他?院子给他换了好的,礼也送了,宝刀也给了,就差把你送给他了,他就那般报答我?他眼里可有我这个嫂嫂?”

平儿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忙挥手摒退下人,劝慰道:“奶奶息怒,我私想着,琮哥儿定然不是那个意思。”

王熙凤怒道:“那你说说他给嫂嫂送那个……那个下流东西是什么意思?”

“这……我看那顽意儿雕工极细,玉质也极好,寻常绝难一见,许是别人送给他的,他觉得贵重,便转赠给奶奶。”平儿低声道。

王熙凤啐道:“亏你还替他说话,我都臊得慌,如今他发了大财,什么宝贝弄不到,单单送个光膀子女人给我,是什么意思?这不知廉耻、罔顾人伦的混账,等他考完了武举,我再问着他。”

平儿忽地笑道:“看来奶奶还是关心三爷的,这般大的火气都硬生生压住了,若是往常谁敢冒犯,定是一例现清白处置的。”

“小浪蹄子,又在嚼蛆,仔细我撕了你的嘴。”凤姐儿斥道,心中没来由一慌。

平儿掩嘴笑道:“奶奶与其撕我的嘴,不如越性把那玉美人砸了,给三爷送回去,让他长长记性。”

王熙凤脸一红,反唇相讥道:“若不是看那顽意儿还值几个钱,你以为我不敢砸了?留着,以后给你当嫁妆,哼。”

平儿闻言大羞,嗔道:“奶奶又说胡话了,我是你的通房丫头,还嫁给谁?”

王熙凤笑吟吟地道:“嫁给谁你心里清楚,不过现在还不行,那人年纪还小了些,过几年我再把你卖个好价钱,你好我也好,岂不两全其美?”

平儿禁受不住,啐道:“奶奶越说越不像,就知道拿我们下人开心。”说完扭身跑了。

和我斗,小蹄子。王熙凤哈哈一笑,肚子也饿了,忙命传饭。

-------------------------------------

神京校场

咣,铜锣响起,武举文试考试结束,众举子忙停笔起身,挨个上前把答卷交上。

见前一桌的考生还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口涎流出浸湿了一大滩稿纸,稿纸上一片雪白,半个字迹都无,贾琮暗自叹服,这位仁兄心宽如海,视考场如等闲,实为我辈楷模。

不过看这人金冠、锦袍、玉带的打扮,显然家中十分殷实,也不在乎考不考得上。

“兄弟,还不醒来,天黑了!”贾琮拿起一支笔,屈指一弹,打在他后心。

那人一脸茫然醒来,吧唧了几下嘴巴,见众人都起身了,才慢条斯理站起来,回头笑道:“多谢三爷提醒。”

“你认识我?”贾琮微微一愣,见那人约莫十八九岁年纪,身形挺拔,容貌俊朗,嘴角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意,一副吊儿郎当的二世祖模样,脑中急转,记忆中没这个人。

“三爷大名,如雷贯耳久矣。小弟苏灿,家父苏擎,当年忝为先荣国公麾下参将,蒙国公爷举荐,任了广州将军。”苏灿抱拳道。

贾琮恍然大悟,原来是荣国旧部,忙笑道:“世兄有礼。”

苏灿忙道:“三爷切莫多礼,只叫我阿灿便是,叫世兄莪哪当得起?此次上京,家父有命,考武举倒不要紧,要紧是去给荣府的老太太、老爷们磕个头,与荣府的爷们结交结交,学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贾琮对这些客套话早就免疫,也不客气,笑道:“既是世交,阿灿你叫我琮哥儿便是,也显得亲近。令尊大人虽说武举不要紧,你这般却如何交代?”说着指了指他桌上被口水打湿一大块的白卷。

苏灿嘿嘿一笑,四下瞄了一眼,乘人不备,手一翻,已从书箱里掏出一份早已写好的卷子,铺在桌上。

贾琮看得瞠目结舌,尼玛还有这种操作,这也太黑暗了。

苏灿是个自来熟,交了卷,与贾琮勾肩搭背出来,见张元霸两人一身戎装迎上来,眼中露出一丝羡慕,“琮兄弟这般年轻,就已得了今上御赐爵位,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届时还望多多提携。”

贾琮摆手笑道:“方才我便看出阿灿有大将之风,考场之上,众人无不战战兢兢,唯你一人敢就桌而眠,可知家学渊源,小弟佩服。”

“过奖过奖。”苏灿哈哈一笑,道:“这些日子我在京中倒认得几个好朋友,琮兄弟可愿一见。”

说着一个垫步,手在马鞍上一撑,人已稳稳站在马背上,笔直如松,无半分晃动,马儿恍如未觉,依旧乖乖站在原地。

他朝人群中招手:“老邓、无忌、凌空、老张!这里!”

