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四章 原本打算要萨姆-11,你居然给弄来了S-300?(1 / 2)

大国工业 华东之雄 6603 字 1个月前

1967年,美国人开始研发爱国者导弹,老毛子也决定研制同类型的远程防空导弹,大名鼎鼎的s-300导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研发的,后来经过了反复的磋商,决定搞全军通用的防空导弹,s-300v装备陆军,s-300p装备国土防空军,s-300f装备海军。

先进的防空导弹研发是很难的,哪怕是以老毛子举国之力搞军工,这种防空导弹也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搞出来。

既然要三军通用,那导弹就得一样,不管是什么军种,最先装备的都是5v55导弹,最大射程只有47公里,无疑是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所以很快就有了5v55r导弹,射程提升到了75公里,同时引导方式也变成了tvm,达到了和爱国者同等的水平,到了85年的时候,又出现了5v55rud导弹,射程被提升到了90公里。

这已经是目前老毛子手头最先进的防空导弹了!一直到了93年,老毛子改进出来s-300pmu1的时候,才把导弹换成48n6e,射程提高到了150公里,还能拦截近程弹道导弹。

这么先进的窜天猴,对方居然直接从仓库里给自己弄出来了!

秦锋很是惊讶,要是78年就服役的那种5v55导弹就算了,毕竟是落后的,弄出来一枚也没有人知道,谁能想到,这些人这么给力!

扎伊采夫的脸上带着自豪:“秦总,您看这东西怎么样?”

我看怎么样?当然是太好了!秦锋的脸上带着兴奋:“扎伊采夫,多谢你的礼物!”

其实,当时秦锋暗示,只是请他们帮忙弄几枚萨姆-11导弹,这种导弹是萨姆-6的升级替换品,性能更加先进,还能装进萨姆-6的发射装置里,这已经是目前最先进的中程导弹了。

s-300?秦锋是想都没想过,这可是老毛子手头最先进的防空导弹!老毛子自用,从来都没有出口过!

s-300系统定型服役之后,老毛子用每年九百枚的速度生产,到了85年,产量提高到了1600枚一年,就算是这样,到了今年,也不过只有150套s-300系统进入老毛子的军队中服役,每一枚导弹都是宝贵的!

老毛子的管理也真够烂的!

秦锋身后,还有一个人同样睁大了眼睛,咽着吐沫。

梁老是彻底被震撼到了。

当那一辆辆萨姆-6导弹装备车开下来之后,他就已经很兴奋了,一定要跟着这些老毛子的技术人员,尽快弄懂这些设备的原理,回去参考一下,用在红旗-61导弹上,把这种导弹搞成熟!

能接触到萨姆-6,已经很幸运了,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s-300导弹!

只有导弹,没有配套的雷达车,那肯定没法测绘仿制,但是,就算是只接触到了导弹,依旧会对己方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把导弹内部的固体推进剂割下一块来研究,说不定能仿制出来同类型的推进剂!弹头的电子设备,也可以研究吃透,逆推原理。

国内相关单位也在研制类似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把这枚导弹带回去,交给他们,或许就能抛砖引玉,事半功倍!

宋老等人也都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这个大圆筒,由于不是研究防空导弹的,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或许并不知道这個大圆筒的具体型号,但是,他们可以猜,这样的一个大家伙,威力肯定相当强啊!

在大家伙的注视下,这辆车从船上驶出,开向港口内部,直至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

萨姆-6防空导弹的装备终于卸完了,还剩下大卸八块的米格-29!

大家伙几乎都要屏住呼吸了,看着拖车从里面缓缓驶出。

在东德装船的时候,为了方便在陆地运输,同时为了掩人耳目,这架飞机的机翼和垂尾都被拆掉了,捆绑在飞机上,看着非常的粗糙。

机身还是完整的,下面的三个轮胎也都完好,只是其中有一个稍稍瘪了一些,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卡玛兹汽车充当拖车,把这架米格29拖出来,看到它那流畅的机身,那机腹进气道,那气泡座舱,大家伙都是感慨万千。

这可是老毛子最先进的战斗机!

谁能想到,还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战机!

这些年来,东方为了发展空中力量,接触过很多西方的战机,幻影2000、f-16,这些都进行过飞行表演,甚至还有东方的飞行员乘坐体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没有引进成功。而且,当时也不可能大卸八块研究。

东方只能继续用自己老掉牙的战机,同时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发展三代机,现在,能看看老毛子的战机内部结构,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车子开过了众人的眼前,众人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伴随在车辆的旁边,伴随着这架米格29.

“秦,你们既然这么喜欢,为何不带回去?”穆拉图有些好奇。

萨姆-6是给他们的,其他的是秦锋自己的,他带着这么多人过来研究,却没打算把飞机带回国,这让他很是好奇。

“因为和卖方的约定。”

其实,和老毛子的约定根本就不算什么,秦锋只是害怕米格-29弄回去,干扰到了国内正常的军机研发,他可不能给宋老制造障碍,不能砸611的锅。而且,米格29在他手里,是要用来赚钱的。

秦锋看着还在痴痴地跟着飞机走的人,不由得喊了一嗓子:“大家上车!我们坐车去马萨瓦机场!”

米格-29肯定是要组装起来的,甚至组装好了之后还要飞几个架次,体验一下三代机的感觉,这就需要把拆解开的飞机通过公路运输到机场去。

以厄立特里亚的公路条件,远距离运输肯定不方便,好在马萨瓦附近就有机场,或者说是曾经有过机场。

当年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期间,就在马萨瓦建造了机场,开始就是军用的,在二战时期更是被经常性使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机场跑道进行了加宽加固,也才能熬过战后几十年的岁月。

虽然没有飞机起降,跑道还在,机库早就塌了,但是在旁边可以支几个帐篷,遮住米格29还是没问题的,趁着这个机会,把机场重新利用起来,以后也可以作为厄立特里亚的主要国际机场。

首都阿斯马拉也有机场,但是由于海拔高,跑道短,大型客机没法起飞,在后世,马萨瓦机场可是厄立特里亚最大的国际机场。

大家伙听到秦锋的吆喝,这才反应过来,回头上了车,跟着前面的拖车一起前往机场。

当来到机场之后,东方已经蒙蒙亮,巨大的帐篷支起来,整个飞机都能塞进去。

“劳累了一天,大家伙先歇一歇……”秦锋打了个哈欠,想要招呼大家伙,却发现根本就没有人搭理他,大家伙已经是一拥而上,开始拆蒙皮。

穆拉图有些迷惑不解:“秦,你们不是说要组装吗?”

说好的组装呢?这没见组装,却看到了拆解,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当然要拆解了,先拆解了研究,等到研究透了再组装啊!大家伙过来,不就是为了拆开飞机研究的嘛!

秦锋笑了笑:“没错,当然是要组装,但是,不拆解研究,怎么组装?”

说话间,蒙皮已经都给拆下来了,拍照编号,放在一边,对于测绘仿制,东方是最熟悉的,一套流程非常标准。

没有了飞机蒙皮遮掩,米格29露出了结构框架,以及结构框架内部的各种设备。

大家伙对着内部又是一通拍照,然后开始给各个设备编号,继续拆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