贾琮微微一惊,起初还以为他不过是凭关系充数的水货,没想到手底下竟真有功夫,而且还相当不浅,就这么一手,相信考场里绝大部分人做不到。

登时人流中有四个人朝这边走来。

“考得如何?”苏灿笑道。

四人拱手笑道:“尚可尚可,看阿灿你春风满面,定然要蟾宫折桂了。”

苏灿笑道:“不敢不敢。来,给你们介绍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说完把贾琮介绍了一通。

“竟是‘子龙’当面,失敬失敬。”一身高九尺,方面阔口,高大魁梧汉子拱手道。

“没想到独毙猛虎的琮三爷竟这么年轻,佩服佩服。”一身形矮壮,身躯横阔,脑袋似直接放在肩膀上的正方形壮汉,咧开大嘴笑道。

“果然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人身材八尺,潇洒倜傥,温文尔雅,英姿挺拔,十分帅气。

“三爷在扬州城勇斗大河帮悍匪,杀敌无数,在下长恨不能相见,今日确是三生有幸了。”这人身形高瘦像根竹竿,似迎风便倒,身形却没半分轻浮虚弱之意,面色沉着,步履扎实,似乎身体是钢筋铁骨搭成,精悍逼人。

贾琮见这四人形容奇特,气度不凡,且均在弱冠上下,倒也不好怠慢,拱手道:“诸位兄弟客气了。”

苏灿上来,指着高壮汉子道:“这是邓磊,乃是山东省解元,一杆熟铜棍使来威风凛凛,有万夫不当之勇,绰号‘万人敌’。”

又指着另一人道:“这位像一堵墙的兄弟,名叫张祎,乃是河北省解元,一杆狼牙棒,打遍河北无敌,绰号‘矮霸王’。”

又看向那风度翩翩少年,笑道:“这兄弟名叫赵凌空,与三爷倒是同乡,金陵人,江南省解元,一杆丈二长枪,变化莫测,在南省不知俘获多少姑娘芳心,人送雅号‘锦马超’。”

“去你的,胡说八道。”赵凌空笑骂。

众人大笑。

“这位兄弟名叫魏无忌,嘿嘿,与信陵君同名,乃是四川省解元,一杆长矛,鬼哭神嚎,又喜欢打抱不平,送人外号‘鬼见愁’。”

众人笑道:“鬼见他倒不愁,作恶多端的地痞恶霸见他可就愁死了。”

贾琮听得连声赞叹,笑道:“不意今儿竟然结识几位高朋,幸甚幸甚。”忽地看向苏灿,道:“阿灿,这四位大哥都是解元,你有何本领与他们结交?”

众人齐声道:“苏灿是广东省解元,因其整天吊儿郎当,不修边幅,人称‘苏乞儿’。”

贾琮大笑:“苏灿,你的名字好,外号也好!好好好。”

“见笑见笑。”苏灿笑着拱拱手,道:“今儿这么高兴,不如小弟做东,去谪仙楼吃两杯,就吃神京城的新酒神仙醉如何?”

四人忙齐声叫好,这神仙醉可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众人家中虽有几个钱,却也不敢随便吃。

贾琮心中微一犹豫,笑道:“各位大哥,小弟今儿应考,家中老太太、太太们甚是挂念,叮嘱考完便回,故不敢在外久耽,这样罢,等考完试我请诸位大哥痛饮一番,神仙醉也好、桃花醉也罢,管够,如何?”

“三爷纯孝,我等佩服,就这么定了,考完过后再痛饮一番。”众人抱拳道。

贾琮微笑点头,道:“旺财,去谪仙楼打个招呼,这五位爷的酒菜都算在我账上,让掌柜的把新酒管够。”

“这如何使得。”众人忙谦逊,推辞。

贾琮笑道:“既来了神京,便让小弟尽尽地主之谊可好?日后小弟去了诸位大哥的地头,你们再还席罢。告辞!”说完翻身上马而去。

“谢过三爷高义,慢走。”众人抱拳相送。

贾琮之所以推辞不去,只因心怀顾虑,得先回去问问贾母才好决定是否交往,如今身份不同,不得不谨慎。

-------------------------------------

荣庆堂

贾母用过中饭,正在和太太、姑娘们说笑消食,这是她每天的规律,吃完中饭,说说笑话,再去睡午觉。

今儿的氛围显然没有往日那么轻松,都知道是贾琮大考的日子,虽说府里不在乎这个功名,可既然下场了,若名落孙山,就丢了国公府的体面,让人笑话武勋子弟连个武举都考不上。

“你们说琮哥儿可考完了?”贾母突然问道。

“这第一场文试,从辰时三刻开考,到午时三刻结束,想来应是考完了。”李纨笑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